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附錄二腎髒病的家庭護理(1 / 3)

一、家庭自療及護理

罹患了腎髒疾病,一旦轉入慢性,療程和恢複期都是很長或比較長的,不可能老是住院治療。因此,家庭自療及護理尤為重要。

家庭自療及護理分為幾個方麵:

(1)重視清潔衛生;

(2)防止便秘與下痢;

(3)藥療須知;

(4)運動鍛煉;

(5)休息與工作;

(6)飲食忌宜;

(7)注意保暖;

(8)控製煙酒。

二、重視清潔衛生

患者在進行家庭自療時,一定要重視個人衛生,包括肌體衛生與飲食衛生。

在肌體衛生方麵,假如獲得醫師許可沐浴,就寢前應輕輕沐浴,不但可保持身體的清潔,還可促進血液循環,容易入眠。

尤其是下陰的衛生,特別是於行房、月經、胎產前後期間,更應注意清潔。

但是,未獲醫師許可沐浴的病人,在氣溫暖和的下午或在室溫18℃以上的室內,可用溫水擦拭全身,然後盡快穿上衣服,以防止體熱的散發。

此外,也可在就寢前把腳浸泡在熱水之中,可兼收清潔和保暖的效果,使人易入睡。

罹患腎髒病時,為不遭受感染而發生並發症;應注意下列諸點:保持口腔的清潔,增強口腔、咽頭黏膜的抵抗力。

最好早晚必刷牙,不使食物殘渣停留在牙縫或牙齦裏。外出回來或在公共場合、學校、工作地點飯後,應在洗手間漱漱口,這不但能保持清潔,而且還能增強黏膜。使用口罩,除可保護氣管外,還具有防止吸入細菌的作用;不過,為不使細菌透過口罩紗布,紗布必須有八層以上,否則沒有任何效果。而且,假如使用口罩時,整天使用一個或一會拿掉一會戴上反複使用的話,使得紗布潮濕,也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應保持口罩的幹爽及厚度,並經常換用新的,才能發揮作用。

對於排泄後的清潔尤應注意,當然這是指不能沐浴或必須使用便器、尿器排泄的人而言,此時黏膜的分泌物會積存下來,有時尿、糞便都無法完全拭掉。最好每天使用沾有雙氧水的棉花擦拭一次,另外也可用濕熱的毛巾擦拭。而且,現在市麵上出售一種擦拭棉,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擦拭的方法,是從前方朝腎部方向擦一次,並且不要用同一張衛生紙擦兩次,而且不可為想擦得幹淨些而擦的部位太深,這樣很可能擦到尿道口,而成為膀胱炎或尿道炎的導因,因此應小心從事。

腎髒病患者,當出現浮腫時,皮膚的狀況極為不佳,因此容易受傷,此時應經常修剪指甲,以保持清潔,而且為防止生褥瘡,被褥的厚度必須平均,不使某部分加重壓力,至於突出的腎頭部分,可在下方墊棉的小墊子或海綿的小墊子,而且最好經常變換身體的臥姿,這樣就不容易長褥瘡。

三、防止便秘與下痢

1.便秘

糞便是食物消化後的殘餘物,糞便長期停留在大腸內,所含水分不斷被腸壁吸收,以至於糞便變得幹硬而不易排出,這種現象就稱為便秘。

導致便秘的原因:

(1)大腸蠕動力減低的因素:運動不足、營養不良、貧血、衰老、缺乏維生素B1、缺乏鈣、鉀、鐵等,都是可能的因素。

(2)導因於大腸以外的因素:也就是自律神經緊張產生不平衡時(精神、心理因素)會致使腸壁發生炎症、潰瘤,而且亂用瀉劑會使腸黏膜局部遭受刺激而發生過敏。

(3)導因於腸管機械性通過障礙的因素:腸管生癌、腫胞或黏合、腸閉塞等,使得腸管內徑變細,以致發生障礙。

便秘對腎髒病到底有些什麼影響呢?便秘時由於排便必須用力,因此血壓會上升,而且將使心髒疲勞、食欲減退。

並且,糞便的長期停滯,會產生異常的腐敗發酵,成為有毒物,被再度吸收到血液中,導致中毒,而產生頭痛、腹痛、失眠、不安、發燒、脈搏變化、注意力減退等症狀,以致加強刺激自律神經。

2.防止便秘的方法

(1)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忙碌的工作、外出開會以及長時間乘車、因寒冷懶得起床等,都很容易抑製排便而導致便秘。因此,應該在一天中找一個最有空的時間嚐試上廁所排便,這是養成好習慣的第一步。

(2)飲食方麵:充分攝取水分,以及吃某種程度的固體食物,給腸黏膜適當的刺激,促進蠕動,這類食物如芋類、芹菜、萵苣、牛奶、咖啡、水果、酸物等,不過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適當地攝取。

(3)適度的運動並保持情緒的穩定:散步、唱歌、充足的睡眠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4)不使身體受寒:有些人受寒後會瀉肚,相反的。有些人則會因此便秘,因此應避免受寒,另外,可在沐浴時做腹部按摩,或在床上重複做幾次腹式呼吸。

假如采用以上這些方法都無法奏效時,即需找醫師開瀉劑處方或灌腸。但濫用藥物和灌腸容易導致脫水症血清電解質失調及休克等,因此采用時必須特別留意。

3.下痢

下痢是小腸的消化吸收功能遭受障礙時發生的現象,此時還會致使營養不良、腎機能減低,而且極不易使體液保持平衡,血中電解質亦失調,如此一來,會使即將痊愈的疾病再度惡化。因此,應盡量防止下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