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同時,一直在考慮高血壓病的預防問題。由於高血壓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因此還不能完全有效地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預防高血壓病的措施和辦法如下。
(1)樹立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保持愉快的情緒,合理地參加生產勞動及文體活動,注意勞逸結合等。這些均有利於維護高級神經中樞的正常功能,對預防本病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2)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包括進行集體定期健康檢查)和群眾性的防病治病工作。對有高血壓病家族史而本人血壓曾有過升高記錄者,應予以定期隨訪觀察,以利於本病的早期防治。
(3)提倡每個醫師在診病時,將血壓測定列為一項常規檢查,這將有助於發現無症狀的早期高血壓病病人,並提供早期治療的機會。
(4)低鈉鹽攝入,減輕體重,飲酒適度,適量運動,多食水果、蔬菜等非藥物性措施,對預防血壓升高有積極意義。可作為一級預防,特別適用於有發生高血壓病的高危性的人群,如高血壓病人後代、肥胖者和血壓處於正常高限的人。
十一、患高血壓病的老年人大便時應注意的問題老年人與年輕人不同的生理特點之一就是老年人血管彈性差,其收縮與舒張功能均減弱,合並動脈硬化的比例升高。因此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患高血壓病(原發性高血壓)的老年患者,大便問題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當大便時,不論采取蹲式或坐式位,必須采取下蹲位,屈膝屈髖,使靜脈受壓,回心血量增加,動脈受壓,外周血管阻力加大,以致血壓升高。
如果大便不暢、費力,加大腹壓和屏氣的同時會給心腦血管帶來過重負荷,增加了老年人特別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發生意外的機會。因為血壓升高會使腦血管在加重負荷的同時,受到高壓力血流的衝擊,當超過一定負荷即發生破裂出血,造成腦卒中;另一方麵心髒工作負荷增加,需氧量亦增加。
容易發生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當心肌氧供應不充分時,心肌易誘導出不穩定性活動,發生心律失常,特別是嚴重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纖顫,使病人致死。
同時應該指出,老年人大便後站起來時,血液驟然下流,充盈腹腔內及下肢,使腦供血不足,造成血壓下降、頭暈、眼花,容易摔倒,發生意外。
因此大便後站立時應緩慢,切不可動作“過猛”采用坐式位大便可能會避免上述情況發生。當然保持大便通暢,多吃水果蔬菜、服用緩瀉潤腸藥以防便秘,這也是預防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心腦血管意外的重要措施。
十二、高血壓危象患者的自救方法
當高血壓病患者出現上述症狀後,且血壓明顯升高應立即臥床休息、吸氧,服用心痛定、降壓樂、利血平等快速降壓藥,再采取安定鎮靜的措施。嚴禁服用氨茶堿、麻黃素等興奮劑或血管擴張劑。同時呼叫救護車,盡快送就近醫院診治。
(第二節)日常檢查
一、檢查高血壓病病人血中的肌氨酶酐含量的意義最近,美國學者發現,高血壓患者如果血液中的肌氨酸酐含量超過標準,就極容易誘發心髒病或中風,而且,病變突然,病死率高。最值得注意的是年輕高血壓病人的病死率亦高。肌氨酸酐是肌肉新陳代謝的產物,血液流經腎髒時,肌氨酸酐將被過濾出去,如果血中肌氨酸酐含量太多,則可能是腎功能不正常。
美國健康研究所自1973年開始追蹤研究了1萬多名高血壓患者,結果顯示,肌氨酸酐含量超過25毫克者,有50%以上的患者會在達到這種界限的8年內死亡。雖然迄今醫學界仍無法解釋肌氨酸酐與高血壓患者早死的有關原因,但有人認為,肌氨酸酐含量過高是由於膽固醇含量過高及曾患心髒病等指標更能準確地預測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