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血

換血就是把病人全部血液抽出,同時換人新的血液。用一個注射器,配上一個三通的活開關,即可進行抽血及輸血兩個程序。新生兒紅血球母細胞過多症、中毒,肝病、獼因子不配合等,都可能要換血。

腦硬膜外血腫

腦硬膜外血腫是頭部損傷的一種嚴重並發病。頭部受傷可致失去知覺(腦震蕩)及引起頭顱骨骨折,碎骨附近的顱內動脈因而破裂,導致大量出血:這些血在頭顱內會形成大血凝塊(血腫),壓著腦部;如果不馬上動手術除去壓力,傷者有死亡之虞。

症狀

·頭部受傷起初會使傷者失去知覺(腦震蕩),這種情況可持續幾秒鍾、幾分鍾甚至幾小時。如果失去知覺的時間超過兩或三分鍾,則應列為嚴重情況,須要立刻把傷者送入醫院。

·失去知覺時間較短的傷者,可能更危險。如果傷者(可能是個小孩)在受傷後失去知覺一會即自動醒來,旁人就會以為沒什麼問題,以致忽略了顱骨骨折和內出血的可能性;直至二至四小時,血腫擴大,壓迫腦部,引致倦睡或再次陷入昏迷,這時就非常危險了。

·身體一側可能明顯地僵硬或癱瘓。

·兩眼瞳孔大小不一。

·可能有嘔吐。

延續時間

·症狀可能在二至六小時內出現,但病情嚴重的話,會迅速惡化,有時甚至來不及搶救,傷者已經不治。

成因

·顱骨骨折傷及腦膜中動脈,此動脈在耳朵前方經過,正好緊貼在顱骨內壁。血管破裂後,在顱骨及腦之間凝結成血塊。如果繼續出血,會使腦部的壓力增大,引致昏迷情況惡化。

並發病

·如不加治療,血腫會引致傷者死亡。

在家護理

·任何人若在頭部受傷後失去知覺,都應予以急救。讓傷者臥下,要保持房間空氣流通,不要讓人群圍擠在旁邊,妨礙空氣流通。如果傷者停止呼吸,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立刻召來救護車或醫生。即使傷者已經醒來,並且看來完全正常,仍要進醫院檢查,也許要留院觀察一段時間。

何時去看醫生

·頭部受傷後如果昏迷,盡管時間很短,也要立即找醫生檢查。

醫生會如何處理

·安排傷者接受x射線或掃描檢查頭部,如發現有血腫存在,必須立刻施手術除去血腫,解除腦部的壓力。

預防方法

·大多數頭部受傷是因為交通失事而起的,所以應該小心駕駛,扣上安全帶,以減少意外。

·遵守車速限製。過去的記錄顯示,公路上一旦加上車速限製的指標,該段路的嚴重車禍即會減少。

·騎摩托車的人應該戴上合標準的安全帽,以及接受正規駕駛訓練。

預後

·如血腫形成緩慢,而傷者又很快被送進醫院,施手術可以挽救傷者的性命。但如果傷勢嚴重,腦中壓力增加十分迅速,那麼可能來不及治療,傷者已經死亡。

心髒期外收縮

心髒跳動(收縮)無規律。在正常跳動之後,緊跟著有一次不完整的較早跳動,下一次的正常跳動則似乎延遲了些。期外收縮或不常出現,或一分鍾出現多次,甚至每隔一次正常的心跳就有一次期外收縮。健康正常的人偶爾也有這種情形。

有些人可能並不自覺心跳不規則。另一些人則會感到心髒跳動異常,或心髒有頂撞的感覺,也可能會感到心髒的跳動忽然減少了一下。

引起期外收縮的原因很多,但有時候又找不出什麼重要的原因。喝太多的酒、茶、咖啡,或吸煙過多,也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另一方麵,期外收縮也可能是患有嚴重心髒病的症狀。所以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應請醫生診治。

滲出液

一種含有自血球的流體,自血管滲出後,進入正在發炎的組織。白血球是人體抗禦機製的主要分子。可對抗發炎組織中的病菌。

異物入眼

最常見的眼睛毛病是因異物人眼而引起的輕微損傷。雖然引致損傷的異物可能是極小的塵埃、沙粒或金屬屑,但是所引起的刺激和不適可能頗為嚴重。

症狀

·刺痛流淚。

·如果人眼的異物不及早除去,可能會引起眼睛紅腫,變成結膜炎。

成因

·塵埃、金屬屑和沙子被風吹入眼內,或在使用工具時濺入眼內。

在家護理

·將下眼瞼向下拉開(或者請一位朋友幫忙),然後用一塊棉花或手帕的一角輕輕抹去異物。異物抹去了,就不必進一步治療。雖然眼睛還會覺得不適。尤其眼球或眼瞼內的表麵有擦傷時,但通常過三兩個小時就沒事。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異物藏在上眼瞼內。或粘在眼球的表麵,必須請醫生或護士除去。

·如果是高速飛人眼內的金屬或玻璃碎片刺傷眼睛,例如在使用電鑽或打破玻璃窗時,應立即請醫生診治,或到急症室就醫。

醫生會如何處理

·醫生先拉開下眼瞼檢查,再用棉花棒或火柴杆協助翻開上眼瞼檢查,看是否有異物或傷痕。這樣做旁人看起來可能會覺得難受,但事實上隻會引起輕微的不適。找到了異物就用棉花抹去。

