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寒冬將至(1938年7月~1938年11月)(5)(2 / 3)

師長獨身棄陣,這仗自然沒法打了。不過,第18師的留守官兵倒沒亂,在營長黃福蔭指揮下,不但掩護了要塞炮部隊轉移,撤退前又破壞了要塞上的設施,撤退後又把附近的浮橋全部炸毀。

撤退路上,有經驗的老兵聽到噝噝滑嘯聲時,會不加理會,因為他們知道:這時候,鬼子的炮彈正在淩空飛過,在地麵上可以照常行動。當然,他們也曉得,但如果聽到飛行的炮彈驟然變聲,那就需要立即臥倒了,因為此時炮彈一定會在離你不遠的地方落下。

李芳郴後來被軍事法庭判了3年刑,倒也算是輕的了。對於他來說,至少在3年中不必麵對日軍的進攻了。隨後,第14師旅長“土木係”幹將羅廣文接任第18師師長。

羅廣文上任後,把第18師還有戰鬥力的部隊編成一個團,找了個人當團長。此時張發奎第2兵團司令部沒預備隊了,於是這個團轉為張發奎直屬部隊,在休整了一周後,被張調往大冶。行前那名團長找到黃福蔭,說現在人員困乏,士氣不高,想把這個團編為一個加強營,意思是黃任營長,帶隊伍去大冶,他就不去了。羅廣文顯然被李芳郴影響了。

黃福蔭二話沒說,把部隊編為四個步兵連,外加一個重機槍連,還有一個通訊排和一個衛生隊,立即開赴大冶。

見到張發奎後,張詢問了人員和裝備情況,隨後展開地圖,叫參謀長介紹敵情,告訴黃福蔭,日軍已迫近大冶。

張發奎說:“我手裏就你這支直屬部隊了,現在總部決定在3天內轉移,你們營的任務是掩護總部,在大冶縣城正麵布防。你們隻有一個營,作戰時務必小心!”

就這樣,第18師這支殘餘部隊成為掩護第2兵團總部撤離的生力軍。

大冶縣城坐落在一麵湖的西北麵。

黃福蔭領命後,立即做出部署:先派人破壞了通往縣城的公路橋,隨後以一個連守備大冶城西公路交叉點上的高地,用兩挺重機槍封鎖住路口;以一個連守備縣城外東北麵,一個班占領城南方向的突出部,用兩挺輕機槍封鎖湖麵;另一個連攜帶一挺重機槍,在城外西北處守備,封鎖由東向西的公路;剩下的兩個排和兩挺重機槍放在縣城北;最後一個排做預備隊。同時叫通訊排立即布置電話線。

張發奎對這個布置很滿意,告訴黃福蔭,等總部轉移後,這個營歸甘麗初(黃埔軍校1期,廣西容縣人)第6軍指揮。這時候,甘的軍部在大冶城北13公裏的一個村子裏。

張發奎走後第三天,日軍先頭部隊出現在大冶城南,黃福蔭的部隊利用地形的側麵和斜麵構築掩體,殺傷了不少敵人。由於日軍不能逾越,隻好隔湖炮擊。堅守到第7天,有日軍沿公路由東南向西迂回。黃福蔭把敵情告訴甘麗初,後者告訴黃:“第6軍在今夜將向後撤,下麵的一個旅負責掩護,你營暫歸該旅指揮,可與彭姓旅長聯絡。”

黃福蔭給彭打電話,彭隻是叫黃營堅守陣地,其他未做任何說明。

黃福蔭苦笑,想:這一回,自己這個加強營是別想走了,又得給第6軍打掩護。

後來,第6軍撤了,那個旅也走了。走前沒給黃福蔭下命令。這時候,大冶一線隻剩下黃福蔭的半個營了。

就在這時候,有個部隊長找到黃福蔭,原來是第6軍的一個戰車防禦炮連,他們在匆忙的撤退中被甩下了,由於步兵武器不足,想跟黃營一起走,換句話說,也就是要黃的部隊保護他們。

黃福蔭當即答應。

入夜後,部隊沿縣城西南大道潛行,在路上遇見甘麗初,黃福蔭把那個戰車防禦炮連完好地交給他。黃問第6軍後撤時為什麼不通知他,甘麗初自知理虧,所以隻是一個勁地稱讚黃有作戰經驗,以後當大有作為。

黃福蔭雖然不快,但又能怎麼辦呢?

在大冶縣的金牛鎮,黃福蔭遇見第185師師長方天和他的參謀長石祖黃(黃埔軍校6期,湖南邵陽人)。

黃福蔭大喜,因為方、石是他的老上級。淞滬會戰時,黃在第14師,那時方、石都是第14師團長。方天的這個師,由武漢警備旅擴編而成,士兵家屬多在武漢,所以離開武漢時,不少士兵開了小差,找自己的家屬去了。等轉戰到金牛鎮,全師已沒多少人了。聽了黃福蔭的訴說和抱怨後,方天說:“你這個營戰鬥力很強,加入我的部隊,作為主力好不好?由我來指揮。”

黃福蔭當然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