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名人教子佳話(4)(2 / 3)

1.宜早不宜遲。選擇給孩子讀書的年齡,原則是越早越好。布朗夫人的兒子漢森先天弱智,焦急的母親聽取了布什夫人的建議,把兒子從產院抱回家後,便讀書給他聽。當他進幼兒園時,漢森已經可以自己朗讀了。快上小學的時候,其他孩子才趕上他的閱讀水平。

2.養成朗讀的習慣。早些年布什夫人常在孩子們睡前讀書給他們聽。母子幾人一起啃著幾本心愛的書,度過了無數難忘的夜晚。布什家的孩子們漸漸迷上了這個特殊時間,晚上讀的書很快就耳熟能詳。

家長在什麼時間給孩子讀書無關緊要,但在每天的同一時間裏至少讀上15分鍾,孩子會收獲很大。20年前,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員對205名學齡前開始閱讀的兒童進行調查,發現他們的共同之處是:他們都在父母的幫助下養成了讀書的習慣。

3.全家都來參加。孩子喜歡讓媽媽身邊的人讀書給他聽。現代家庭中,父母雙方一般都要外出工作,很難按時給孩子讀書。爺爺、奶奶、保姆等有時可以幫助孩子的父母完成讀書任務。另外,孩子更願意讓家裏的男人為他們讀書。

某小學一女生選購了一本足球書,老師大為不解,她欣然回答:“我爸爸喜歡足球,他會讀給我聽的。”父親果真讓女兒如願,而且給女兒讀書堅持至今。

4.讓書籍伸手可及。研究表明,在一間擺滿書籍的房間裏長大的孩子,容易很早就成為這些書的讀者。

在戴維營、肯尼班克港和白宮的家中,布什夫人為孫兒們擺放了一架架圖書。家庭圖書不需要花錢大多。便宜的兒童圖書在書攤上就可以買到,還可以留心一下舊書店,同別人家交換一些,並請親戚們把書作為送給孩子的禮物。當然,最劃算的還是到圖書館去借。

5.選擇好書。教育學家們認為,孩子們需要同他們的興趣、年齡和能力相適應的書籍,同時也需要多種類的圖書,所以一些專家建議:給孩子讀各種各樣隨文字材料--報紙、雜誌、街牌名,甚至食品盒背後的說明。這樣就向孩子展示了各方麵生活中文字的重要性。兒童還喜歡一遍又一遍地聽同一個故事,反複閱讀能擴大兒童的詞彙量,增強兒童的記憶力,有助於孩子理解故事的寫作結構。

布什夫人根據專家的意見歸納出如下幾種選書原則:

嬰幼兒(3歲以下)喜歡簡單的連環畫及有關他們熟悉事物的故事書,形狀和顏色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學齡前兒童(3至6歲)喜歡動作圖書、幻想故事、有關日常生活和動物的兒歌或寓言,易於兒童記憶。

林肯的身教

林肯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他出身於一個拓荒者的家庭,主張維護聯邦統一,解放黑奴。1860年,以共和黨首領當選總統。他有一個獨生兒子叫羅伯特,他對兒子很注意品德教育,特別是在培養兒子形成誠實的品德方麵。他覺得,一個人必須具有誠實的美德,這樣的人才是可以信賴的人。

為了培養兒子這種誠實美德,他很注意自己的身體力行,以實際行動來影響孩子。

有一次,他和兒子羅伯特驅車上街,遇到一隊軍隊在街上通過,林肯隨口問一位過路人:“這是什麼?”林肯原想問是哪個州的兵團,但沒有把話說清楚。那人以為他不認識軍人,便粗魯地回答說:“這是聯邦的軍隊,你真個他媽的大笨蛋。”林肯麵對著一個普通路人對自己的斥責,隻說了聲“謝謝”,毫無半點怒容。兒子當時感到很奇怪。在關上車門後,林肯嚴肅地對兒子說:“有人在你麵前向你說老實話,這是一種幸福,我的確是一個他媽的大笨蛋。”林肯在選舉總統時,對選民講話中也很注意誠實。因為他沒有錢,競選時沒有坐專車,隻是買票乘車。每到一站,朋友為他準備好一輛耕田用的馬拉車。他便站在車上,開始了演說:“有人寫信問我有多少財產。我有一位妻子和一個兒子,都是無價之寶。此外,還租有一個辦公室,室內有桌子一張,椅子三把,牆腳還有大書架一個,架上的書值得每人一讀。我本人既窮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麼可依靠。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們自己。”這些話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競選總統時,林肯被稱為“誠實的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