·如果在眼瞼內壁找不到異物,醫生會滴一些顏色溶液,或用浸透了顏色的紙條為結膜上色,在燈光照射下,用放大鏡仔細檢查。找到了異物,醫生會滴一些麻醉藥水在眼中,然後用針尖將異物除去。再滴藥水或在眼內塗藥膏,以防發炎。最後可能用紗布塊蓋住眼睛。紗布塊要待二十四小時後才可除下。

·醫生若不能除掉異物,或懷疑飛入眼中的金屬或玻璃碎片刺傷了眼球,會轉請眼科專家診治。

預防方法

·駕駛摩托車或使用電鑽之類的工具時,應戴上保護眼睛的護鏡。

預後

·眼中異物除去後,受傷的眼睛很快就會複元。

·如異物飛人眼中刺傷眼球,應馬上治療,否則可能嚴重影響視力。

糞便嵌塞

糞便硬塊積聚在直腸中。多見於身體衰弱、長期臥床,或極少走動的人,特別是老年人。

症狀

·便秘連續四五天,甚至更長時間。

·稀薄的糞水經幹硬糞塊的旁邊自動流出肛門。

成因

·長期臥床,極少活動。

·長期患慢性疾病。

·有便意卻不上廁所。

·嚴重便秘,但置之不理。

在家護理

·在膠手套手指上塗點潤滑膏或肥皂,伸進肛門內挖出糞便。用紙張盛載糞便並抹幹手套。

·挖出部分糞便後,把兩條甘油栓劑塞入肛門,軟化留在直腸中的糞便。這樣可刺激直腸蠕動。並經常清洗。

壞疽

手指、腳趾、四肢或身體其他部位的血液供應被截斷之後,這些部位的組織就會壞死腐爛。

症狀

·患處的組織或身體上的四肢肢端突然變得蒼白發涼。

·數天後,這些部位(或幹或濕)變為黑色。

·濕性壞疽周圍的組織,可能受到感染,並且感到疼痛。

·壞死部位的邊緣處可能劇痛。

延續時間

壞死的組織在數星期或數月後脫落。

成因

因各種原因引起的動脈狹窄或阻塞,都可造成血液循環障礙,引起壞疽。

·糖尿病、動脈的粥樣硬化及血栓形成,都可損害及阻塞動脈,引起壞疽。

·凍瘡。

·受壓,如生褥瘡或繃帶過緊。

並發病

·肢體受到感染,終致必須切除。

在家護理

·在經醫生診治前。不宜擠壓或摩擦患處。避免使患處過冷過熱。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發現一肢或肢體的一部分忽然蒼白發涼,持續兩小時以上,雖經休息仍未能好轉。

·如果指尖或趾尖等小塊部位變了色。或出現潰瘍,經一兩天仍不好轉。

醫生會如何處理

·若病情輕微,建議在家自行小心護理。

·若病情嚴重,則須進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可能要動手術,以改善血液循環或切除壞死組織。

預防方法

·保持肢體溫暖。

·不可穿太緊的鞋。

·手腳的輕微感染必須加以治療,特別是老年人和血液循環不好的人。

·修剪趾甲時要特別小心。

預後

·預後視成因而異。但如能小心護理,壞疽大都能受到控製。

·如有嚴重的動脈病變,可能須切斷患肢。

氣體壞疽

這種病常見於手部或足部,是因土壤中一種稱為產氣莢膜梭菌的病菌進入傷口而引起的。傷口及其四周的壞死組織,會在皮膚下麵產生氣體,就稱氣體壞疽。大多數情況下須動手術切除患處。

胃切除術

這是將胃的一部分或全部加以切除的手術。部分胃切除術通常用於治療嚴重的十二指腸潰瘍,方法是將胃下部分泌胃酸的部分切除。此外,常用以代替部分胃切除術的手術有迷走神經切斷術,及胃腸造口吻合術。治療胃癌的手術,則多半施行全胃切除術。

胃潰瘍

胃內膜潰瘍,深達胃壁的外層肌肉。胃潰瘍大都發生於中年或中年之後,男性患者比女性多。

症狀

·上腹部或胸骨尖端下方感到灼痛及持續劇痛。常為陣發性,多在清晨發生。

·進食後不久就感到胃痛或惡心。

延續時間

·陣發性的胃痛可持續四至八個星期,數個月後又可複發,斷斷續續地持續多年。

·經治療後,多可在一兩個星期內消除不適,但痊愈則需六個星期或以上。

成因

胃內保護胃壁表麵的粘液層遭受破壞,比如患了慢性胃炎,就會發生潰瘍。缺乏保護的胃壁可能會被消化掉。

·喝酒、吸煙、飲食不定時、焦慮、緊張以及工作過勞,都可以引起症狀。

·有些藥物可能使易患此病者發生潰瘍,其中尤以阿斯匹林、類固醇、消炎痛製劑、苯丁唑酮等為甚。

並發病

·如胃血管受到腐蝕,可引起突然出血而嘔血,血色為鮮紅或茶褐,猶如咖啡渣;其後,患者可能排出柏油樣的黑色糞便。

·腹膜炎。最深的潰瘍可能引起胃壁穿孔,以致胃酸流入膜腔,引起突然發作的劇烈腹痛。

·慢性胃潰瘍極少會演變成胃癌,但若胃潰瘍久治不愈,就須進行全麵檢查,以鑒別所患的是單純的胃潰瘍還是胃癌。

在家護理

·少量多餐,進食流質食物並服單純的抗酸劑。

·戒酒、戒煙,因為兩者都會引起破壞性的肌肉收縮。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症狀惡化,或持續兩三星期以上。

