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在視網膜內層的惡性腫瘤,多見於幼兒時期,五歲之後較少見。
由於幼兒不會自訴病狀,父母可發現的異常症狀是:白色瞳孔(白色腫瘤透過瞳孔而發出貓眼石似的白光)或斜視。
醫生會做眼底檢查來診斷。早期患者可以不必摘除眼球,宜用放射線療法和化學療法治療。
獼因子
1940年,在對獼猴進行的一係列實驗中,首次發現了人類血液裏麵的幾種物質,其中一種就是獼因子D。紅血球內含有獼因子D的人,占人類總數百分之八十五,其餘百分之十五則不含此因子。紅血球內有無獼因子,是由遺傳決定的,在輸血及妊娠過程中,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紅血球中沒有獼因子的人,在接受輸血時,如果輸入有獼因子的血,其血液內就可能產生抗體;如果再接受更多的獼因子的血,這些抗體就會把有獼因子血液的紅血球破壞。為了避免發生這種危險的情況,在輸血前必須先測定受血者的血是否含有獼因子。
一個沒有獼因子的孕婦,如果懷著一個有獼因子的胎兒(由父方遺傳),在分娩出血時,母體可能吸進嬰兒的一些紅血球,使母體的血液產生對抗有獼因子血液的抗體。第一胎通常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在其後的妊娠中,母體的抗體便可能進入胎兒的血液內,破壞胎兒的紅血球。在妊娠期內加以治療,可以預防抗體形成;然而在少數情況下,仍會產生死胎。必要時,也可在產前替胎兒全部換血。
風溫性關節炎
風溫性關節炎是一種破壞作用緩慢的進行性關節腫脹,最初主要侵襲手指及足關節,然後擴展至腕、膝、肩、踝、肘等關節。患上此病之後就會反複發作,病情逐漸加深。任何年齡的人都可患風濕性關節炎,但大部分病例是在二十五到五十五歲之間發病,女性患者比男性多一倍以上。
關節炎透視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時發時止的頑疾,可以持續多年。受影響的關節發炎腫脹,終會完全受到破壞。這幅經過電腦處理的熱度圖,顯示一隻患有關節炎的手,圖中紅、橙、黃、綠、藍及紫六種顏色,代表關節發炎所散發的強弱不一的熱力。每種顏色代表的熱血相差華氏一度(攝氏半度),最熱的是病變最嚴重的部分(紅色),最冷的是病變輕微的部分(紫色)。
症狀
·關節腫脹。
·病變的關節疼痛僵硬,早上起床時尤其厲害。
·病變關節處皮膚發紅發亮。
·全身的關節及肌肉也感僵硬。
·活動受到限製。
·有時腕管症候簇可能是早期症狀。
·有時可能出現體重減輕、發熱、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現象。
·最後,病變的關節(尤其是手部關節)受到破壞,變得畸形,失去機能。
延續時間
·通常持續多年。
成因
·不明。
並發病
·貧血。
·有時視力及肺功能也受到輕微障礙。
在家護理
·服食過量止痛藥。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懷疑患上此病,應立刻去看醫生。
醫生會如何處理
·驗血以確定診斷,並查明症狀並非由其他疾患引起。
·安排患者接受X射線檢查病變的關節,以了解疾患的程度。
·給患者服食消炎藥,以減輕疼痛及延續病情惡化。
·用夾板固定病變關節,以減少關節損傷。
·安排患者接受物理治療。
·如果關節嚴重變形,醫生可能送患者進醫院,動手術用人工關節替換病變的關節。
·如果患者變成嚴重殘廢,醫生會安排患者接受有關機構的援助,建議患者采用一些居家生活必需的輔助器械。
預防方法
·無。
預後
·大多數病例是長期交替地發作及緩解,最後病變的關節會遭受破壞和變形。不過,嚴重變形的關節可用人工關節替代,手術後通常都可增加患者的活動能力。
·多年之後,發作可能完全停止。
風濕熱
風濕熱是患者心髒發炎,有時可於患扁桃體炎後繼發。患者多為兒童,往往跟貧窮及生活條件差有關。很多病例可能十分輕微。因而未被發覺即已痊愈。此病目前已沒過去那麼普遍,但是在未曾發覺的感染痊愈之後,心瓣膜受到損害的病例也不算少。
症狀
·發熱。
·全身不適。
·關節腫脹疼痛,通常不止一個關節受到侵襲,但不一定在同一時間發生。
·軀幹及四肢可能長出皮疹,在關節附近出現結節(堅硬腫塊)。
·兒童患者在風濕熱後期可能繼發舞蹈病,以致臉、臂和身體不由自主地扭動。
延續時間
·風濕熱通常持續二到四周。也可能持續數月。
成因
