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預防(2)(3 / 3)

具體內容是,防止心肌梗死再發生及進一步防止突然死亡等重大事故,阻止心絞痛的再次發作及惡化,最大限度地維持良好的生活質量,以便達到長壽的目的。換句話說,為了防止動脈硬化進一步惡化,應盡量使動脈硬化的程度得到緩解。

當危險因素表現為高血壓症、糖尿病等疾病時,對其進行治療與管理是相當必要的,吸煙對缺血型心髒病的危害大家都已知道,在前麵也有說明,因而必須戒掉。

從二級預防的立場來看,除吸煙之外,最為重要的是高膽固醇血症。近年來,利用前麵介紹的膽汁酸結合樹脂、丙丁酚及HMG-CoA還原酶抑製劑等藥物,可以使得膽固醇值明顯降低,假如有必要,甚至可以使用血漿淨化療法,進行充分的治療。

二、從實際報告中看二級預防的效果

缺血型心髒病的二級預防效果如何呢?

曾經有研究項目是對接受過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並且沒有嗜煙習慣的40~59歲的男性患者進行研究。

對這些患者采用膽汁酸結合樹脂和煙酸聯合用藥的治療方法。

藥物能使膽固醇值降低,並抑製動脈硬化病變的發展,對於做過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患者來說,從病症初期便長期服藥,對膽固醇值降低是相當有效的。

有一個研究項目對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塞伐他汀進行研究。塞伐他汀屬HMG-CoA還原酶抑製劑,降膽固醇效果較好。研究把處在冠狀動脈疾病輕微症狀到中等症狀階段的高膽固醇血症(血中膽固醇值212~309毫克/分升)的患者分為兩組,作為塞伐他汀治療組和對照組。

與用塞伐他汀治療前相比,治療組患者的總膽固醇減少了25%,LDL減少了35%,總死亡率降低了30%,冠狀動脈疾病死亡率降低了42%,重大的冠狀動脈事故的發生率減少了34%,PTCA療法和搭橋手術的危險性下降了37%。

上述事實說明,血中總膽固醇值降低後,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都有明顯的降低。

(第五節)努力使危險因素消失

所有患有缺血型心髒病的患者,即使進行過PTCA或搭橋手術治療,也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應盡量清除纏繞自己的危險因素,努力使症狀得到緩解,這樣才能使治療後事故發生率減少,才能維持治愈後穩定的身體狀況,擁有良好的生活質量。

順便說一下,對於一切缺血型心髒病(冠狀動脈疾病),假如進行食物療法後,血清總膽固醇值仍是200毫克/分升,LDL值在120毫克/分升以上,則適用藥物療法治療,其目標是使血清總膽固醇值降低到180毫克/分升,LDL值在100毫克/分升以內。

但有些人即使接受了治療也不能達到目標值。例如一些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部分患者,無論如何也不能降低膽固醇值。遇到這種情況用不著過分悲觀與擔心。假如總膽固醇值由治療前的360毫克/分升下降到治療後的230毫克/分升,實際上的效果也很好,與降低的數值相比,更重要的是繼續努力。

對於因動脈硬化而引起的疾病,必須使自己一生都遠離危險因素,那樣才能確保生命安全,維持健康的生活,因而必須停止吸煙,按醫生指導進行飲食,遵守新的生活方式。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低膽固醇藥物時,努力做到正確服藥。隻有這樣,才能擁有健康的生活並且安全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