·如果出現突然發作的疼痛、大便帶血或嘔血。

醫生會如何處理

·給患者服食促進潰瘍愈合的藥物、阻斷胃酸產生的藥片及中和胃酸的解酗劑。

·送病人到醫院進行鋇餐X射線檢查,或用內窺鏡檢視;內窺鏡是一種帶有光源的檢查器具。可以進人胃裏觀察內部情況。此外,還會取出少量胃組織加以化驗。以確定病變的性質。

·如經藥物治療後無效,就可能要切除部分胃。動過這種手術的人,終生要定期檢查身體,以免因維生素不足而引致貧血。

·指導患者進適當飲食及過有規律的生活。

預防方法

·不喝酒,不吸煙,不服食阿斯匹林、類固醇、苯丁唑酮等藥物,以免刺激胃部。

·飲食不可倉促,生活要有規律。

預後

·非癌性的胃潰瘍可在三個月之內完全痊愈。

·如果不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複發。

胃炎

胃炎是胃壁內膜發炎或受到刺激引起的。有急性和慢性,急性胃炎是飲食不當造成的,慢性胃炎則可持續很久,成因不明確,老年人易患此病。

急性胃炎

症狀

·上腹部疼痛。

·惡心及嘔吐。

·嘔吐物中可能帶血,呈鮮紅色或咖啡查樣。

·腹瀉。

延續時間

·引起急性胃炎的原因除去後,症狀常可消失。

成因

·喝酒過量。醉後無食欲其實是急性胃炎發作。

·食物被葡萄球菌汙染,病菌可能來自患有癤瘡等病的廚子或侍者。乳酪及未熟透或再煮熟的剩餘食物。特易因已受汙染引致此病。由病菌引起的急性胃炎,大都在進食四至六小時後發病。

·服食阿斯匹林等有刺激性的藥物,或先潔劑、消毒劑、石蠟等有毒物質,可引起急性胃炎。

並發病

·無。

在家護理

·休息,不可進食,隻可啜飲少量水。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腹痛持續四小時仍不消失。

·如果嘔吐物帶血。

·如果嘔吐和腹瀉的情況嚴重,影響整體健康。

·如果同時有多人發病。

醫生會如何處理

·詳細詢問病曆及檢查患者,以確定不是患了其他更嚴重的疾病。

·指導患者進適當飲食。

預防方法

·不可暴飲暴食。

預後

·接受簡單治療後,大都很快痊愈。

慢性胃炎

症狀

·胃部隱痛不適,惡心。

·往往並無症狀,隻在患者因其他原因去檢查身體時,才為醫生發現。

延續時間

·即使加以治療,也可能持續多時。

成因

·老年人胃壁內膜退化敗壞。

並發病

·鐵質及維生素不足。貧血。

在家護理

·與護理急性胃炎相同。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症狀持續不退。

醫生會如何處理

·與急性胃炎相同。

預防方法

·與急性胃炎相同。

預後

·雖然治療可減輕症狀,但極難徹底痊愈。

胃肌鬆弛

胃的蠕動功能差,胃內的食物進入腸內的速度緩慢。患者的病情會突然惡化,一連幾小時至幾天頻頻嘔吐,這樣嚴重的症狀稱為急性胃肌鬆弛。

症狀

·體質性的胃肌鬆弛,隻不過感到胃部不適和時有惡心。

·急性胃肌鬆弛,可因嘔吐、便秘、失水等引起休克。

成因

·不很清楚,病情極輕的,可以不算是病。

·急性胃肌鬆弛可由下述原因引起:傳染病、尿毒症、藥物中毒、血中的電解質不平衡,以及接受手術之後等。

在家護理

·病因不很清楚者,可不用治療。如果身體感到不適,應吃易消化的食物,細嚼慢咽,飯後向右側臥。

·急性胃肌鬆弛,不宜自行護理。

何時去看醫生

·原因不明的胃肌鬆弛,若症狀明顯而難受。

·急性胃肌鬆弛,應立即診治。

醫生會如何處理

·囑患者小心飲食起居,並服用能促使胃蠕動的藥物。

·若是急性胃肌鬆弛,會據病因對症治療,如補充電解質、腸胃減壓等。

預後

·胃肌鬆弛不會引起特別嚴重的病變。

·急性胃肌鬆弛預後是否良好,則根據致病的原因和病情而異。

月腸炎

胃腸炎是胃內膜和腸內膜發炎,這是食物中毒的醫學名稱。

症狀

·嚴重嘔吐和腹瀉,常連帶有腹部痛性痙攣及絞痛。

·體溫稍微上升,出汗。

·可因長期大量喪失體液而致脫水及休克。

·嘔吐物和糞便中可能有少量血。

延續時間

·嘔吐、腹瀉等症狀約在二至四天後便停止,但也可能持續更長的時間。細菌(沙門杆菌)感染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之久,此時患者可能沒有什麼症狀,卻是個帶菌者,可以傳染他人。

成因

·最常見的是細菌感染,再煮熱或半熟的食物,特別容易染有細菌。在室溫下存放食物,很可能受到嚴重的細菌汙染,尤其是含有乳酪的食品、牛奶、經加工的肉類、魚類等。葡萄球菌、誌賀杆菌及沙門杆菌是最常見的病原體。葡萄球菌感染在二至八小時內即可引起胃腸炎的急性症狀;沙門杆菌及誌賀杆菌感染則在十二至三十六小時內發病。這兩種細菌通常來自處理食品的人員、蒼蠅和不合衛生的烹煮器皿。

