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特別為幫助你在非常危急和致命的情況下有效並迅速地施行急救而設的。本部分編排在本書最前麵,方便你在急需時迅速翻檢。有助你安排你的急救次序,並指導你如何急救清醒或人事不省之傷病者。
內容:
評估傷病者
複原臥式
為傷病者呼吸
進行複蘇法
哮喘發作
哽噎
心髒病發作
嚴重出血
休克
眼部受傷
不省人事
頭部受傷
痙攣
骨折
背部受傷
燒傷
吞下毒物
敏感反應
一、評估傷病者
成人
1.檢查反應
大聲而清楚地問他一個問題,例如“發生了什麼事?”或命令他:“張開眼睛!”
輕輕搖動他的肩膊;
如果他沒有反應,需進行第二步;
如果他清醒,則按需要護理。
2.暢通氣道
用兩隻手指提起傷病者下頷,另一隻手壓下其前額,仰後其頭部。
3.檢查呼吸
檢查呼吸十秒鍾,看胸部有否擴張、聆聽呼吸有否聲音,用你的麵頰感覺他有否呼吸。
如果沒有呼吸,協助傷病者呼吸。
如果有呼吸,置傷病者於複原臥式。嬰兒或兒童(年齡由0至7歲)
1.檢查反應
◆嚐試刺激嬰兒或兒童,跟他說話或搖動他;
◆搖動嬰兒肩膊時,動作一定要非常輕柔。
2.暢通氣道
◆用兩隻手指放在傷病者下頷,另一隻手壓在其前額,向後仰起其頭部;
◆嬰兒下頷隻需放一隻手指。
3.檢查呼吸
◆檢查呼吸十秒鍾,看胸部有否擴張聆聽呼吸有否聲音,和用你麵頰感覺他有否呼吸。
如果沒有呼吸,協助傷病者呼吸。
如果有呼吸,置傷病者於複原臥式。
二、複原臥式
1.暢通氣道和拉直四肢
放兩隻手指在傷者下頷和用一隻手壓下前額,輕輕向後仰起傷病者頭部;
拉直其四肢;
把他最靠近你的手放在其大腿下,手臂要直,手掌向上。
2.放置較遠的手臂、手和膝
把傷病者離你較遠的手臂拉過其胸前:
把他的手放在麵頰之下,手背向上,貼莊麵頰;
用你另一隻手把傷病者離你較遠之腿提起至膝部。
3.將傷病者朝你的方向滾動
傷病者的手保持貼著麵頰,把離你較遠的腿拉向你,直至他轉至側臥姿勢。
4.固定傷病者的身軀
用你的膝蓋承托傷病者的身體,以免其滾動過前;
屈起傷病者上麵的大腿至膝部,使它與身體成直角。
5.做出必需的調整
◆確保傷病者頭部後仰以保持氣遭暢通;
◆檢查傷病者下麵的那隻手臂是否手掌向上貼在身旁,未被壓住。
嬰兒(一歲以下):
◆把嬰兒抱在臂彎,頭向下,麵向上,以防舌頭引致哽噎或吸人嘔吐物。
兒童(一至七歲):
◆置兒童於複原臥式,以防舌頭引致哽噎或吸入嘔吐物。從原臥式的程序與成人的相同(參閱封頁)。
注 意
如果你懷疑傷病者背部或頭部受傷,把複原臥式改良如下:
·確保頭部和頸部一直有支持;
·把他離你較遠的手放在其胸前而不要放在麵頰下麵。
三、為傷病者呼吸
1.除去任何明顯障礙物
將傷病者仰臥。
檢查口部及用一隻手指清理口內任何明顯障礙物。
2.暢通氣道
用兩隻手指放在傷病者下頷,向另一隻手壓下其前額,輕輕向後仰起其頭部。
3.掐緊傷病者鼻子
用拇指和食指掐緊傷病者的鼻子;
確保他的鼻孔緊閉,以免空氣流失。
4.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你需深呼吸,並用嘴唇封住傷病者的口部;
向他口中吹氣直至其胸部擴張,完全充氣需要兩秒時間。
5.重複呼吸並評估傷病者
◆保持手部在同一位置,放開嘴唇讓其胸部完全平複;
◆重複口對口人工呼吸一次;
◆檢查其脈搏和複原症狀。
如果沒有脈搏,進行心肺複蘇法(參閱複蘇法)。
如果有脈搏,繼續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每十次人工呼吸後,再檢查其脈搏和複原症狀。
