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摘不掉的“緊箍咒”?

骨關節炎,又稱退行性關節病、骨質增生、骨關節病。對於多數中老年人來說,骨關節炎是年年治,年年發,就像一個摘不掉的“緊箍咒”。難道非要狠下心來換關節?對此,高鐵錚教授認為:其實,80%的骨關節炎不需要開刀就能治好,之所以存在久治不愈的情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患者普遍存在認識和診療誤區,沒有接受規範的治療。

【臨床表現】

盡早發現骨關節病變是治療的關鍵。據高鐵錚教授介紹,骨關節病變時,會向身體散發出某些信息,警惕這些信號,對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如果身體某個或某些關節開始顯得運轉不自如時,應該想到可能患上了骨關節炎;時常感覺手腳僵硬或久坐後突然感到有些關節像“上了鎖”一樣動彈不得,關節腫大或關節活動時骨頭互相觸碰時喀嚓的聲音,這些都是骨關節炎重要信號,應提高警惕,及時就診。

四個危險的信號:

一、關節活動是否受限。

如果遇到身體某個或某些關節,開始顯得運轉不自如時,應該想到可能患上了骨關節炎,而且還有可能正處於早期。>>>>引起骨關節炎的病因究竟是什麼呢?

二、關節是否僵硬。

骨關節炎患者時常會感覺手腳僵硬。有的人久坐後突然感到有些關節像“上了鎖”一樣動彈不得。這種情況在早晨起床後,以及較長一段時間不運動後特別明顯。

三、關節活動時是否會發生喀嚓聲或其他的摩擦音。

骨關節炎發展到後期,由於關節軟骨退化、剝落,會使軟骨下的骨質暴露。當關節活動時,兩端軟骨下的骨頭裸露,互相觸碰時會發出聲音。

另外:你有沒有過膝關節不明原因的疼痛?你是否會不太在意?從現在開始,不能再這樣了。因為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而且有些原因單靠日常保健是無法自愈的。

四、關節是否腫大變形。

當關節蛻化時,關節滑膜就會常常發炎。由於滑膜上分布著許多神經末梢作為疼痛感覺器,這些疼痛的信息傳送給大腦皮層後,滑膜會分泌更多的滑液以潤滑與滋養那些損傷的滑膜組織。關節間隙積液增多,造成了腫脹,使疼痛加重,甚至關節難以轉動。

醫生特別提醒說:雖然從理論上講骨關節炎會影響全身關節,但危害最大的還是活動多、負重的關節,如手指、膝、髖、頸椎、腰椎、踝等部位。上述關節出現不舒服、不靈活、疼痛、僵硬、腫脹時,要及時前往正規醫院接受專科醫生的診斷。

【防治誤區】

誤:年輕人不會得骨關節炎

高教授強調,骨關節炎並非老年人的“專利”。由關節外傷、關節過度使用引起繼發性骨關節炎往往與年齡因素無關。據調查,近年來“有車一族”、“高跟鞋女士”、運動愛好者等中青年骨關節炎患者明顯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