·汙染的禽類、肉類及魚類中,常可發現彎曲杆菌。這種細菌常會引起腹瀉和劇烈的腹痛。

·大腸杆菌有很多種,大多無害,但有幾種可引起初生嬰兒的急性胃腸炎,這種感染常在育嬰室中蔓延。

·病毒感染往往也可引致胃腸炎及腸炎。輪形病毒是引起兒童腹瀉的最常見病原體。除此之外,可引致胃腸炎的病毒尚有很多種。這種感染可在兩天之內發病。

·有些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所產生的毒素,也可以引致胃腸炎,如紫杉、毒性的茄屬植物、牽牛花及七葉樹屬植物等,都含毒素,而馬鈴薯塊莖所生的嫩芽,也是有毒的。

·有毒的化學品,如砷、鉛及各種殺蟲劑等。若服下這些化學品,在數小時內即可發病。

·阿米巴病、梨形鞭毛蟲病等疾病,也可以引起胃腸炎的症狀。

並發病

·胃腸炎通常都有毒性,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毒性都很輕微,患者不經治療,也可自行痊愈。但是臘腸毒菌病以及某些植物或化學物質中毒。如果不及早救治,則可能致命。

在家護理

·如果有急性嘔吐和腹瀉,除啜飲少許水外,不可進食或喝奶類飲品。因為胃腸本身正在極力排除致病的刺激物,所以不可再進飲食,以免增加刺激,必須讓胃腸有機會休息。

·成年患者可服有止瀉和止痛作用的藥物。

·止瀉劑適用於五歲以下的兒童,有些可吸收刺激素及減輕胃腸肌肉痙攣所致的疼痛。

·胃部症狀開始消退數小時之後,就可以開始給病人補充營養。吃些餅幹、玉米粉、果子凍、牛奶凍、清湯之類的食物,但不可喝茶、咖啡及檸檬汁、橙汁等酸性飲料,以免刺激胃腸,引致再度嘔吐。

·大多數胃腸炎在一至三天後即可逐漸痊愈:嘔吐、腹瀉等症狀消失後,患者可以吃較為多樣化的食物,但仍不可吃刺激性的東西。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症狀輕微,可以不必去看醫生。

·如果連帶有腹痛、糞便帶血,或其他料想不到的症狀。

·如果症狀嚴重。或延續時間較長。

·如果服下有毒的植物或化學物質,必須立刻去看醫生。

·如果有兩眼不能聚焦、複視、抽搐或癱瘓等現象,應該立刻去看醫生。

·如果病情嚴重,或已知患者曾服下有毒的植物或化學物質。就會送患者進醫院檢查和治療。

醫生會如何處理

·胃部排空後會有幹嘔現象,醫生會為患者注射止吐劑。

·如果腹瀉不止,醫生可能給病人服用止瀉劑或解痙劑。

·醫生一般都不用抗生素,除非已經確知病原體是可用抗生素治療的細菌。這樣如采用特效的抗生素,療效是很好的。

·年輕或老弱的病人,如果在嘔吐、腹瀉及出汗後喪失太多體液,醫生可能進行輸液以補充失去的水分。

預防方法

·任何奶製品和經加工的魚肉類食物,如果在室溫下放置過久,便不宜進食。

·不要進食懷疑不合衛生的食物,在外地旅行時更應注意。

·冷藏的熟肉應當充分煮熱後才吃。

·如果發現罐頭食物的容器有所損壞,或內裹的食物有異,即應丟棄。

·不可吃馬鈴薯的嫩芽。

·告訴孩子吃有毒植物的危險,不可讓他們拿盛有化學品(如消毒劑)的瓶子來喝。如果家中有幼童。這些瓶子都要放在他們拿不到的地方。

預後

·胃腸炎是很常見的疾病,除了有數天不適外,一般不會引起更嚴重的後果。嘔吐和腹瀉雖然令人不快,但這是人體排除急性感染和中毒的一種防禦機製。

胃腸造口吻手術

這是一種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手術,方法是在胃與小腸第二節之間,造一條直接的人工通道,繞過十二指腸。

胃下垂

這是胃部下端垂至骨盆中的狀態。沒有特別的症狀,但是稍加注意,會有胃部重垂感。常見於消瘦者和分娩後的婦女等,一發胖便會好轉,但大都長期維持原狀。胃下垂本身並不需特別治療,若並發胃炎等胃部疾患,則須治療。

生殖器皰疹

這是一種反複發作的生殖器感染,經性交傳染。大多數的原發(第一次)感染見於年輕人。

症狀

·無論是原發還是複發感染,生殖器及其周圍都會長出多個像單純皰疹似的小水皰。如果是初受感染,水皰通常會在跟患此病的人性交後二至十二天出現。一至三天之後水皰破裂,形成帶膿皮的潰瘍,潰瘍要七到二十天或更久才痊愈。

·在皰疹生長期間進行性交,會引起疼痛,感染部位可能灼痛。

·可能尿頻、排尿疼痛及排尿減少。

·原發感染的患者往往全身不適,輕微發熱,腹股溝脹痛。

延續時間

·一次發作的症狀通常在三個星期內即可消退,但是有時潰瘍可持續數周。每隔一段時間症狀就會複發,在發作期中,患者可以傳染他人。

成因

·病原體是單純皰疹病毒二型,這種病毒隻在直接性交中才會傳染。

並發病

·生殖器皰疹雖然很少發生並發病,但其並發病中有兩種頗為嚴重,即眼睛角膜潰瘍及腦炎。這兩種並發病都可能見於患此病婦女所生的嬰兒,這些嬰兒在出生時經過充滿病毒的產道,因而受到傳染。

