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耶律楚材:滿腹韜略的智謀名相(1)(2 / 3)

然而,一個新來歸順的儒生想在以武力取天下的軍事貴族中,取得充分的信任和鞏固的地位,是很不容易的。有個名字叫常八斤的西夏人,因善造弓弩而受到成吉思汗的寵用,這更增添了這位武夫的矜驕,他不把文人放在眼裏,有一次竟然當著耶律楚材的麵對成吉思汗說:“現在國家正是用武的時候,像耶律楚材這樣的儒生,對打仗的事一竅不通,要他有什麼用呢?”耶律楚材聽了當仁不讓,針鋒相對地回敬道:治弓尚且須用治弓匠,難道治天下就不須用治天下匠嗎?”成吉思汗聽了這機智的詞鋒,巧妙的辯詰,從內心折服,更加重用他了。成吉思汗曾對其子窩闊台說:“此人乃天賜我家,爾後軍國庶政,當悉委他處置。”

從蒙古太祖十四年到二十年(公元1219年—1225年),成吉思汗進行了著名的西征,其目的主要是對中亞的花刺子模用兵。出師的那天,時值夏六月,卻忽然狂風驟雨,黑雲密布,轉瞬間大雪紛飛,深達三尺。有人懷疑用兵是否有利,成吉思汗也有疑慮,不知此為何兆?於是,立即把耶律楚材召至帳前,卜問吉凶。耶律楚材具有相當高的科學水平,他了解日月星辰運行規律,可以測知月蝕之期和修訂曆法,但此刻他沒有簡單地按大自然的規律去解釋天象,而是以一位精明的政治謀略家的思維,巧妙地利用包括成吉思汗在內的蒙古將士對天文、星象無知而又非常迷信的心理,以及蒙古軍人對花刺子模國的行為義憤填膺、誓死雪恥的軍心,毅然斷言:“隆冬肅殺之氣見於盛夏,這正是我主奉天申討,克敵製勝的好兆頭。”成吉思汗盼的就是這種吉相。於是,迅即發十萬大軍向花刺子模國殺去,1222年,蒙古軍全部占領了花刺子模國和中亞。成吉思汗把這次西征大獲全勝看作是耶律楚材的卜吉所係。

公元1224年,成吉思汗取道回歸,為了對西征時西夏拒絕出兵和西夏與金國締約進行懲罰,成吉思汗決定征討西夏。1227年6月,夏主投降。城破之日,蒙軍將士爭掠女子、財物,唯獨耶律楚材僅取書數部、大黃藥材數擔。當時,同僚們對他的行為甚是不解。不久,兵士們因曆夏經冬,風餐露宿,多得疫病,幸得耶律楚材用大黃配製的藥材救命,才得以生還。這再一次證明耶律楚材獨具慧眼,見識深遠。

西夏已亡,既解除了蒙古的西顧之憂,又使金朝失卻了犄角之助。窩闊台汗三年(公元1231年),蒙古經過休養生息,又把南下滅金的行動提上了議事日程。蒙古大軍圍攻金國的汴京,遭到金兵的頑強抵抗,雙方血戰十六晝夜,城內外死傷者多達百萬,汴京仍未攻下。後來,蒙軍思得良策,聯合南宋夾擊金國,始得奏效。在汴京即將陷落前,蒙古軍戰將速不台特意奏請太宗窩闊台,要求破京屠城。耶律楚材聞訊後,急忙來到太宗的營帳奏稟:“軍士連年征戰,流血犧牲,目的就是要得到土地和百姓。得地而無民,那土地有什麼用呢?”太宗有些猶豫,一時拿不定主意。耶律楚材見正麵勸諫未果,靈機一動,便運用一個謀略家智慧的另一麵,巧借私欲來打動太宗,他說:“汴京是國都,能工巧匠、珍奇文物鹹集於此。如果屠城,大汗您將一無所獲。”太宗這才為其言所動,於是下令,進城後隻捕殺金國皇族完顏一姓,其餘一律赦免。這樣,蒙軍攻破汴京後,由於耶律楚材的智謀,使城中一百四十萬居民的生命得以保全。自此以後,屠城濫殺之風,在蒙古軍中得以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