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經絡現象
亦為知覺症狀,但其知覺沿經絡而發,對辨證、判定髒腑、確定治療原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曾見一黑變病之中年男性,每遇情誌不舒,左脅下即作脹隱痛,局部按摩或舒長氣而後快。發作重時,先覺左脅作脹隱痛,繼以胃脘痞悶,胃中有激火上衝顏麵,此時頸部聚脹如堵,麵部鬱熱發紫,麵部黑變病區皮膚之黑褐色加深,痛覺敏感,灼熱刺痛。發時心煩、急躁,一兩日才緩解。此例情誌不舒之左脅作脹隱痛,乃肝鬱氣滯;發作重時肝氣犯胃,而見胃脘痞阻;頸部聚脹,麵部升火,黑變病區之色素加深,局部皮膚灼熱刺痛,乃肝經鬱火上衝之因此。此例疏肝解鬱,症狀即能減輕。又見一例33歲女性崩漏患者,自幼脾胃虛寒,長期泄瀉;稍長之後又兼脾不攝血,反複鼻衄;成年之後長期貧血,易發崩漏。每逢經前左脅隱痛,圍腰一周帶脈之內空虛,則此次一定月經過多,易發血崩,或先崩後漏。此例自幼脾胃虛弱,久病泄瀉,化源不足而生貧血,兼之脾不統血反複鼻衄。肝藏血、脾統血,成年之後經前之左脅隱痛乃肝血不充,肝體已虧;圍腰一周內空若無物,乃血虛帶脈失於充盈之因此。血虛帶脈失養,不能統攝衝任,因此發崩漏。經用歸脾湯得以緩解。此二例均體現了滑伯仁“肝之為髒,其治在左”的論點,因此肝氣鬱滯,肝血不足均表現為左脅隱痛。另外,還見一例50歲女性,每遇心情不舒則右下腹作脹,並有氣流一股,沿患側腹部、側胸上衝至喉結,然後分兩支沿頜部上行,一支至患側耳內,則耳內作癢難忍,另一支至患側鼻內,則鼻阻不通,不聞香臭。發作時心煩口苦,心虛膽怯,如人將捕。
此例因情誌不舒而發,伴口苦心煩,心虛膽怯,當屬膽經鬱火。
鬱症患者,除上述感覺症狀外,還可見多種知覺症狀,全在臨床仔細詢問及分析,決不可以“言之無據”而失於疏忽。曾見一傷酒患者,戒酒已數月,每遇心情不舒即覺有帶酒味之氣流自胃中上衝;發時神識昏蒙,每次持續幾十秒鍾。發作期間,心煩厭世,對周圍事物毫無興趣,仍屬鬱火上衝。因酒之味苦性熱,久飲則腸胃怫熱鬱結,氣液不得宣通,心腹痞滿,氣機不暢,清陽不升,濁陰挾酒氣上衝,因此有酒氣上逆,神識昏蒙。又如有些糖尿病之患者,雖無口渴、多飲、多尿,一旦出現畏寒身熱,一身酸楚,狀如外感,並伴心煩,局部皮膚麻木刺癢,此時往往血糖升高,出現尿糖,並成為規律。此種特殊感覺,對病情即有參考價值。因此,對鬱症患者眾多的症狀,應不厭其煩,仔細詢問,以利辨證。
六、痛覺異常
疼痛亦為鬱症患者常見症狀之一。患者對疼痛性質的描述多種多樣,如脹痛、困痛、木痛、幹痛、跳痛、刺痛、灼痛、閃電痛等。此種疼痛與情緒有關,焦慮緊張時加重,常突然而發,出現及消失均快,而且病程久,反複發作,很少有局部紅腫焮熱。其中跳痛、灼痛、刺痛、閃電痛多屬鬱火疼痛,發作為時短暫,見於多種神經痛及末梢神經受侵犯之疾病,如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末梢神經炎、帶狀皰疹損傷神經末梢、牙髓暴露等,脹痛、幹痛、木痛、困痛等則與肝鬱氣機不暢有關。
七、便秘
鬱症患者由於氣機不暢,腑氣不通,便秘極為常見。患者常伴口苦口臭,腹脹納呆,心煩急躁,頭昏腦脹。少數人還伴口舌生瘡,牙齦作脹。便秘的存在,常使其原有症狀加重,一旦大便通暢,諸症即減三成。因此,通腑以調氣機為治療鬱症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可以小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