·喉部受到鏈球菌感染後一、兩個星期,可能發生風濕熱,但機會約為百分之
並發病
·可能反複發作,心瓣膜受到長期損害。
在家護理
·如懷疑患上此病,在醫生診治前先行休息。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兒童(或成年人)在患扁桃體炎或其他鼻咽部感染之後病倒,尤其是有關節痛或皮疹出現時,應該去看醫生。
醫生會如何處理
·囑患者臥床休息。
·給患者服止痛藥。
·驗血,用棉花棒在喉部取樣本檢驗。
·定期檢查心髒。
預防方法
·避免在過分擁擠的地方生活。學校、兵營、監獄及貧民窟,是極易使人染上風濕熱的地方。
·患過風濕熱的人在接受牙科治療之前,應將病曆告訴牙醫。牙醫會給此類病人服食抗生素,以減少已受損傷的心髒瓣膜發生感染的危險。
·不要忽視兒童的關節痛。
·不要相信“發育期痛”的說法。
預後
·通常很快就會痊愈,表麵上看不出造成什麼損害。
·常使心瓣膜受損,但可能在若幹年後才發覺。
·常會複發,醫生可能建議患者長期服抗生素。
風濕病
風濕病一詞籠統地指肌肉及關節疼痛,不管有沒有僵硬現象。這個名詞一般人用得比醫學界還要多。兒童極少患上風濕病,但七十五歲以上的人則大多患上此病。風濕病包括骨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纖維組織炎及頸椎關節強硬等多種關節疾病。
鼻炎
鼻炎是鼻腔黏膜發炎。鼻黏膜的功用是使吸進的空氣變得濕潤,以免幹燥的空氣刺激咽喉、氣管及肺內的細微呼吸道。鼻腔前部的細毛起著機械性的過濾作用,可阻隔空氣中的灰塵及肮髒的微粒進入肺內。被阻隔出來的灰塵及髒物究竟有多少,用手帕擤鼻子就可看到。鼻腔發炎會堵塞鼻子,流鼻涕及感到呼吸不暢順。黏液分泌過多不但引起流鼻涕,而且可滴入咽部,引起疼痛及咳嗽。鼻炎有三種:急性、慢性及過敏性(通常稱為枯草熱)。
慢性鼻炎
通常是由灰塵及煙霧等刺激物引起的。
症狀
·鼻黏膜經常發炎。
·時常流清鼻涕,要頻頻擤鼻子。
·鼻塞。開始時是間歇性的,做某種姿勢時會加重一些,如側臥時,下側的鼻孔會堵塞。
·頭痛,或感到頭前部發脹。
·用口呼吸及打鼾。
·嗅覺不靈。
·頻頻打噴嚏。
·咳嗽。
延續時間
·除非不再接觸刺激物,否則不會痊愈。
成因
·喝酒(即使隻是小量)。
·某些滴鼻劑。
·吸入空氣中的灰塵、花粉、化學氣體、某些化妝品及煙霧(尤其是煙草的煙霧)。
·天氣特別幹燥。
並發病
·常會引發慢性鼻竇炎。
在家護理
·用適當的成藥進行蒸汽吸入,有助減輕症狀,這些成藥包括薄荷晶體、桉晶體、複方安息香酊等。
·喝酒可加重病情,因此應戒酒。
·不要用滴鼻劑。很多滴鼻劑所含的藥物雖然在初用時似乎有效,但久用反而常會使症狀加重。
·服食適量止痛藥。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止痛藥不能減輕頭痛。
·如果不與刺激物接觸時症狀仍然持續,或症狀嚴重以致不能工作。
·如隻有一側鼻孔經常堵塞,因為可能是鼻息肉或有其他原因造成堵塞。
·如果失去聽覺。
醫生會如何處理
·檢查鼻、耳及口腔,可能還會進行敏感測驗,以找出過敏的成因。
·如懷疑有鼻息肉或其他並發病,便轉請耳鼻喉專科醫生診治。
·給患者服食抗組織胺藥片,或其他含有類固醇或色甘酸鹽的藥物。這些藥物隻可在醫生指導下服食,但不一定有療效。
預防方法
·如不得不與已知的刺激物接觸,應戴上麵罩。
·如果已經知道什麼地方或哪些氣體會引起打噴嚏、流鼻涕或鼻塞,就應盡量避開。
·不要抽煙,避免吸入煙草的煙霧。
預後
·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病。但極其討厭,而且持續長久。症狀常在數月或數年內反複發作,也可能有一段長時間沒有症狀出現。
·症狀往往在中年以後減輕。
·把緊張情緒鬆馳下來,常可使症狀顯著減輕。
·如果是由刺激物引起的,一旦避開了刺激物,症狀很快就會好轉。
過敏性鼻炎
雖然此病通常稱為枯草熱,但其實並非由枯草引起,也與熱病無關。
症狀
·症狀多半與慢性鼻炎相似,不過多屬季節性(在春夏兩季發作)。此外還可能有下列症狀:
·打噴嚏。
·眼痛、流淚。
·喉痛。
出現其他有關的過敏症,如濕疹或哮喘。
延續時間
·初次出現症狀往往是在十多歲的時候。
·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在每年同一個季節發作。
·如果引起過敏的物質全年都有,症狀就持續。
成因
·可能與遺傳有關。