在家護理

·保持患處清潔。

·避免性交。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生殖器上出現潰瘍或皮疹。

·複發時應再去看醫生,由醫生確定診斷並監察治療效果。

·孕婦如患此病,應告訴醫生。

醫生會如何處理

·檢查以確定成因。

·檢查有無其他性病。

給患者口服或經靜脈滴注抗皰疹特效藥物,局部病變處勤搽抗皰疹藥膏,促使患處早日痊愈。如果及早醫治,大都經過五天後可痊愈。但很可能複發。

預防方法

·避免隨便發生性關係。

·如有傳染的可能,可使用陰莖套。

·如果產婦患有生殖器皰疹,可能須施行剖腹產術來保護嬰兒,以免遭受傳染。

·抗皰疹疫苗對本病無效。

預後

·雖然有可能隻發作一次,完全痊愈後不再複發,但是大多數病例都會在多年內間歇複發。抗皰疹疫苗對防止此病複發的功效尚待證實。近兩年來發明了一種新藥,名為無環抗頰毒素,很有療效。

地圖舌

舌頭表麵顯現形狀不規則而邊緣清晰的花斑。灰白色的邊緣圍繞著紅色的中心,仿佛在舌頭上繪了地圖,因而得名。

這種病多見於幼兒和女性,尤常見於消化不良、營養欠佳的兒童。一般認為這可能與過敏性體質有關。

症狀

·在舌上呈現紅色的部分中,有兩種微小凸起,稱為草莓狀的乳頭和白線狀乳頭,其大小和形狀常於數日後改變。

·幾乎沒有自覺症狀,吃食物時或有微痛,但無大礙。

成因

·尚不清楚,但常與遺傳和體質有關。據統計患病率為百分之九。

在家護理

·保持口腔清潔,要經常漱口。

·忌食刺激性的食物。

何時去看醫生

·發現舌上有地圖狀花斑,但無其他症狀,不必治療。若感疼痛和並發炎症時,應予診治。

醫生會如何處理

·囑患者保持安靜,勤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患者若是幼兒。會特別提醒父母注重營養。

預防方法

·由於病因不明,沒有可行的預防方法。

預後

·從病例可知,過敏性體質改善後,此種情況較少出現。

德國麻疹

德國麻疹是一種很常見的傳染病,又稱為風疹。這種病是經由密切接觸傳染的,因此與患者一起工作或居住的人,極容易受到傳染。德國麻疹本身並不嚴重,但如發生在懷孕未滿十六個星期的孕婦身上,就有可能影響到胎兒。有先天性風疹的胎兒可能死產、天生聾盲或患先天性心髒病。妊娠首十六周內患德國麻疹的孕婦,其胎兒約有百分之二十五會受到影響;如果在妊娠更早期患病,胎兒受影響的比率更高達百分之六十。

症狀

·首先在耳朵後方或臉上出現細小、粉紅色、微微凸起的皮疹,然後往下蔓延到身體其他部分。

·淋巴腺腫脹,尤其耳後較為顯著。

·關節疼痛,此種痛楚可能頗劇烈,尤以年輕婦女為然。

·在皮疹出現之前,患者可能有數天感到不適。

潛伏期

·十四至二十一天。

延續時間

·皮疹持續一至五天。

·關節疼痛可持續十四天。

·患者在皮疹出現前五天開始,直至皮疹出現後四天為止,都有可能將病傳染給別人。

在家護理

·從皮疹出現開始,應當留在家中休息四天。

·孕婦不可和患者接觸。

·如果有需要,可服食止痛藥,以減輕疼痛及不適。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關節疼痛嚴重。

·如果懷疑有此病,並且可能傳染他人,尤其是傳染給成年人。

·如果不知懷孕初期的婦女對德國麻疹有無免疫力,而又懷疑染上此病,為孕婦做例行驗血,可以確定是否有免疫力。

·如果患者發高熱,有嚴重而持久的頭痛,或懨懨欲睡。

醫生會如何處理

·驗血以確定診斷,因為有好幾種其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症狀,也和德國麻疹相似。

·如果懷孕初期的婦女已證實患上德國麻疹,醫生會征求患者的意見,以決定做人工流產中止懷孕,還是冒著生下先天畸形嬰兒的危險,繼續懷孕下去。

預防方法

·因為德國麻疹對孕婦來說是一種極其嚴重的疾病,所以女性最好在幼年就接受免疫注射。

·生育年齡的婦女如果沒有患過德國麻疹,而又希望日後懷孕,便應當接受免疫注射。在注射之後,可能出現類似德國麻疹症狀的皮疹及關節疼痛。注射後至少兩個月內避免懷孕,因為在此期間受孕,胎兒可能受到疫苗的影響。

·現在十三歲左右的女童如沒有患過德國麻疹,有關當局都會給予免疫注射。

·較年長的婦女如果不知道自己曾否患過此病,可驗血以測定自己有沒有免疫力。

·對此病無免疫力的孕婦,可在分娩後接受免疫注射。

預後

·患過一次德國麻疹後,便可終身免疫。除了對胎兒有影響之外,此病預後良好,也很少發生並發病。

格爾森氏療法

這是一種預防及治療癌症的飲食療法。這種療法的倡導者認為,一切非天然的或經人工加工的食品,都可能對人體有害。

梨形鞭毛蟲病

這是由一種稱為腸梨形蟲的微小寄生蟲所引起的係統感染。患者多從地中海沿岸國家染上此病。症狀通常在感染後數周才出現。

症狀

·腹瀉,糞便量多,且有惡臭。

·胃部脹滿不適。

·惡心。

·腸道不能吸收食物。

延續時間

·數星期或更久。

成因

·腸梨形蟲。

在家護理

·可用白陶土或其他單純的止瀉劑來緩和症狀。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在到外地旅行後發生腹瀉。

