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約林具有寬廣的音域,抒情而又溫柔的音色,極適合演唱意大利富於浪漫色彩的歌劇角色。畢約林歌唱風格是純淨、嚴謹的,他不像許多意大利男高音那樣熱情奔放,但他有如平靜海麵下湧動著的洶湧激流。多明戈認為畢約林歌唱的熱情是含蓄的,“有人非議他的嚴肅和冷峻,但他的唱片沒有一張給你留下冰冷感”。事實確實如此,畢約林的音色瀟灑,具有天鵝絨般輕柔平滑的特質。他的音區從最高音到最低音表現出高度的統一,由於受過良好的訓練,他的高音相當有力度,並具有光環般的色彩。畢約林優美的音質、完善的音樂家才氣對他的舞台表演補償的更多的是風度而不是表演,聆聽他的歌聲,仿佛是在感受一種氣質和修養。無論從哪方麵看,他都是一位學者型的藝術家。畢約林在聲樂藝術上表現出唯美主義的態度,他追求歌聲的美,力求達到無美不備的程度。歌唱時感情投入很深,但絕不喪失美聲的本質,為了優美有時犧牲戲劇的內涵。

1960年3月15日,畢約林重返科文特花園劇院,這時他已年近50歲,卻正式藝術上最成熟的黃金時期,他的舞台風度依舊是那樣迷人,他再次唱了二十一年前首次登台時的劇目——《藝術家的生涯》,畢約林風采不減當年。然而,心髒病卻為他的事業蒙上了陰影,當時,他的心髒就感到十分不適,但還是堅持了整場演出,不久,畢約林的身體狀況長期不佳。1960年8月20日,畢約林在斯德哥爾摩舉行了最後一次音樂會,同年9月9日,心髒病突然複發。畢約林在斯德哥爾摩去世,年僅49歲。

為了紀念這位藝術家,EMI唱片公司出版了一套名為《畢約林歌唱藝術》的唱片全集,收羅了在EMI公司錄製的他畢生的優秀的演唱錄音(有早至1929年他18歲時的錄音),有意大利、法國歌劇和輕歌劇,還有後期在美國唱的大量美國民歌和意大利民歌,都是一般樂迷們極為熟悉的歌曲。畢約林的錄音資料十分豐厚,在我國音像市場上也大量流行。盡管全套歌劇並不太多,但單張選曲唱片數量還是非常可觀的。這些選曲唱片幾乎都是他演唱的歌劇詠歎調。如果從錄音質量上來評價,DECCA唱片公司1989年出品的那張堪稱最佳精品,無論是錄音效果,還是畢約林本人的表現,都夠得上是完美無缺。這張唱片中最精彩的應該是《西部女郎》中的那首《她以為我遠走高飛》。這首歌曲是典型的意大利抒情詠歎調的風格,曲調秀麗流暢,美不勝收。

——傳世佳言——

有人評論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比畢約林更加完美的聲音了,他擁有天賦的一切。

多明戈評價畢約林說:“有人非議他的嚴肅和冷峻,但他的唱片沒有一張給你留下冰冷感。”

畢約林是20世紀上半葉一流男高音的代表人物,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最後一位音樂大師,他擅長意大利與法國歌劇劇目目,尤其是《藝術家的生涯》《弄臣》和《遊吟詩人》,他的演唱代表了一種含蓄的審美觀,他的寬廣音域和紮實的高音支持了這種唱法,長期與畢約林合作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安吉莉絲曾經評論道:“聽他的歌聲,我仿佛看到了他的靈魂深處,我私下為那純真的歌聲感動得落淚。當我站在這美妙歌聲麵前,開始了我們悠久的友誼,直到畢約林離開我們的那一天。我與他合作的最大樂趣是被他的歌聲包圍,即使舞台上沒有我演出的時候我也要站在後台聆聽他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