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則總忍不住隨時要突出李泰,他甚至作出了一項令人震驚的決定,讓李泰由延康裏遷居武德殿。武德殿在太極殿東邊,緊鄰東宮,是太極宮的重要宮殿之一,隋時修建,隋文帝楊堅曾在此殿大會群臣,宣布廢太子楊勇為庶人。隋末義寧元年(617年),李淵率軍入長安,立楊侑為恭帝,自任大丞相,丞相府即設在此殿。唐初,齊王元吉亦曾居此殿後院。現讓李泰住在這裏,難免不使人頓生疑雲。魏征遂立即上書道:“陛下您愛魏王,常想讓他平安無事,應當隨時抑止他的驕橫奢侈,不要住在這遭人嫌疑的地方。現遷居這武德殿,就在東宮的西邊,從前齊王(元吉)曾經住過,當時人們就認為不適合,現在雖然時間不同事情也不一樣,然而魏王的心恐怕也不敢安逸吧!”太宗這才意識到問題嚴重,馬上讓李泰搬回延康裏。
對同一個人,為同一件事,魏征多次進言,曆時數年,這是不曾有過的,足見這事的繁難,也反映了太宗在廢立太子問題上的矛盾心態,久久不能決斷,故而一再反複,一再試探。但魏征在同僚的支持下,不斷進諫,終於使太宗心回意轉。這時太宗自己也發現,由於他對李泰的偏愛,使承乾與李泰的關係迅速惡化。一方麵是李泰積極活動,他引妹夫駙馬都尉柴令武、右衛將軍房遺愛(房玄齡之子)為心腹,黃門侍郎韋挺(前曾侍太子李建成)、工部尚書杜楚客(杜如晦之弟)相繼代理府事,積極為自己策劃,連結朝臣,大肆賄賂,群臣交相依附李泰;另一方麵承乾也采取相應措施,派人上書密告,揭發李泰罪行,乃至收買刺客,準備暗殺李泰。隨著李泰與承乾的矛盾加劇,朝中大臣也因有的支持李泰,有的支持承乾而開始分裂。
眼見事態不妙,貞觀十六年(642年)八月,太宗問侍臣:“當今國家什麼事情最緊急?”諫議大夫褚遂良立即說:“現在天下沒有什麼值得憂慮的,隻有太子、諸王必須明確他們的身份、地位之事最為緊急。”看來太宗也意識到他不能再偏袒李泰了,當即表態道:“這話很正確。”當時太子承乾行為不檢點,太宗說:“當今群臣,忠誠正直沒人能超過魏征,我派他去做太子的師傅,用這來杜絕天下人的懷疑。”九月,任魏征為太子太師,其時魏征已重病在身,待稍好一點,他去朝廷上表辭謝,太宗親筆詔書道:“周幽王、晉獻公,廢嫡立庶,危國亡家。漢高祖幾乎廢太子,依靠四皓輔佐然後平安無事。我現在依靠你,也是這個意思。知道你有病,可以躺著保護太子。”魏征不得已才接受了任命。
魏征出任太子太師,加強了承乾的地位,使眼見就要爆發的政治危機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李泰的黨羽並不就此甘心,繼續暗中活動,散布流言蜚語。為此,太宗對群臣說:“聽說外邊有人認為太子腳有毛病,魏王聰明,不少人跟魏王結交來往,就產生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議論來,僥幸之徒已經在跟著附和。太子即使腳不好使,也並非不能走路。而且根據《禮記》,嫡子死,立嫡孫,現在太子的兒子已經5歲,我最終不會以庶子取代嫡子,開覬覦的先例。”這樣,終魏征之世,李泰的奪嫡也沒能實現,承乾保住了他的太子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