如果呼吸回複,置傷病者於複原臥式。
對嬰兒(一歲以下)或兒童(一至七歲)
施以口對口人工呼吸一分鍾。
▲小心除去口中明顯的障礙物;
▲用嘴唇緊緊封住嬰兒或兒童的口和鼻;
▲吹氣入肺部直至胸部擴張;
▲做五次人工呼吸;
▲檢查脈搏,並察看其他複原症狀。
如果沒有脈搏,進行心肺複蘇法(參閱複蘇法)。
如果有脈搏,繼續進行人工呼吸一分鍾,然後召喚救護車。
四、進行複蘇法
成人
1.評估傷病者血液循環
▲檢查脈搏十秒鍾,察看有否複原症狀,例如皮膚顏色回複或有任何活動;
2.體外心髒壓法的手部位置
▲把你下麵那隻手的中指放在傷病者最下麵的肋骨與胸骨相接之處;
▲把食指放在傷病者胸骨上;
▲把另一隻手掌跟放在胸骨上,滑下到食指位置;
▲把先前的手掌跟放在另一隻手上,手指互相扣緊。
3.施以體外心髒壓法和口對口人工呼吸
◆雙手伸直並彎向傷病者:
◆向胸骨垂直施壓,大概壓下四至五公分:
◆以每分鍾一百次的速度完成十五次體外心髒壓法;
◆施以兩次口對口人工呼吸;
◆繼續每隔十五次體外心髒壓法,便作兩次口對口人工呼吸。
◆如果沒有脈搏,或沒有複原症狀,立刻進行心肺複蘇法。
嬰兒(一歲以下)
1.評估嬰兒的血液循環
◆用兩隻手指貼在嬰兒上臂內側檢查脈搏十秒鍾:
◆如果沒有脈搏,也沒有其他複原症狀,開始體外心髒壓法。
2.施以體外心髒壓法和口對口人工呼吸
◆放兩隻指尖在嬰兒乳頭中線以下一隻手指位的位置;
◆壓下至胸部深度的三分之一,以每分鍾一百次的速度做五次;
◆施以一次口對口人工呼吸,在召喚救護車前,以及等待救援期間,隔五次心髒壓法,便進行一次人工呼吸。重複一分鍾。
兒童(一至七歲)
◆如果兒童八歲或以上,以成人方法急救。
1.評估兒童血液循環
◆檢查脈搏十秒鍾。用兩隻手指,在頸部一側的氣管和大肌肉間凹陷之處,感覺脈搏跳動;
◆如果沒有脈搏,又沒有複原症狀,便開始做體外心髒壓法。
2.施以體外心髒壓法和口對口人工呼吸
◆以急救成人的方法擺放手的位置,但隻用一隻手掌的掌跟;
◆壓下至胸部深度的三分之一。以每分鍾一百次的速度做五次;
◆施以一次口對口人工呼吸。在召喚救護車前,和等待救援期間,每隔五次心髒壓法,便進行一次人工呼吸。重複一分鍾。
五、哮喘發作
識別
·呼吸困難;
病者可能:
·喘氣;
·說話困難:
·皮膚灰藍:
·幹、黏咳。
注意
我不恨你什麼,隻是為了你快樂
·不要讓病者躺臥;
·不要用預防性呼吸器;
·如果病者人事不省,若有需要,準備進行複蘇法急救;
·如果用呼吸器五至十分鍾仍然無效,致電120召喚救護車,叫傷病者使用自備的呼吸器五至十分鍾。每十分鍾檢察及記錄其呼吸和脈搏。
行動
使病者舒適
讓病者使用呼吸器
鼓勵病者慢慢呼吸
1.使病者舒適
◆保持鎮靜及安慰病者;
◆幫助他以最舒適的姿勢休息,坐下時略為前傾通常是最舒服的姿勢;
2.讓病者使用呼吸器
◆幫助病者尋找緩解式呼吸器(通常為藍色);
◆讓病者使用呼吸器,藥力應該在十分鍾內生效。
3.鼓勵病者慢慢呼吸
◆如果五至十分鍾內病狀緩和,可鼓勵病者再使用呼吸器,及慢慢和深深地呼吸;
◆如果病況嚴重或首度發病,囑病者通知醫生。
六、哽噎
成人
識別
·呼吸和說話困難;
傷者可能;
·麵部和頸部充血;
·不安;
之後:
·皮膚灰藍。
注 意
·如果傷者不省人事,若有需要,準備進行複蘇法急救。
行動
拍背部五次
從背後抱著傷病者
推壓腹部五次
重複整個程序直至哽阻物清除
1.拍背部五次
◆請傷者咳出哽阻物,但不要浪費時間;
◆請傷者向前彎身;
◆用手掌拍肩骨之間最多五次:
◆如果哽噎持續,進行第二步。
2.從背後抱著傷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