·某些花草樹木須要利用風力傳播花粉,因此在有花粉的季節(春天及初夏),對花粉過敏的人就會出現鼻炎症狀。
·如果對家中的灰塵或層塵蟎過敏,則症狀可是全年出現。
·動物、鳥類、發黴的物品、植物或化學品等,全都可以使某些人過敏。
·很多病例找不到引起症狀的原因。
·情緒緊張或心情不愉快可使症狀加重。
在家護理
·在藥房購買抗組織胺成藥服食,可減輕症狀。
·用滴眼劑可減輕眼睛不適。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症狀嚴重,或妨礙到上學、考試或工作。
·如果總是隻有一側鼻塞。
·如果症狀隻在某季出現,可跟醫生商量一下,看看是否可以注射脫敏感劑。
醫生會如何處理
·可能給患者服食抗組織胺劑或其他藥物,以減輕症狀,但這些藥物大都引起倦睡。
·開含色甘酸鹽的鼻噴霧劑、吸入劑或滴眼劑等給病人使用,以預防症狀發作。
·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進行皮膚試驗,以確定過敏的成因,然後給患者注射脫敏感劑。
·給患者用含類固醇吸入劑或者鼻噴霧劑。
預防方法
·避免接觸花粉或其他已知可引起過敏的物質。
·搬走陳舊發黴、積滿灰塵的家具。
·經常用吸塵機清理家具及床褥。
·不要讓貓狗等寵物進屋。
·在花粉傳播季節不要接觸鮮花。
·不要給孩子玩易積塵又不能洗的玩具。
·避免吸入煙草的煙霧。
·在睡房內:用泡沫塑料枕頭。隔日用濕布抹去室內的灰塵,室內盡量少放家具。
預後
·如能找出引起過敏的物質,小心避免接觸,就可預防症狀出現。
·患者年齡漸長(滿二十歲以後),症狀就可逐漸減輕。
鼻贅疣
一種長在鼻上的永久性紅色腫塊,常與間歇性皮膚發紅的酒渣鼻同時發作。患者多半是男性。如病情嚴重,影響容貌,可施整容外科手術改善。
佝僂病
這是一種兒童疾病,患者在發育期間,由於缺乏維生素D,體內沒有足夠的鈣質可以沉積在骨頭內,以致骨頭不夠堅硬,出現軟化、彎曲、變形等情況。在富裕地區由於食物充足,此病已不多見,但在某些發展中地區仍很流行。
症狀
·兒童鬱鬱不樂,受到侵襲的骨頭疼痛。
·前額突出。
·弓形腿或膝內翻。
·腕、膝及踝骨腫脹變形。
·肋骨前麵與胸骨連接的地方出現隆凸。
·駝背
·盆骨變形。
延續時間
·如果未能補足維生素D,病情仍會持續下去。如不及早治療,畸形骨骼多半不能恢複正常。
成因
·因缺乏牛奶或其他含維生素D的食物而造成維生素D不足。
·缺乏陽光(紫外線)。紫外線可使皮膚下的脂肪轉化為維生素D。
·患上乳糜瀉一類的疾病,以致不能吸收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
並發病
·可引致永久性骨骼畸形,如弓形腿、膝內翻、駝背、胸部變形等。
·女性患者可能骨盆變了形,以致成年後分娩出現困難,胎兒可能無法通過狹窄的骨盆產道。
在家護理
·不宜。如果懷疑患上佝僂病,應該去看醫生。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腕、膝及踝骨腫脹疼痛。
·如果發現有弓形腿或膝內翻現象。但這些現象通常不一定是佝僂病所致,可能是發育期間的正常現象。
醫生會如何處理
·安排患者接受X射線檢查骨骼及驗血,以確定診斷。
·給患者補充維生素D。
·指導患者進適當飲食。
·如須整形或使用輔助器械,介紹患者到醫院。
預防方法
·確保孩子有足夠的維生素。
·給孩子食牛奶等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
·孕婦和兒童如果從陽光充足的熱帶地區遷到陽光較少的濕帶或寒帶地區居住,就特別容易缺乏維生素D,須服食片劑補充。
預後
·如能及早診斷,以及在骨骼變形前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則預後良好。
癬
癬是一種極易傳染的真菌感染皮膚病。感染蔓延時,發炎的斑塊從邊緣往外擴大,而中心部分則逐漸恢複正常,使癬塊呈環狀。
由於真菌可在已死的皮膚角質層上生長,因此皮膚上任何部位都可以生癬,不過,最常見的部位是潮濕溫暖的部位,如腹股溝、腋窩、乳房下方、腳等。
按生癬部位的不同,此病分為頭癬、體癬、股(腹股溝)癬、足癬等。
頭癬
頭癬患者以兒童最多,但如感染來自寵物,則成年人也可能患上。
症狀
·除輕微刺癢外,可能沒有什麼症狀。
·頭皮上出現一塊發炎的地方,上有一些鱗屑,頭發脫落。患處在數周內增大,到停止增大後,頭皮上另一部分又開始生癬。