醫生會如何處理

·檢查糞便以確定診斷。

·如果確定是此病,便給患者服食可以殺死腸梨形蟲的藥物。

預防方法

·家庭中的其他成員也應接受檢查和治療。

預後

·經過治療後,大都可以完全痊愈。

齒齦炎

齒齦炎是牙齦部位的炎症。七歲的小孩就可患上此病,但在十八歲以前還能夠治好;一旦過了這年紀,受損的牙齦就無法挽救,最後可能要拔掉牙齒。

腺熱

這是一種兒童與青少年的疾病,患者以十五至二十五歲最多,學生中尤為常見。

雖然此病也稱傳染性單核白血球增多症,但其傳染性並不特別厲害,不少患者跟其他病人不曾有明顯的接觸。此病的潛伏期長短不定,由一至六個星期不等。

患上腺熱病的人,事實上比醫生所診斷出的人數要多,因為很多患者(尤其是兒童)都可能被誤以為是患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

症狀

·症狀可能突然出現,或在四五天內逐漸出現。

·喉嚨痛或扁桃體炎,情況往往嚴重而持久。有時可以看到扁桃體上有黃色斑點,喉嚨後部有紅色斑點。

·嗜睡,食欲不振,全身不適。

·發熱,頭痛,眼睛周圍腫脹。

·頸部、腋窩和腹股溝淋巴腺腫脹。

·脾髒可能腫大,以致醫生能夠用手摸到,並且可能出現黃疸。

·約有百分之十五患者會出現類似德國麻疹的細小紅疹。

·腺熱病患者如服食氨苄青毒素,會出現嚴重的皮疹。這並不表示患者平時也對這種藥物敏感。

延續時間

·症狀大多持續兩三個星期,但要再過六至八個星期,患者才會完全康複。

·較年幼的兒童患者,康複得較快。

成因

·腺熱病是EB病毒引起的,這種病毒存在於患者的唾液之中,所以與患者接吻或有密切接觸的人,很可能受到感染。

在家護理

·在較嚴重的時期臥床休息。

·服食適量止痛藥。參閱72頁藥物常識22.

·留在涼爽的環境中。

·多喝飲料,但在完全康複之前不可喝酒,因為患此病時肝髒也往往受到感染。

·避免腹部受到撞擊,以免傷及腫大的脾髒。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患者年齡在十五至二十五歲之間,喉嚨劇痛持續五天以上。

·如果頭痛劇烈和頸部僵硬。

·如吞咽時感到疼痛,服食止痛藥也不能止痛。

·如果患者喝水有困難,不能喝到足夠的飲料。

醫生會如何處理。

·驗血以確定診斷。

·如果症狀嚴重,給患者服類固醇藥片,除此之外,隻有依照上述護理方法去做。

預防方法

·無。

預後

·兒童大約在二至四星期內即可痊愈。年紀較大的患者,則可能要六至八星期。在此期間患者應當避免運動及其他劇烈的體力活動,以免腹部受傷而引致脾髒破裂。

·曾患腺熱病的人,極少再次出現醫生臨床觀察得到的症狀。

青光眼

這是一種眼疾,有急性和慢性兩種,患者多為老年人。兩種青光眼都十分嚴重,因為如不及早治療,便可能持續多年,無法改善,最後甚至可能失明。

急性青光眼

這是一種十分嚴重的急性眼病,但很少見,患者多為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婦女。

症狀

·眼睛內部及四周劇痛,有時因情況嚴重而引起嘔吐。

·視線模糊。

·往往於傍晚發作,並可因興奮或激動而誘發。

·發作之前可能出現視力障礙,如視線模糊、眼部不適等,經過睡眠之後,情況多稍微改善。

·有時在夜間會看到燈光四周有彩虹似的光環,這種現象最初隻發作一段短時間,以後時間逐漸加長。

成因

·虹膜內沿其邊緣有一細管,可排去眼前部水晶體和角膜之間的液體,如果這條管受到阻塞,便會引起青光眼。眼球內的壓力增加,引起眼痛,最後壓迫著眼球後方的神經纖維,影響到視力。在黑暗中或情緒激動時,瞳孔自動擴大,這會使阻塞的情況更加嚴重。

在家護理

·不宜。

何時去看醫生

·眼睛劇痛和視線模糊都屬急症,應即看醫生。

·如果不能立刻得到治療,應叫患者保持鎮定,安置患者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中。

·如果感到眼睛不適(尤其是在夜間),並看到燈光四周有光環。

醫生會如何處理

·如果從病曆看來,患者可能患上青光眼,醫生會用手電筒檢查患者的眼睛,看看水晶體和角膜之間的眼前房是否狹窄;此外,還會用檢眼鏡檢查眼球內部,看看壓力有無增加。醫生很可能請患者轉看眼科專家,以接受觀察和治療。

·如醫生診斷為急性青光眼,可能給患者滴一種特製滴眼劑,使瞳孔縮小,減輕加在排液管上的壓力。

·可能給患者注射止痛劑。

·送患者入醫院,繼續用滴眼劑及藥物來減輕眼球內的壓力,可能還要施眼科手術。

預後

應用現代的治療法和外科手術,可以減輕急性青光眼對視力的損害程度。

慢性青光眼

這是一種可以影響雙眼視力的嚴重疾病,最終可以引致失明。患者多為老年人,而其家族中往往有人曾患此病。

症狀

·慢性青光眼並無使人警惕的顯著症狀,因此十分危險。此病的進展通常十分緩慢,在數月或數年的時間中,患者視野邊緣的視力逐漸喪失,直到患者失去視力時,才發現自己患上了慢性青光眼,而這時眼睛所受到的損害,已無法補救。

