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中含有2%~4%的咖啡堿。此外,尚含少量的茶堿和可可堿,均能溶於熱水之中。飲茶所起的興奮作用,就是咖啡堿的功效。由於咖啡堿能興奮中樞神經、增強大腦皮質的興奮過程,從而達到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提高勞動效率之目的。試驗表明,飲茶能提高分辨能力、觸覺、味覺和嗅覺能力。咖啡堿尤其具有利尿、解毒、平喘、強心、擴張血管之功能。因此,飲茶有利於防治高血壓性頭痛、增加胃液分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調節脂肪代謝等。茶多酚又名茶單寧,茶葉中含10%~20%,綠茶比紅茶的含量高。在茶藥用效能中,茶多酚是主角。茶葉中的茶多酚不僅含量高,而且組成物質也多,大約有30多種,絕大多數都具有藥理作用。它有增強毛細血管的作用,尤其當脂肪性飲食過多時,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脆性也就增大,容易引起破裂出血,飲茶可增強微血管壁的韌性,而且藥效極為明顯;可防止維生素C的氧化,有利於維生素C在機體內的積累和利用;能使有害離子(為六價鉻離子)還原變成無毒害離子,因而有解毒作用;抑製動脈粥樣硬化,減少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這是飲茶功效的獨到之處。
茶葉中的無機鹽若以百分比計算,含有4%~6%,其中50%~60%可溶於水,能被人體吸收利用。主要成分鉀鹽占50%,其次是鈣、鎂、鐵、錳、鋁等,還有銅、鋅、鈉、硼、硫、氟等微量成分。這些元素大部分是人體所必需的。有人檢測,每日喝5~6杯茶,某些無機鹽少則可以滿足人體需要量的5%~7%,多則可滿足50%。特別應當提到的是,每100克茶葉中約含有10~15毫克氟,而10%的氟又可溶於茶湯。因此,每日若喝10克茶葉,即可獲得1毫克的氟。據科學家分析得出的結論,茶葉中鋅的含量比咖啡高,而鎘的含量則比咖啡低。人體腎髒內鎘含量對鋅含量比值的變化,是引起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於茶葉中的鋅比咖啡中的高得多,據此可斷定飲茶有利於防治高血壓病。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飲茶一般不宜過多過濃。患高血壓、心髒病的人,宜少喝濃茶,否則,可能會誘發心跳過快,血壓增高。
七、多吃鹽會使血壓升高
飲食中鹽的攝入量與高血壓的發生密切相關。
人們不禁要問,多吃鹽為什麼會引起高血壓呢?
(1)飲食中鈉攝入量增加,可使過多的鈉離子在體內瀦留,鈉瀦留必然導致水瀦留,使細胞外液量增加而使血壓增高。
(2)細胞外液中鈉離子增多,細胞內外鈉離子濃度梯度加大,則細胞內鈉離子也增多,隨之出現細胞內水腫。小動脈壁平滑肌細胞的腫脹致管腔狹窄,總外周阻力加大,血壓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