·頭發折斷,留下約長八分之一寸(三毫米)的殘幹,看似被蛀蟲咬過一樣。
·上有鱗屑、發炎的地方可能受到細菌感染,引致膿皰病。
延續時間
·經治療後,可在數周內痊愈。
·如不加治療,可持續至青春期,到時真菌會自行死亡。
成因
·真菌有多種。有些侵襲頭發,其他的侵襲其餘部位的皮膚。
·真菌類型不同,傳染媒介也有異。頭癬可從其他患頭癬的兒童傳染而來,也可從動物(特別是貓、狗)及土壤而來。
在家護理
·開始治療之後,就應避免再度受到感染。床單等要煮沸流水線,枕頭套要常常更換。舊梳子及發刷要棄掉,因消毒劑不能殺死其上的所有真菌。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兒童頭上出現禿發的地方及許多鱗屑。
醫生會如何處理
·從患處刮取一些樣本,置於顯微鏡下檢查,以鑒定真菌的類型。
·給患者服食灰黃黴素藥片,一般須連續服食一個月至兩個月;這種抗生素療法,已經取代其他療法。
預防方法
·避免接觸可能患有頭癬的寵物或牛隻。不要睡得太擠,因為這樣可促使頭癬傳播。
預後
·真菌一旦死亡後,頭發及頭皮就可恢複正常。
體癬
症狀
·初受感染時為一個紅丘疹,逐漸沿邊緣擴大,中央的皮膚則恢複正常。丘疹可能隻有一個,也可能有多個。
·常有皮膚發癢及少量鱗屑剝落。
·患處可大可小,身體各部位都可能受到侵襲。
·男性患者的胡須生長部位。可見一種特殊的感染,稱為須癬。患處可形成逐腫,若感染是由牛隻傳染得來的更易如此。
延續時間
·感染可持續擴散數周到數月,然後是靜止期。如果不加治療,通常在數月或數年後痊愈。
成因
·幾種不同類型真菌的感染。真菌可從患者自己的腳或頭發而來,也可經由別人、家畜或牛隻等傳染得來。
·此病在氣候溫暖潮濕的地區較為普遍。
在家護理
·塗敷抗真菌的成藥,如苯甲酸水楊酸軟膏(懷特菲耳德氏軟膏)或品紅塗劑等等,這些成藥可在藥房買到。
·如果身上有一塊癬,應看看身上其他部位及家人是否也有,如有就須一起加以治療。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懷疑生癬。
醫生會如何處理
·從患處刮取一些樣本,置於顯微鏡下檢查,以確定診斷。
·給患者塗敷抗真菌乳劑或軟膏,或服食灰黃黴素藥片。
預後
·通常可完全治愈。
股癬
股癬見於腹股溝及臂部,患者通常是男性,而且極其普遍。此病又稱為洗衣癬。
症狀
·大腿上部內側長出一些炎性丘疹,很快就合為一片紅色的鱗狀斑疹,有清楚的邊緣。
·皮疹常位於雙側腹股溝處,並沿大腿向下、向生殖器及兩股之間蔓延。
·股癬非常刺癢,極其惱人。
延續時間
·除非加以治療,否則可一直持續。
成因
·幾種類型的真菌感染。
·在氣候溫暖潮濕的地方,以及穿緊身衣服,感染更易發生。
·股癬多不會從家中寵物傳染得來
在家護理
·經常洗滌患處,並須完全抹幹。
·敷用品紅塗劑或苯甲酸水楊酸軟膏,這些藥十分有效,但易弄髒汙衣物。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懷疑患此病。
醫生會如何處理
·從患處刮取一些樣本,置於顯微鏡下檢查,以確定是哪一種真菌。
·給患者塗敷抗真菌乳劑或軟膏,或服食灰黃黴素藥片。
預防方法
·勤洗腹股溝,抹幹後撲上爽身粉,避免穿太緊的衣服,經常洗換衣物,這是最好的預防方法。
·不要使用別人的毛巾。
·不要與生癬的人共用衣服或被褥。
預後
·經過適當的治療後,可完全痊愈。
落磯山熱
這是由列克次體(一種微生物)引起的傳染病,最常見於美國的南部及西部地區,人受壁蟲叮咬可感染此病。潛伏期為三到十二天,接著出現嚴重頭痛及發熱,還可能有肌肉、關節及腹部疼痛等現象,病情可能極其嚴重。在腕、踝等處,可能首先出現扁平的粉紅色皮疹,然後蔓延他處。落磯山熱可用抗生素治療,但須及早采用。此病有時可以致命。
侵蝕性潰瘍
這是一種皮膚癌,又稱為基底細胞癌,生於麵部及頸部。但不像其他癌症,侵蝕性潰瘍不會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因此不會致命。
紅斑痤瘡與酒渣鼻
這是一種皮膚病,並非真的痤瘡。患者麵部皮膚發紅。女性多在中年才患上,男性患者則較為年輕,病情也較嚴重。生在鼻子上的俗稱酒渣鼻。
症狀
·鼻子及兩頰反覆發紅,這是早期的一種症象;其後皮膚的微細血管擴張,以致永久發紅。
·在皮膚發紅處長出丘疹及灌膿的水皰。
·病情嚴重的(男性居多),鼻子上會形成結節和小圓塊變得臃腫難看,這種情況叫鼻贅疣。
