每1克的脂質就含有9卡的熱量,因此,脂肪為體內的熱量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罹患急性腎炎,或是急性腎機能不全時,因尿量會減少,因此必須限製蛋白質的攝取量,因此而使得熱量產生不足的現象。此時,則需以脂肪代替蛋白質,補充所缺乏的熱量,因此脂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假如限製鹽分等調味料,也可巧妙地使用脂肪以增加食欲。
我國對脂質的攝取量,比歐美人要少,事實上,多量攝取對人體並沒有任何影響。惟需注意的是要避免過多地使用高脂質的食品,以免發生下痢等現象。而含有多量脂肪的食品,則有美奶滋、沙拉醬、花生奶油、普能奶油、植物油等。
七、糖質
每1克的糖含有4卡的熱量,因此可以代替因腎髒病而被減少的蛋白質攝取量。而含有多量糖質的食品,則有芋類、砂糖、澱粉等。飲食治療時必須攝取有高度熱量的食物,因此除了直接食用砂糖以外,還可攝取甜味較少的麥芽糖粉(糖膏)、葡萄糖、人造糖等特殊食品。
八、食鹽
食鹽是鈉和氯的化合物,為製造體液和血液組織的基本,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腎髒機能惡化時,製造食鹽的鈉便會和水分一起儲積在體內,而產生浮腫的現象。食鹽和血壓有著密切的關係,是眾所皆知的事情,而因腎髒病的患者有高血壓和浮腫等症狀,因此必須盡量限製鹽分的攝取量,當病情嚴重時,則更需禁止食用。一般人一日的鹽分攝取量為12~30克之多,而在飲食治療法中所限製的鹽分,則為一般人的一半。這種限製對於習慣食用多鹽分調味的人來說,是非常難以辦到的,因此常會產生食欲不振的現象,以至於將辛苦烹調的菜肴剩下,而完全喪失了飲食治療法的目的。因此,要學習鹽分的有效使用法,並盡量適應淡味的菜肴,否則除了腎髒會受影響以外,對心髒和血壓等,也都會產生不良的後果。
此時,患者的親人亦應盡量避免食用濃重口味的菜肴。
九、水分
需要限製水分的病症,主要為急性腎機能不全和透析中的病狀等,而按其病情則可分為一日尿量在500毫升以下的為缺尿,以及在100毫升以下的無尿兩種。
假如隻有慢性浮腫的症狀的話,還不必特別限製水分的攝取,但若為急性腎機能不全、慢性腎機能不全的末期,或是急性腎炎、腎病變性症候群惡化的患者,則會產生乏尿的現象,以致有嚴重的浮腫,因此要嚴格地限製水分的供給。
假如有浮腫現象的話,就會減少由體內所排出的水分量,因此患者必須按照體重或尿量的情形,以決定所應攝取的水量,因此務必要將詳細情形告知醫師,並切實遵守所指示的限製程度。
在限製水分期間,需盡量避免食用口味濃厚的食品,以免因口渴而攝取大量的水分。
一般而言,所攝取的水量,是將前天的尿量加上560~800毫升水分的總和。
十、不可用自我判斷限製食物
腎髒病的種類很多,並且各有不同的症狀和變化,因此有關飲食的治療方法必須視患者的病狀而定。除了腎機能不全的患者,要嚴格地限製食物的攝取以外,其他的腎髒病並沒有要經常使用無鹽奶油、蛋白質等的規定,例如罹患腎病變時,反而要充分地攝取蛋白質。因此,選擇食品和使用量的增減情形,是必須按照病情決定的,千萬不可用自我判斷限製食物,以免病情更加惡化。
必須定期接受檢查,並遵守營養師對飲食治療的指示。
十一、鹽分應減少至10克以下
據調查的結果,一般人一日要攝取13~20克的鹽分,然而鹽分的攝取過多,卻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腎髒病患者在飲食治療的時候,一定都會限製鹽分的取用,雖然其取用的程度,是按當時的症狀而有所不同,但是通常則以10克以下為最佳。一小匙的食鹽和兩大匙(15克)的濃味醬油,皆含有10克的鹽分。除了要盡量減少食鹽的攝取以外,還要注意避免食用含有鹽分的加工食品。
十二、攝取優良的蛋白質
有關蛋白質的量與質的攝取,是腎髒病患者在飲食治療時,最常提及的問題。除了砂糖和油脂以外,幾乎每種食品中都含有蛋白質的成分在內,隻是其所含的質與量會按食品有所不同。攝取蛋白質時,須特別注意食用含有必需氨基酸的食品,而此種必需氨基酸,即是所謂的“優良蛋白質”。
含有多量優良蛋白質的食品如蛋、牛奶、肉類、大豆製品等,其中牛奶每100克(毫升)即含有0.1克的食鹽,因此在限製食鹽時,要避免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