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附錄二潰瘍性結腸炎食療食譜(3 / 3)

【製作方法】兩物共煎為汁。

【服用方法】代茶隨意服用。

【主治療效】清利濕熱。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症見身熱口渴、裏急後重等。

【出處】經驗方。

山藥鹿茸酒

【配料組成】山藥60克,鹿茸6克,三七15克,白酒500毫升。

【製作方法】山藥去皮,與三七分別搗碎;鹿茸切極薄片,三物同入酒中,封貯半月即可。

【服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5~10毫升,連服數日。

【主治療效】溫補脾腎,固攝止瀉。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脾腎陽虛型。

【出處】民間驗方。

雞鳴瀉酒方

【配料組成】黨參12克,枸杞子15克,桂圓肉12克,肉桂5克,黃酒250克。

【製作方法】肉桂搗碎,與其他三物共浸酒中,密封容器蓋,上籠蒸過。

【服用方法】每次10~30克,每日1~2次,或酌情飲之。

【主治療效】補脾溫腎,消積止痛。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體虛久瀉、五更瀉。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豬肚大米粥

【配料組成】豬肚250克,淮山藥30克,大米60克,食鹽、薑末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豬肚整治洗淨,切片後與山藥、大米共煮為粥,以鹽、薑調味即成。

【服用方法】每次適量食之。

【主治療效】健脾益胃。

【主治】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

【出處】經驗方。

補骨脂煲豬腰

【配料組成】豬腰子1個,補骨脂15克,食鹽少許。

【製作方法】豬腰對剖開,剔去筋膜臊腺,洗淨,切成小塊,與補骨脂同入鍋,加水適量煮熟,食鹽調味後即成。

【服用方法】溫熱食腎喝湯,每日1劑,連服3日為一療程。

【主治療效】補腎助陽,溫脾止瀉。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脾腎陽虛型。

【出處】《古方飲食療法》。

燉火腿

【配料組成】陳火腿腳爪1個。

【製作方法】陳火腿腳爪洗淨,放鍋內,加水適量,小火燉至極爛。

【服用方法】溫熱空腹食之,連湯1次食盡。

【主治療效】健脾胃,益氣血。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脾胃虛弱之久瀉、久痢及腰腿酸軟等症。

【出處】《救生苦海》。

豆豉薤白飲

【配料組成】豆豉30克,薤白30克。

【製作方法】上二物同放鍋中,加水適量,煎取液汁200~250毫升。

【服用方法】溫熱1次服盡。

【主治療效】行氣散結,溫陽止痢。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寒濕傷脾型,症見下痢色白,飲食不消,四肢不溫等。

【出處】《備急葛氏方》。

核桃薑茶飲

【配料組成】核桃仁30克,生薑9克,細茶6克,紅糖9克。

【製作方法】以上四物同放鍋中,加水適量,煎煮40分鍾,取液400毫升。

【服用方法】溫熱空腹飲之,分2次服。

【主治療效】溫中健脾,補腎止痢。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久病脾腎兩虛,久瀉,久痢等症。

【出處】《奇方類編》。

檸檬飲

【配料組成】檸檬數個,食鹽適量。

【製作方法】天晴時將檸檬煮熟去皮,置於竹籃中曬幹,後置入瓷盅中加適量食鹽醃製,貯藏愈久療效愈佳。

【服用方法】每次用1個,衝入500毫升開水,加蓋燜片刻,去渣飲用。

【主治療效】化濕清熱。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

【出處】民間驗方。

【出處】經驗方。

番石榴葉飲

【配料組成】鮮番石榴葉50克,紅糖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番石榴葉加水煎成汁,加入紅糖溶化即成。

【服用方法】每日1劑。

【主治療效】清熱利濕。

【主治】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

【出處】經驗方。

茉莉花代茶飲

【配料組成】茉莉花10~20朵。

【製作方法】代茶沸水泡飲。

【服用方法】不拘時適量飲之。

【主治療效】理氣解鬱,和中辟穢。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寒濕型,症見下痢如凍膠或鼻涕,腹痛,後重,不能食,小便清利,四肢不溫等。

【出處】民間驗方。

糖棗飲

【配料組成】紅糖60克,紅棗5個。

【製作方法】紅棗洗淨,與紅糖同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約30分鍾即可。

【服用方法】溫熱食棗喝湯,分2次服。

【主治療效】健脾養胃,溫補氣血。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屬脾胃虛寒所致的久瀉、久痢不止等。

【出處】《中國秘方驗方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