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一生的著作很多,無論數量和質量都是驚人的。他總是抓緊時間辛勤地讀書。他的知識是那樣淵博,但他仍不滿足。他在談到自己讀書體會時說,“這些人也不懷疑一下,他們要學會讀書得費多少力量,用多少時間,我本人在這方麵花了八十年時間,但還是不能說已經完全達到目的了。”歌德的一生,一邊刻苦的讀書,一邊勤奮的寫作。用他的生命創造了一係列光輝的藝術品,直到他生命最後一刻還伏案握筆,最後在自己所創造的藝術境界中結束了偉大的一生。他曾經寫過這樣的詩:我的產業多麼美,多麼廣,多麼寬,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地是時間。
苦思佳句
原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為了要描繪一個孤獨的男人怎樣保護和疼愛他的愛人,想找一句精確的話形容,一連苦思數日都想不出來。一天午夜,在朦朧中他突然想到了一句很滿意的比喻,便立刻跳下床來,寫在燈盒上,這個佳句是:“就像一個戰爭中殘廢了的戰士愛護他唯一的一條腿。”
果戈理和他失敗的處女作
一八二八年底,俄國彼得堡幾家書店擺出了一本新書:
《漢斯·古塞卡頓》,這是一部寫一個單純可愛的德國少年追求幸福、浪跡天涯的敘事詩。幾個星期過去了,這本書卻無人問律。
這天,一個中等身材,鼻子尖尖的小夥子來到書店,他深褐色的眼睛裏露出失望惱怒的神色,一聲不響地把《漢斯·古塞卡頓》統統裝進了皮包。這年輕人就是該書的作者尼古拉·瓦西裏耶維奇·果戈理。果戈理是烏克蘭人,生長在鄉下,父親為了讓他成為有學問的人,把他送到離家很遠的城裏讀書。在中學裏,果戈理貪婪地從書中汲取營養,並深深地喜愛上了文學和戲劇。十七歲那年,果戈理懷著激動的心情寫下了他的處女作--《漢斯·古塞卡頓》。
中學畢業後,果戈理來到彼得堡找工作。他把自己的處女作拿去印刷,並分寄到幾家書店去。果戈理沉醉在成功的幻想中:他可能將以這本書享有文學家的榮譽,從此踏上文壇。
然而殘酷的現實撕破了果戈理的幻夢。他的作品非但銷售不出,反而在雜誌上遭到了批評。果戈理好像挨了當頭一棒,他到各家書店把自己的書全部收回來,投到壁爐中燒了……
可是,果戈理的寫作欲望並未因處女作的失敗而泯滅。
他經常坐在昏暗的燈光下苦苦思索:失敗的原因在哪裏呢?
轉眼一年過去了,終於,他領悟了,自己的作品中缺少真正的生活!作為烏克蘭人,為什麼不去描寫美好的家園和淳樸的勞動人民呢?
果戈理又拿起了鵝毛筆杆,他找出自己前幾年搜集的風土人情、民間傳說、名作家集錦等,從而大大豐富了創作素材。
他寫信給住在農村的媽媽求助:“我希望知道鄉村姑娘全套服裝的名稱,聖誕節的儀式,傳說中的女溺鬼……純樸人民中的迷信和傳說我都非常感興趣。”除了從多方麵進行創作準備之外,果戈理還特別注意研究下層官吏和小市民的生活,細致地了解他們的語言和習慣……
從此,果戈理寫出的作品就麵目全新了,他那些鞭撻達官貴人的殘暴和愚蠢,表達對小人物和勞動人民的同情的小說戲劇,充滿了生活的氣息。語言犀利,妙趣橫生,受到了讀者的歡迎。
果戈裏抄菜單
有一次,果戈理請一位朋友到飯館吃飯。忽然,一份菜單引起了他的興趣,便拿出筆來,往筆記本上抄。飯菜上齊了,他還在那裏埋頭抄寫。朋友見他這樣冷淡,心裏很不愉快,不耐煩他說:“你是請我來吃飯,還是請我來陪你抄菜單?”說罷,氣呼呼地離開了飯館。果戈理全然忘記了自己是陪朋友來吃飯的,照舊頭不抬手不停地抄寫、連朋友走了也沒察覺,嘴裏還不住地稱讚說:“太好了!太有用了!”後來,果戈理在創作一篇小說時,用上了這份菜單。
這位大作家有一個近五百頁的筆記本,上麵記有大量的素材,他稱它為“萬寶全書”。
果戈理三焚其稿
果戈理素愛將自己的新作向懂得文學的知已朗誦。一次,他正津津有味地向詩人茹科夫斯基讀一個劇本,忽然發現對方已發出輕微的鼾聲。他立即停止朗誦。詩人被驚醒過來,感到十分抱歉。可是果戈理卻真誠地對詩人說:“你看,華西裏·安特裏維奇,我是希望聽到你開誠布公的批評,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回答。”說完,立即將手稿投入熊熊的爐火之中。此外,他還先後焚燒過小說《海士曼》、劇本《第三級烏拉及密爾》。果戈裏這種嚴肅的創作態度值得敬佩。
奇怪的發型
一次,法國文豪雨果正在趕寫一部作品,簡直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可是一張張請柬雪片般飛來,這裏請他作報告,那裏請他參加宴會,鬧得他煩惱透了。怎麼辦?雨果忽然想出一個絕妙的辦法:他拿起剪刀,嚓嚓嚓,把自己半邊的頭發和胡須統統剪去,弄成了一個奇怪的式樣,那模樣實在難看,但他高興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