·較年輕的女性患者,有時會在口部四周出現紅色丘疹,稱為口周皮炎。這可能又是另一種病。
延續時間
·開始時病症時發時愈,後來逐漸變成永久性。
成因
·未明,但酒渣鼻患者多為神經極度緊張的人,尤以深色頭發及油性皮膚的人最易息上。
·酒精不是直接的成因,但喝酒後可使麵部及鼻子的潮紅更明顯。
並發病
·眼睛結膜炎、角膜發炎。
在家護理
·避免吃或喝可使麵部潮紅加重的東西,如辛辣佐料、咖喱食物、酒類等,也不要讓臉受風吹、受寒或曝曬。
·除非有醫生指導,否則不可用氫化可的鬆或其他類固醇乳劑,以免使病情惡化。
·不要用含硫磺的治痤瘡成藥,此類藥物不但無效,還會使潮紅加重。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此病引起患者諸多不便。
·如果出現含膿的水皰。
·如果眼睛發炎。
醫生會如何處理
·給患者服抗生素。
·給患者服食寧神劑以減輕焦慮,從而減少臉部潮紅。
·如果出現鼻贅疣,請患者去看整形外科醫生。
·如果眼睛有並發病,需要專科治療,醫生會請患者去看眼科專家。
預防方法
·無。
預後
·此病持續終生,但如果病情嚴重,可用藥物緩解。
·約三分之一患者的眼睛一帶,可能發炎。
薔薇疹
一種輕微疾病,又稱為幼兒急疹。患者是未滿三歲的兒童,特征是突發高熱,可達華氏一百零三至一百零五度(攝氏三十九點五至四十一度),持續約四天之久,並往往連帶有驚厥(身體或四肢不自主地抽動)。患童的體溫恢複正常後,身上就出現分布甚廣的粉紅色皮疹。薔薇疹可能是由某種病毒引起的。如果有上述症狀出現,便應去看醫生。醫生會囑咐患者休息,給患者服食退熱藥和治療驚厥的藥物。此病可迅速完全康複。
肩關節旋轉環帶損傷
肩關節的活動範圍十分廣。因而其結構也頗為複雜。肩關節旋轉環帶是由肌肉及腱組成的環帶,使臂骨的圓頂部附在肩胛骨下,構成肩關節。旋轉環帶可因意外而造成損傷或撕襲。隨著年齡增長,這條環帶也會衰退,以致可能引起凝肩、肩關節疼痛征症簇、肩手症候簇、岡上肌腱炎等自發疾患;除凝肩外,這些疾病的成因、症狀、治療方法及預後,都十分相似。
症狀
·肩部疼痛,活動時加劇。
·上臂和肩胛一同活動。肩痛引起的肌肉痙攣使肩關節的活動大受限製,患者隻能使肩胛骨和肱骨(上臂骨)一起活動,有如二者已連結成一整塊骨頭。
·肱骨在肩胛骨下活動時,可能隱隱作痛,也可能劇痛。
延續時間
·因成因而異。如果損傷嚴重,可能使肩關節的功能永久衰退。
·大多數衰退性或自發性損傷,約須休息三個月才可康複。
·如果是影響整個關節囊的凝肩,則可能要兩年才康複。
成因
·外傷。
·在年紀大的人當中,以前受過的小外傷、肩關節過勞、糖尿病、慢性酒精中毒等,都可使肩關節旋轉環帶更易受損傷。
並發病
·永久性肩關節功能喪失。
在家護理
·不宜。
何時去看醫生
·如有症狀出現,應立刻去看醫生。
醫生會如何處理
·安排患者接受x射線檢查肩部,以確定症狀不是骨折或其他疾患所致。
·如果疼痛劇烈,安排患者接受物理治療。
·可能注射氫化可的鬆及局部麻醉劑。
·年紀不大的患者,可能須進醫院接受外科手術縫合撕裂的腱。手術後將臂部用石膏固定三周,讓其休息;石膏拆除後,患者須作肩部運動。
·年老患者的肩腱已衰退,所以施手術可能不切實際,腱如有撕裂,隻能待其自行愈合,然後醫生會安排物理治療,幫助患者盡量恢複肩臂的活動能力。
預後
·年紀不大的患者,經治療後多可恢複肩臂的活動能力。
·大多數年老患者的肩臂,可能永久喪失部分活動能力。
蛔蟲病
蛔蟲寄生的對象多為兒童。雖然在富裕地區,蛔蟲病也並非少是,但是在非洲、遠東等地區,蛔蟲則極其猖獗。蛔蟲是最大的寄生蟲之一,長四到十二口寸(一百到三百毫米),形如蚯蚓。蛔蟲病是因吞食下蛔蟲卵而引起的,這些蟲卵可生存於受汙染的水、食物或土壤內。蟲卵在人的腸道內孵化成蛔蟲,這些蛔蟲產下的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如果衛生條件很差,食物及水源便可能被混有蟲卵的糞土汙染,開始另一次感染循環。在貧窮及蛔蟲病流行地區的兒童,可能體內長期有蛔蟲寄生。
症狀
·兒童發育受阻。
·營養不良。
·糞便內有蛔蟲。
成因
·吃下有蟲卵的食物。
護理
·服食呱嗪(驅蛔靈)即可痊愈。此藥使蛔蟲麻痹,然後患者可服輕瀉劑,把蛔蟲與糞便一起排出體外。蛔蟲清除後,兒童的體重即可增加,健康情況也會好轉。
舞蹈病
舞蹈病患者的身體會像痙攣似地、不由自主地扭動。此病和風濕熱有關。
症狀
·無規律的扭動,先在身體某一部位發作,隨在另一部位發作,沒有固重複形式。例如,麵部可能突然出現古怪的表情,或兩臂不自由主地抽動。患者激動的時候,發作會較為厲害,在睡覺時,症狀則會消失。
