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名人勤奮佳話(6)(2 / 2)

“篤篤篤”,有人敲門進來,說:“雨果先生,請你去參加……”“對不起,我感謝您的盛情邀請,不過--”雨果指指自己奇怪的發型,說:“我的頭發……多不雅觀,真遺憾。”邀請者隻好悻悻地走了。

雨果用這個辦法躲避了一切親友的約會,集中精力,刻苦寫作。當他的頭發長齊之後,這位大作家的又一部輝煌巨著問世了。

雨果寫《巴黎聖母院》

1930年,雨果決定再次寫作《巴黎聖母院》(第一次因“七月革命”爆發未寫成)。他便到市上買了一瓶墨水,又買了一身隻能在室內穿的灰色毛線襯衣。回到家,他便立即把外出穿的衣服脫下來,全部鎖在櫃裏,換上了新買的襯衣。從此,他便把自己關進一個房間,不外出,不會客,排除一切誘惑和幹擾,全力以赴,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到寫作中去。

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寫作、吃飯、睡覺,他從不離案頭。整整十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巴黎聖母院》這一世界名著也誕生了。後來雨果回憶說:當時真“像走進牢房一樣啊”!

用左腳趾進行寫作的作家

1933年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一個窮苦家庭裏,一個生下來就得了嚴重癱瘓症的嬰兒墜地了。他就是後來成為著名作家和詩人的裏斯蒂·布朗。由於他一生下來就癱瘓,所以長到五歲也不能走路,也不會說話,頭、體、四肢都不能動彈。

父母到處求醫,但無濟於事。可是,就在他五歲那一年,有一天,他妹妹正在用粉筆寫字,他忽然伸出左腳,用腳趾將他妹妹手中的粉筆夾過去,在地上勾畫起來。

“他的左腳還能動1”他母親發現後喜出望外他說。於是,母親教他用左腳趾寫字,當天晚上他就學會了第一個英文字母“A”。一年後,他能寫二十六個字母了。從那以後,母親堅持天天教他讀書識字,逐漸培養他對文學的愛好。

後來,布朗經過長期刻苦頑強的磨煉,終於學會了用左腳打字、畫畫,並開始作文和寫詩。每當他構思成熟一篇作品後,就坐在一張高椅上,打字機放在地上,用左腳打字、上紙、下紙、整理稿紙。就這樣,他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其中,他的第二部自傳體小說《生不逢辰》問世後,很快就轟動了世界文壇,先後有十五個國家譯成本國語言,並相繼拍成電影。

1981年9月7日,布朗逝世了。但這個生來殘廢、全身不能活動的作家,逝世前還完成了他的第五部小說《錦繡前程》。

世界上退稿最多的作家

世界著名的英國小說家約翰·克裏西,生於一九0八年,年輕時酷愛文學,有誌於創作。他從三十五歲開始,就向全英國的幾乎所有出版社和文學報刊多次投寄過稿件,而得到的都是七百四十三張退稿條。

盡管如此,他仍一如既往地埋頭讀書,寫作不止。他曾對一個朋友說:“不錯,我正在承受人們所不敢相信的大量失敗的考驗。如果我就此罷休,所有的退稿條都變得毫無意義,但我一旦獲得了成功,每一張退稿條的價值全部要重新計算。”終於,他的才華得到了編輯們的承認,到一九七三年逝世時為止,他在四十年的文筆生涯中,共寫了五百六十四本書,總計四千多萬字。

求知欲戰勝饑餓感

英國作家威廉·柯貝特出生在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十一歲時,他離開家庭,外出謀生。一天,他經過一家書店,看到櫥窗裏擺著一本斯威夫特著的《一隻桶的故事》,書價三便士。柯貝特摸了摸口袋,隻剩下了三便士。他猶豫起來,因為買書便意味著餓肚子。但求知欲戰勝了饑餓感,他走進書店,買下了這部作品,急忙走到路邊的田野裏,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夜幕降臨了,書上的字完全無法辨認,他才小心翼翼地把書放進口袋,和衣睡在田野裏。次日清晨,鳥兒的歌唱把他喚醒,他繼續趕路,一麵走一麵繼續貪婪地讀著這本有趣的書。從此,《一隻桶的故事》就成了柯貝特形影不離的“伴侶”。

莎士比亞掌握的詞彙

“據有人統計,英國作家薩克雷掌握的詞彙隻有五千個左右,著名的詩人拜侖、雪萊不過掌握八九千語彙,而莎士比亞使用的語彙竟達一萬六七千之多。

由於莎士比亞掌握了極其豐富、生動、優美的語言,因此他的劇本中人物的對話,總是多彩多姿,妙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