成因

·慢性青光眼是因眼內壓力過高引起。眼液循環中,從眼球前部排液的部分如果發生故障,便會使眼球內部壓力增加;故障的成因並不明確,有些人可能隻是逐漸衰老,以致全身的循環功能普遍降低。此外,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慢性青光眼,其他家人也較易患此病。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感到視力有問題,尤其是視野的邊緣。

醫生會如何處理

·醫生可能用下述方法來測試患者的視野:讓患者輪流用一隻眼睛看著一個固定點,他從患者視野邊緣的各個方向把手移進視野之內,患者在看見他的手的時候,就立刻告訴他。

·然後可能用檢眼鏡檢查眼睛內部,看視神經乳頭有否下陷(視神經乳頭是視神經的開端,光的信息從這裏經視神經纖維束傳人腦中)。

·醫生可能用手指輕按患者的上眼瞼,以試驗眼球的硬度。

·如果醫生懷疑是患上慢性青光眼,可能會請患者轉眼科專家。

·眼科專家通常也同樣會測試患者的視野及按壓其眼球。

·如果證實患慢性青光眼,眼科專家會給患者滴眼藥水以減輕眼球內的壓力,並使瞳孔縮小以改善眼球前部流體的流通。

·有時可能須施特別的引流手術。

預防方法

·急性或慢性青光眼都無法預防,但如果不幸患上,可以設法防止病情惡化,避免發展至嚴重影響視力的程度。

·四十歲以上的人,每兩年應當請醫生檢查眼睛一次。

·如發現視野的邊緣逐漸模糊,應去看醫生;尤其是家族中有人患青光眼的,更需小心。

·患者必須跟醫生緊密合作,按照醫生的指示用藥及定期繼續接受檢查;很多人不了解定期檢查的重要性,因為他們不知道患上這種病,視力會逐漸衰退。

預後

·采用現代的療法,預後良好。但如患者不能持續接受治療,則有失明的危險。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患者大都是兒童,尤以五至七歲的最多見。

淋病

這是在性交中染上淋球菌引起的性病。淋病可侵襲男女生殖器,患婦在分娩時可使嬰兒的眼睛受到感染,以致在眼球的表麵留下疤痕。

少數患者可能並發關節炎。淋球菌常侵入輸卵管,以致造成嚴重的骨盆炎或腹膜炎。

男女淋病患者都可能不育。

跟一般人所相信的正好相反,淋病並不會通過馬桶上的坐圈傳染。

男性淋病

症狀

·在性交後三至十天,陰莖內尿道強烈灼痛,隨後排出大量黃色膿液。

·如果不加治療,症狀也可能逐漸減退,患者會誤以為已經痊愈。

·有些患者可能沒有什麼症狀。

延續時間

·如果不加治療,症狀一般在六個月之內便會逐漸消失。但未經治療的患者即使已無症狀,也仍有傳染性,成了淋病的帶菌者;初患淋病的人多半是給這些帶菌者傳染的。

成因

·與患有淋病的人或淋球菌帶菌者性交。

在家護理

·不宜。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發覺出現症狀,或者與懷疑患淋病的人性交過,便應盡快去看醫生。如欲保密,可到性病診所診治。一般醫生也會為患者保密。

醫生會如何處理

·化驗患者的排出物及血液樣本,以便確定診斷並追究患者是否同時染上梅毒。

·給患者服用抗生素。患者必須按照醫生的指示繼續服藥,直至複診的所有檢查都證實病菌已滅絕為止。

預防方法

·越少亂交,就越少染上淋病的危

·必要時應當戴上陰莖套以便安全,但使用陰莖套也並不絕對安全。

預後

·如能及早治療,患者又能認真聽從醫生的指示去做,則預後良好。

·如不加治療或治療不當,男性患者可致不育、關節炎和尿道縮窄,以致排尿不暢。

女性淋病

症狀

女性淋病患者往往並無症狀,因而可能並不知道自己患有淋病,以致在無意中傳染給了性伴侶。

如果有症狀,則為:

·小便次數比平常多。

·尿道疼能流膿。陰道排出物增多並有異味。

·這些症狀通常在受傳染三至十天之後出現。

延續時間

·與男性淋病相同。

成因

·與男性淋病相同。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懷疑自己染上此病。

醫生會如何處理

·檢查患者以確定是否染上淋病。確診後,給患者服食抗生素;患者必須繼續服藥,直至複診的所有檢查都證實病菌已滅絕為止。

·進行各種試驗,檢查是否同時染上其他性病。

預防方法

·越少亂交,就越少染上淋病的危險。

預後

·與男性淋病相同。

·此外,如果不加治療,女性患者很易發生輸卵管炎,導致不育。

注意:淋病患者不論男女,也不論有無症狀或症狀多麼輕微,隻要未經過治療,都有傳染性。因此,即使隻是懷疑染上此病,也應去看醫生。

痛風

這是因人體內化學處理過程紊亂。引致過量尿酸鹽積聚在各個器官中的疾病。患者大多是二十至六十歲的男性,女性極少患此病。

與一般人相信的正好相反,痛風並不是生活奢侈放縱引起的。雖然關節痛是本病最明顯的症狀,但痛風也不僅是一種關節病。患者的。腎髒可能受到分割,以致結石,引起劇痛。在耳、腱、膝、肘、手及足等處沉積的尿酸鹽,會引起發炎和疼痛。