·肌肉軟弱無力,不能協調;患者拿不穩東西,嚴重的甚至不能站立。
·患者精神混亂,心中煩躁,有時興奮,有時抑鬱。
延續時間
·症狀一般持續約兩個月。
成因
·確實成因未明。
並發病
·一如風濕熱可並發心炎或其他心髒病。
在家護理
·讓患者臥床休息,直到抽動停止。
·或可服食阿斯匹林。
何時去看醫生
·如有症狀出現。
醫生會如何處理
·給患者服食鎮靜劑、阿斯匹林或類固醇。
預防方法
·用青黴素治療細菌性扁桃體炎,可以預防風濕熱,從而也可預防舞蹈病。
預後
舞蹈病像風濕熱一樣,現在已越來越少見了。此病的症狀使人十分擔憂,但除非並發心炎,否則對身體不會有什麼永久性的影響。
唾液腺炎、唾石症與唾液腺腫瘤
唾液腺有控製唾液流人口腔的功用。這種腺體共有三對,最大的是腮腺,位於耳朵的下前方,進入口腔內的導管則靠近上排後麵的牙齒。其餘兩對較小的唾液腺,位於舌下和頜下,其導管口都在舌下。
唾液腺內可發生結石和非癌性的腫瘤,阻塞通往口腔的導管。結石為粗糙的石質圓塊,一般由唾液中的鈣鹽形成。
症狀
·任何唾液腺體都可因病變而腫脹或不適,但最常發生的部位是腮腺。唾液腺發炎一般很少見,隻有由病毒引起的傳染性腮腺炎是例外。
·除非結石從腺體移出而阻塞導管,否則可能沒有什麼症狀。如果分泌的唾液不能流入口腔內,就會感到腺體腫脹,引起不適。
·腫瘤則是一個單獨的硬塊,症狀與上述結石的相似。
延續時間
·結石和腫瘤如不加治療,可能會持續存在,不會自行消退。
成因
·未明。
並發病
·通常並無任何並發病。
在家護理
·避免進辛辣或酸性的食物和飲料,如檸檬或醋等;這些飲食可刺激唾液分泌,因而使腺體更加腫脹和不適。
·徹底地刷牙和漱口,以減少唾液被細菌感染的機會。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唾液腺腫脹。
醫生會如何處理
·如果腫脹由結石引起,醫生可能用手按壓,像擠牛奶一樣,試圖把結石擠出導管外。
·如果上述方法失敗,建議患者住醫院施外科手術,在患處切一個小口,取出結石。
·如果腫脹由腫瘤引起,可動手術切除。
預防方法
無。
預後
·除去結石的手術比較簡單,傷口很快就可以愈合,患者可完全康複。
·切除腫瘤似乎是小手術,卻並不簡單。如果有腫瘤組織遺留在腺體內,必定複發。
沙克疫苗
沙克疫苗是一種預防脊髓灰質炎的免疫製劑,注射疫苗內含有已減弱活力的活病毒,這些病毒可刺激身體產生對抗脊髓灰質炎的抗體。此種疫苗是美國病毒學家沙克於一九五四年發明的。
輸卵管炎
輸卵管是連接卵巢以及子宮的管道,輸卵管發炎時,卵巢及子宮也往往同時受到感染。輸卵管炎又稱為骨盆炎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急性輸卵管炎
症狀
·下腹疼痛,疼痛可能十分劇烈,絞痛或持續性疼痛。
·陰道排出過多的分泌物。
·發高熱。
·嘔吐。
延續時間
·如果加以適當治療。僅持續數天。
成因
·可由多種不同的細菌引起,有時還包括引致淋病的淋球菌。
·有時會在妊娠或流產之後發生。
並發病
·感染可變成慢性,或可能結疤,因而阻塞輸卵管。以致不育。
在家護理
·臥床休息。
·服食適量止痛藥。
·避免性交,以免引起疼痛或使感染擴散。
何時去看醫生
·如有上述症狀出現。
·如果是右下腹疼痛,應及早找醫生檢查,以確定不是急性闌尾炎。
醫生會如何處理
·用手按壓腹部進行檢查。
·進行骨盆器官檢查。
·用棉棒拭取陰道分泌物進行檢查,以找出引起感染的細菌種類。
·給患者服抗生素。
·如果對診斷有懷疑,送病人人院接受觀察。
預防方法
·避免亂交。
預後
·如能及早治療,預後良好。
慢性輸卵管炎
症狀
·症下腹持續或反複疼痛。
·陰道不斷排出分泌物。
·性交時疼痛。
·月經量多,有時且不規律。
延續時間
·可持續多月,而且不易診斷出來。
成因
·曾患急性輸卵管炎,未獲正確治療。
·結核病。
·有很多病例找不出明顯成因。子宮環可能增加此病發生的機會。
並發病
·如果兩側輸卵管都受到侵襲,可能引致不育。
在家護理
·與急性輸卵管炎相同。
何時去看醫生
·如有上述症狀出現。
醫生會如何處理
·如處理急性輸卵管炎一樣。但很可能請患者轉看婦科醫生。
預後
·即使進行全麵治療,症狀偶爾也會持續數月之久。
沙蚊熱
