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在兵荒馬亂中出生(2 / 2)

去哪裏才好呢?他想到巨鹿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那是魏氏家族值得自豪的地方,當時人稱郡望。尋根訪祖,這魏氏本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受封於畢(今陝西成陽市西北),以邑為氏,遂叫畢高。畢高裔孫畢萬,春秋時為晉獻公大夫,有功封於魏(今山西芮城北),因稱魏萬。魏萬23世孫魏歆,字子胡,漢時為巨鹿太守,病逝任上,家人即定居下曲陽,是巨鹿魏氏之始。在北朝,巨鹿魏氏出了兩位大人物,一是魏子建,任北魏左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卒贈儀同三司、定州刺史;是其子魏收,曆仕北魏、東魏、北齊,官至尚書右仆射,位特進,卒贈司空、尚書左仆射,父子二人都位居品。這使魏氏引以為榮,直到隋唐時,還有不少姓魏的自稱巨鹿人,就因那是他們的郡望。然而魏長賢的祖上離開巨鹿已經很久了,去那裏不過是依附而已,他不願意。

他又想到館陶(今屬河北),那是他祖上所居。自五世祖魏瑉首先在那裏定居以來,館陶魏氏雖不如巨鹿魏氏顯赫,也出過一二知名之秀,像他的祖父、父親,在當地也是很受尊重的,而且他的長兄魏伯胤還在家鄉,足可依靠,是理想的去處。然而館陶距鄴城數百裏之遙,在交通不便的時代,這幾百裏也使常人望而生畏,更何況妻子就要分娩,哪裏經得起長途奔波。再說,無論巨鹿還是館陶,都不在允許搬遷的範圍之內,他不敢貿然違令。

最後,他想到內黃(今屬河南),內黃在安陽管轄範圍內,屬準許移居地區,距鄴城雖比安陽遠,也隻有百十來裏的路程,安車緩步,一二日可到,不致太勞累;再說這內黃處白溝邊,順流而下,可直抵館陶,將來要回老家,也很方便;而更誘人的是內黃民風淳樸,那裏的人講義氣,重廉恥,崇禮讓,鄰裏間少有是非,士人勤奮好學,文化環境對文化人很適宜。魏長賢再三斟酌,反複考慮,最後決定帶家人及仆從去內黃定居。

到內黃不兩天,妻子突然感到劇烈陣痛,魏長賢無比興奮可又不免有點惶惶不安。他欣喜新的生命就要誕生,多年的期盼眼見就將成為現實,他恐懼萬一嬰兒是個女孩,他不敢想象自己將何以自慰。夜深了,他還在院子裏仰望星空,徘徊不止。他禱告上蒼,館陶魏氏世代忠良,積善有餘,但求保佑;他捫心自問,一生行事,上不負於天,下無愧於人,老天爺該不會讓自己絕後吧!

不知過了多久,魏長賢似乎接近麻木,腦海一片混沌,忽然室內傳來了清脆的嬰兒的哭聲,他好像一下子從夢中驚醒,正待舉步,仆人急奔上來:“恭喜老爺,夫人添丁了。”魏長賢頓時渾身酥軟,像散了架似的,不由自主地斜靠在院子裏的老槐樹上,慢慢地坐下來,又重新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應當給孩子取一個吉祥的名字,他已考慮多時,但是男是女,尚不得而知,所以始終沒能定下來,如今是決斷的時候了。他想自己五十得子,很是不易,莫非天賜;在兵荒馬亂中,孩子居然平安無恙出世,難道不是上天施恩嗎?顯然,這是一個跡象,象征老天爺將保佑孩子順利長大成人,這也是一個證明,祖、父剛直不阿,一生清廉,善有善報,孩子將來大有希望。因此,他給孩子取名“征”,跡象,證明的意思,字“玄成”,隱含孩子雖在黑暗歲月中誕生,但來日事業必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