症狀

·患處關節突然紅腫劇痛。由於某些原因,拇趾關節最易受分割,此外,膝、踝、腕及肘等關節也都可能發病。

·在慢性痛風病例中,尿酸鹽沉積物或痛風石可在耳、手及足等處形成硬塊。如不加治療,疼痛可能持續一星期或更久,然後消失。除了關節痛之外,患者也會感到全身十分不適。

延續時間

·一旦患上此病,便一輩子都會不時發作。

·急性發作可能次數很少及相隔時間很長,但也可能頻頻發生。

成因

·確切成因不明,但從體內排出尿酸鹽功能障礙是有遺傳性的。

·有些痛風發作,有時可能因服食利尿劑治療高血壓和心髒病的副作用而引起。

·此病本身雖然不是大吃大喝所致,不過放縱飲食也有可能引致痛風發作。

並發病

·反複發作可能損害關節,引起關節炎。

·尿酸鹽在腎髒中沉積,可能形成結石,腎結石會引起劇痛,並且損害腎髒。

·如果不加治療,微小的尿酸鹽結晶可能破壞腎組織,引起高血壓和心力衰竭。

在家護理

·在醫生確診之前,並無有效的在家護理方法。

何時去看醫生

·如懷疑患上此病。

醫生會如何處理

·驗血以測知血液中的尿酸含量,也可能安排患者接受X射線檢查。

·給患者抗炎藥物,助關節消炎止痛。患者在每次發作服藥後,在二十四至三十六小時之內,症狀應可緩解。

·反複發作及血中尿酸過多的人,可能要長期服食藥物以保持尿酸含量接近正常。

·告訴患者如何避免病情惡化,如保持健康、不要過重、避免吃某些食物如各種內髒、戒酒,及不要做可能引發此病的活動等。

預防方法

·會引起發作的食物、酒類或活動,都要避免。

·常備抗發作的藥物,一旦發作,立即服食。

·如有必要,長期服食藥物,使尿酸含量降低。

預後

·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發作的嚴重程度會逐漸減輕,次數也會減少。

·治療可以有效地控製急性發作。

·長期服藥和治療,可以預防嚴重的並發病。

急性感染性多神經炎

一種罕見的神經炎症,是輕微感染後的並發病。有些人接受預防某些流行性感冒的注射後,也會引起此病。此外,如淋巴肉芽腫之類的惡性疾病也會引起反應而發病。

症狀

·通常在患過咽炎或胃腸炎等傳染病後一至三個星期發作。

·在數天內,一肢的肌肉變得軟弱無力。如果病情嚴重,患肢很快癱瘓。

肢體可能感到不適,通常不會疼痛,但或會有麻刺感;皮膚也可能麻木。

延續時間

·由數星期至十八個月不等,按神經受損害的程度而異。

成因

·不詳。似乎是患者體內產生了一些對抗其本身神經的抗體,這些抗體損害運動神經,引致肌肉軟弱無力。

在家護理

·不宜。這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必須住院治療。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感到肢體軟弱無力。

醫生會如何處理

·送患者進醫院接受專門的護理。

·有時可能用類固醇治療,但其功效尚未明確。

預防方法

·無。

預後

·此病雖然極其嚴重,但死亡率僅為百分之五左右。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患者可在十八個月內完全康複,其餘的多半隻感到輕微的肌肉無力,沒有其他後患。

出血

出血大都指嚴重的內出血或外出血。任何可以見到的出血,都是一種急症。

新生兒出血病

這是一種很罕見的疾病,見於出生頭幾天的新生兒,是由消化係統不能產生維生素K而引起的。維生素K是血液不可缺少的物質,缺乏這種維生素會引致腸道、皮膚和腦部出血。新生兒出血病須用維生素K治療。

著色毛重電

皮膚上生有著色毛痣的地方呈深褐色,表麵通常十分粗糙,或呈結節狀,其上還生有毛發。著色毛痣大小通常為直徑一時(二十五毫米)左右,但也可以大得遮蓋了軀體的一大片。

延續時間

·著色毛痣在出生時就有,隨著身體的發育而增長,但並不向外擴散。

成因

·不詳。

在家護理

·不宜在家護理。如將痣上的毛發剃去,可能使皮膚受到刺激,同時剩下的短毛會使患者很不舒適。

何時去看醫生

·如在嬰兒出生後發現長有著色毛痣。應盡快去看醫生。

·如果在童年或成年時期發覺該痣有任何變化,應去看醫生,因為有變成皮膚癌的可能。這些變化是麵積突然變大、本身或其周圍的皮膚顏色轉變、有出血現象等。

醫生會如何處理

·請患者轉看整形外科醫生,以決定是否將著色毛痣切除,然後植皮。

·安排患者做x射線檢查。腰背部的著色毛痣有時可能跟輕微的脊柱裂有關,這種脊柱異常現象在X射線照片中可以看出來。

預後

·著色毛痣不會擴散。

·在患處生皮膚癌的可能性較正常皮膚為高。但假如一發現痣有任何變化,就及早去看醫生,通常可以避免嚴重的並發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並不嚴重的病毒感染,患者多為幼童。患者的手、足、臀部及口腔會出水皰。

枯草熱

這是一種影響眼睛及鼻子的過敏性疾病,通常由草的花粉引起。

撞頭癬

小孩子有時會有節奏地前後搖自己的搖床,同時依著節奏,把頭不停地撞向床欄。這樣做的原因,往往隻是孩子覺得好玩,但有時也可能另有原因。

心髒病發作

心髒病發作是一個不太精確的名詞,可以指很多不同的情況,因此醫生盡量避免使用。一般人使用時,常指冠狀動脈栓塞引起的急症,事實上心髒病發作還可包括其他急性的心髒病。

心髒傳導阻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