沙蚊熱是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醫學上稱為白蛉熱,多發生於中東及中亞地區夏秋炎熱幹燥的月份。感染是由帶病的雌性沙蚊(白蛉)傳播的,這種沙蚊多在夜間叮人,因其體形細小,所以很容易鑽進蚊帳裏。症狀約在被叮後三天出現,包括頭痛、發熱、肌肉疼痛等;但很多時被叮後沒有痛感,所以根本不知道被沙蚊叮過。
發熱持續三天左右,然後患者逐漸康複,但仍可能感到虛弱無力和精神不振,在二至十二周後可能複發。此病無特效療法,隻須臥床休息、喝大量水和服食適量止痛藥片,就可幫助康複,通常可以完全痊愈。
肉樣瘤病
這種病會在人體器官造成一塊塊“肉樣”組織,有點像輕微的結核病,但並無結核菌存在其中。肉樣瘤病變一般侵害肺部,但是也可能見於淋巴腺、肝、脾、眼、骨和皮膚。患者常不自知己染上此病,多在例行的X射線檢查胸部時才發現。
症狀
·發熱。
·體重減輕,關節痛。
·症狀因受侵害的部位不同而異,比如淋巴腺腫脹,或胸部x射線影像顯示肺部有陰影。
延續時間
·多月或多年。
成因
·不明,可能是一種“慢作用”的病毒所致,也可能是身體免疫機製對某種常見感染作出的不正常反應。
並發病
·如果肉樣瘤組織存在多年,可能形成纖維質瘢痕,因而破壞肺或其他病變器官的功能。
在家護理
·不宜。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持續發熱和感到不適。
·如果皮膚出現經久不消的小結。
·如果視力受損。
醫生會如何處理
·安排患者接受x射線檢查。
·從小結切取少許組織作活組織檢查。
·安排患者接受特別的皮膚試驗。
·安排入院檢查肺功能,或用內窺鏡檢查肺部。
·有些病例可能用可的鬆類藥物治療。
預後
·約有三分之一患者於一年左右完全康複,另外三分之一雖可痊愈,但病變部位不能徹底複元,其餘的病例是進行性的,必須長期治療護理。
肉瘤
肉瘤是結締組織的一種惡性(癌性)腫瘤,結締組織包括骨、軟骨、肌肉、腱和韌帶。
疥瘡
疥瘡是一種極易傳染的皮膚病,因疥蟲進入皮膚內寄生而起。患處多為手指之間、腕的內側、掌心、腳底、陰莖等。
症狀
·在疥蟲鑽入皮下之後的三至四周,皮膚上開始出現一些極癢的丘疹,癢感在夜間尤其難受。
·丘疹被抓傷的地方長瘡。
·在疥蟲鑽入處的皮膚隆起成脊狀,顏色正常或呈灰色,約長八分之一至八分之三(三至十毫米)。
延續時間
·如果不加治療,便會變成慢性,長期搔抓引起皮膚發炎,並變得十分粗糙。
·疥瘡如經治療,可在十天後好轉。
成因
·疥瘡是由一種寄生蟲(疥蟲)引起的,這種蟲隻寄生在人類皮膚內。雌性疥蟲在皮膚上受精,其後鑽進皮膚內產卵,蟲卵在四天內孵化,成蟲在十天後露出皮膚表麵。
·發癢和丘疹是人體對疥蟲、蟲卵及幼蟲產生過敏反應而引起的。
·親密的身體接觸、共用被褥或衣服,都是常見的感染原因。
在家護理
·不宜。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皮膚長期發癢及有皮疹出現。
醫生會如何處理
·從患處刮取一些樣本,置於顯微鏡下檢查,以確定診斷。
·用苯甲酸苄脂乳劑或六氯丙苯治療,不但治療患者一人,患者全家或整個社區內的人,也須接受治療。這種措施是必需的。因疥瘡極易傳染,可經由直接接觸迅速傳播。
·疥蟲被殺死後,給患者抗菌乳劑塗敷受到感染的丘疹。
預防方法
·避免居住環境過於擁擠,尤其不可與疥瘡患者共睡一床。
·為了預防再受感染,應該把所有衣物被褥徹底洗淨,以殺死疥蟲及其幼蟲;同時治療同住的所有患者。
預後
·疥瘡很易治愈,但難以防止複發,尤其是居住環境非常擁擠,就更難預防。
猩紅熱
猩紅熱是一種極易傳染的疾病,由釀膿(化膿)鏈球菌引起,此菌還可引起扁桃體是、咽炎和膿皰病。感染可借親密身體接觸,以及患者呼出的帶有病菌的空氣而傳播。猩紅熱的主要危險在於其並發病,不過大多數患者可康複,少有並發其他病症。自發病起,患者必須隔離七天。
症狀
·喉痛。
·喉痛開始之後兩天,頸部及胸部出現許多小紅點,摸上去像砂紙一樣,壓之則變成白色。這些皮疹會逐漸蔓延至全身,皮膚皺褶處皮疹更多。
·發熱。
·嘔吐。
·麵部發紅,但嘴唇周圍則可能蒼白。
·舌可能帶白苔,上有紅色斑點(草莓舌)。
·皮疹消失後,可能有脫皮現象。
潛伏期
·二到四天,有時更長。
延續時間
·一或兩周。
·皮疹通常持續四五天。
成因
·細菌。
並發病
·風濕熱。
·中耳炎。
·腎炎。
在家護理
·臥床休息。
·喝大量清涼的飲品。
·按藥瓶說明書上規定的劑量服食退熱藥。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懷疑患上猩紅熱,一二天內應去看醫生。
醫生會如何處理
