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蒂托·斯基帕
出生地:意大利萊切
生卒年:1888—1965年
曆史評價LiShiPingJia: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20世紀上半葉著名的男高音三巨頭之一。
1888年底蒂托·斯基帕生於意大利萊切,但是他的出生記錄顯示的日期是1889年1月2日。這是出於其父親的精心設計,以使他免於到軍中服役。斯基帕從小就有優美的童聲嗓音和很好的樂感、節奏感。據他自己回憶說,在他兩歲時,隨母親到萊切的中心廣場,當時有一支管樂隊為慶祝州什麼節日正在吹奏。聽了約半分鍾,斯基帕就能非常準確地用小手拍打節奏;稍晚一些時候,他和母親來到當地的劇院觀看奧柏的歌劇《魔法師》,回到家裏以後,他就能站在鏡子麵前,模仿劇中女仆的詠歎調,唱出歌詞和旋律。青年時期在萊切和米蘭學習聲樂,他的聲樂教師中有米蘭著名的聲樂教育家皮科利。1910年,斯基帕在韋爾維切利首次公演,擔任威爾第的著名歌劇《茶花女》中的阿爾弗萊德,這次成功的演出給公眾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此後,斯基帕活躍在意大利所有著名歌劇院的舞台上,被認為是當時最傑出的男高音歌唱家之一。1919年後,斯基帕把美國選為他今後發展的主陣地,他開始在美國芝加哥歌劇院演唱。他與芝加哥歌劇院簽訂了一份合同,為這家歌劇院服務了13年。
1932年,由於席卷全球的經濟蕭條,芝加哥歌劇院被迫削減工資,從而結束了斯基帕與劇院的長期合作,之後三個演出季,1932至1935年,他來到紐約受聘於大都會歌劇院,由於大都會也削減了工資使得原來最賣座的吉裏和勞利·沃爾彼返回了意大利,把這裏幾乎所有的抒情男高音角色都留給了斯基帕。他還參加了派拉蒙公司一些影片的拍攝,並在美國和全球範圍內舉辦獨唱音樂會進一步提高了他的受歡迎程度。30年代後期,他回到了意大利,由於他公開表示對法西斯主義的同情,他成了墨索裏尼最喜愛的男高音,他經常出現在意大利和納粹德國的宣傳攻勢中,自告奮勇地為其奔走布道。墨索裏尼統治期間,他在國內很受歡迎,可是當大獨裁者下台後,等待他的隻有冷遇,當他1947年回到美國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辦獨唱音樂會時,不得不尷尬地麵對一半的空位。
相關鏈接
全球經濟大蕭條
1929—1933年這次經濟蕭條是以農產品價格下跌為起點的:首先發生在木材價格上,但更大的災難是在1929年到來的,加拿大小麥過量生產,美國強迫壓低所有農產品產地基本穀物的價格,不管是歐洲,美洲還是澳洲。農業衰退由於金融的大崩潰而進一步惡化,尤其在美國,一股投機熱導致大量資金從歐洲抽回,隨後在1929年10月發生了令人恐慌的華爾街股市暴跌。
1931年這場災難使中歐和東歐許多國家的製度破產了:它導致了德國銀行家為了自保,而延期償還外債,近而也危及到了在德國有很大投資的英國銀行家。資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業化國家中都帶來了出口和國內消費的銳減:沒有市場必然使工廠關閉,貨物越少,貨物運輸也就越少,這必然會危害船運業和造船業。在所有國家中,經濟衰退的後果是大規模失業:美國1370萬,德國560萬,英國280萬(1932年的最大數據)。大蕭條對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響,使得在一個幾乎被歐美銀行家和商人企業家完全支配的地區失去了外資和商品出口。
整個50年代,他都一直在演唱,1957年,他到東歐進行了一次巡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1959年,他在羅馬創辦了自己的歌唱學院,並在1962年73歲之際,再次前往美國巡演,這次觀眾早已原諒了他早年政治上的過失,並熱烈地歡迎他的到來。斯基帕1965年12月16日在紐約州死於糖尿病。
他的拿手劇目基本上是意大利歌劇作品中輕巧、柔美的抒情角色,也包括莫紮特的一些作品,如《愛的甘醇》《寵妃》《藝術家的生涯》《托斯卡》《子》《迷娘》《茶花女》《曼儂》《唐·磺》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斯基帕返回意大利,參加了許多歌劇和音樂會的演出,同時還從事一些音樂節和教學活動並主持一些青年歌手的歌唱比賽。特別是他的學生弗朗科·科萊裏,後來成為世界級的著名男高音。人們對此還有些不解,斯基帕是名列卡魯索和吉裏後的第三大男高音。與前兩人相比,斯基帕屬於那種“輕量級”的“小號”男高音,聲音的力度較弱,音域較窄。但是怎麼卻教出科萊裏這樣量大聲宏的戲居吐性男高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