·給患者服食抗生素一個療程,以預防並發病,療程於喉痛發作後九天之內開始。如不幸發生了並發病,醫生會給予適當的治療,或轉請有關專家處理。
預防方法
·尚無有效的免疫方法。
預後
·大多數患者沒有並發病,可以完全康複。
·患過猩紅熱,並不會使人對鏈球菌感染免疫。
血吸蟲病
一種寄生蟲病,又稱為裂體吸蟲病,由一種稱為血吸蟲的扁蟲引起。這種蟲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寄生在人類和動物的血液內。蟲體約長半時(十三毫米),蟲卵隨患者的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蟲卵遇水就會孵化,未成熟的幼蟲鑽入在水中生活的蝸牛體內,待發育成熟才離開,然後待人或動物在水裏遊泳或涉水而過時,穿過皮膚進入其體內。血吸蟲的生活史就這樣周而複始。
全世界共有兩億多人患上血吸蟲病。患者腸道、膀胱、脾、肝、肺和腦的血管,都可能受到侵襲,產生多種症狀,包括腹瀉、排尿時腹痛、小便大便帶血等。
使用含銻的藥物以及最新藥物吡喹酮治療,功效極好。但注意衛生,以及把汙水渠和灌溉水渠分隔開來等預防措施,也是必要的。為了撲滅血吸蟲病,有些地方采取在水中施放化學藥劑,以及在居民中展開集體治療的辦法,可是至今尚未能證實完全成功。
坐骨神經痛
這是常見的後腰毛病之一。坐骨神經自腰背部延伸到腿部,其中任何部分受到異常的壓力,都可能作痛。這種壓力往往因脊柱有椎間盤脫出而形成。坐骨神經痛可能在提起重物後,或彎腰後再伸直時突然發作;但有時形成的過程比較緩慢,患者多次感到腰痛,一次比一次劇烈,經檢查可發現病變起於腰部脊椎。
脊柱側彎
造成脊柱向一側的原因很多:如果是骨骼結構的毛病所致,那麼病變多始於童年或青春期,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停止發育後仍可能繼續惡化;另一個可能成因是企圖減輕脊柱疼痛(例如由椎間盤脫出引起的痛楚)而故將脊柱側彎。有些病例是與生俱來的。另一些則由脊髓灰質炎之類的疾病引起。側彎的脊柱或會自行矯正,但如情況嚴重,患者就可能要敷上石膏以矯正身形,或接受外科手術治療。
壞血病
這種病是維生素C(抗壞血酸)不足所致。新鮮水果(特別是橙、葡萄、柚和檸檬)、卷心菜等蔬菜和馬鈴薯,都含有維生素C。蔬菜燒得過久,所含的維生素C就會受到破壞。隻要飲食正常,保持營養均衡,一般人都可以攝取到適量的維生素C。得不到足夠維生素C的,大多為無家可歸者、酗酒的人、足不出戶的孤獨婦女,以及純用牛奶哺育的較大嬰兒。
維生素C是維護皮膚、肌肉和血管內壁結締組織的基本要素。如果維生係C不足,血管就會變得脆弱,以致四肢皮下到處出血。形成瘀傷,齒齦常會受到嚴重感染,導致貧血。如果不加治療,預後極差。
要預防壞血病,必須保持飲食營養均衡,多吃新鮮水果蔬菜(注意蔬菜不可燒得太老)。從前的海員往往患上此病,就是因那時出海之後,一連多個星期或多個月吃不到新鮮的水果蔬菜而致。
·如斷定是患了壞血病,可服食大量維生素C片劑。得到了適當的補充後,須小心注意飲食,以確保身體經常得到足夠的維生索C。
皮脂腺囊腫
常見於皮脂腺的囊腫,又稱粉瘤,共分兩種:表皮囊腫,可在身體任何部位出現,易受感染;毛發囊腫,通常在頭皮上形成,不易受感染。
表皮囊腫
症狀
·患者多為年輕人,一般在生嚴重痤瘡處出現,但也可能在其他部位形成。直徑一至二時(二十五至十毫米),呈小腫塊狀,並不疼痛。
·腫塊逐漸增大,隆起成圓頂狀,多年後直徑可達兩至三時(五十至七十五毫米)。
·囊腫可能因為發炎化膿而疼痛。
延續時間
·除非動外科手術切除,否則不會自行消退。
成因
未明。但任何皮膚損傷,如生痤瘡或意外受傷等,都可能引起囊腫形成。
在家護理
·如囊腫受到感染,可用硫酸鎂(瀉鹽)熱敷。用十液量盎斯(三百毫升)水調開一茶匙瀉鹽,大約每小時敷一時,使囊腫化膿熟透。
·囊腫穿破後,用清潔的幹敷料蓋好。切記經常更換敷料。
·勿用擠壓法去除囊腫,這樣更易使患處發炎。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不能肯定腫塊的成因。
·如果反覆受到感染。
·如果想請醫生切除囊腫。
醫生會如何處理
·治療局部感染。
·把患者送往醫院,施手術切除囊腫。一定要把囊壁全部切除,手術才會成功。這樣做通常並不困難,但最好在囊腫受到感染之前動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