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漢語文字來源使用(3)(2 / 3)

宋真宗時,靠獻媚邀寵爬為副宰相的丁渭,一次與宰相寇準一起在朝房用飯,丁渭看到寇準的胡須上粘了一些飯粒,便親自上去為寇準溜須拂拭,並對寇準的胡須盛讚一番。寇準忍不住哈哈大笑道:“難道天下還有溜須的宰相嗎?”後來人們便稱丁渭為“溜須宰相”。“溜須”典出於此。

“胡說”小話

“胡說”一詞出現在所謂“五胡亂中華”時期。胡人是古人對我國北部、西部邊遠地區少數民族的稱呼。主要有匈奴、鮮卑、羯、氐、羌,統稱“五胡”,當時由於西晉王朝腐朽,胡人打進中原,趕走西晉統治者,主宰了中原。漢族封建統治者說話、辦事都以封建禮法為依據,而胡人因文化背景不同,並不以漢人的禮法為說話、辦事的依據。所以當時漢人把亂說和沒有根據的言語稱為“胡說”,把越軌的行為稱為“胡鬧”,這反映了封建統治者對少數民族的歧視。

“混帳”有來曆

我國北方的蒙古族過著群居的遊牧生活。為了尋找有水草的地方放牧,到處遊蕩。碰上有水草的地方便支起蒙古包,定居下來。白天,男人們去放牧,隻留下老人或婦女看守帳篷。這時,在家的一些年輕小夥子為了找年輕姑娘談情說愛,就亂竄帳篷,混進姑娘帳篷裏去。有時候,年輕小夥子碰上嚴厲的老頭,老頭就會憤怒地罵一句:“你又混帳了!……混帳東西又來了”。年輕小夥子自討沒趣,急忙退出帳篷。後來,“混帳”、“混帳東西”這句話漸漸變成了一句責罵不明事理者的俗語了。

“借光”的由來

據《戰國策·秦策》記載,戰國時秦國將軍甘茂曾對齊國使者蘇代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條江邊住著不少人家,每晚,姑娘們都湊到一起做針線活兒。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貧寒,買不起燈燭。其餘的姑娘嫌棄她,說她愛占小便宜,拒絕她來。這位姑娘說:“我雖然買不起燈燭,但是我每晚都比別人先來,把屋子打掃幹淨,把坐席鋪設整齊,讓大家一來就能舒適地做活,這對你們多少也有些方便。你們的燈反正是要點的,借我一點光又有什麼損失呢?”姑娘們覺得她的話有道理,便把她留下了。

後來,人們就被凡是請求別人提供某種幫助和從別人那裏分享某種榮譽稱作“借光”。

“摩登”溯源

曾有人在《北京日報》(1987年2月20日)撰文說,對“摩登”這個詞,舊版《辭源》的解釋是:“西文Modem之譯音。義為近代,今還稱時髦人時之人物。”舊版《辭海》的解釋是“摩登,英文Modem之音譯,意為現代或近時的,通俗用為新奇時髦之意。”

然而,遠在英文傳入我國之前的南宋末年,漢語裏就有了這個詞。生活於1191年至1245年的耶律楚材,在他45歲前後寫的一首詩裏就用了“摩登”這個詞。他的《湛然居士文集》卷十中題為《寄冰室散人》的七律寫道:“佳人元不是摩登,幻術因循汙此生。”

“摩登”這個詞還常見於四川話裏。如說“逛馬路,看摩登”,就和“看嬌娘”的意思相仿佛,作名詞。又如說“你咋個也摩登起來了!”則作動詞。

有現代化之意,最常見的是作形容詞,如驚歎新奇人時的人物往往說“好摩登啊!”上世紀40年代,四川三合縣的涪江對岸有一座小廟,廟名不甚為人所知,但廟中有一尊觀音塑像卻是遠近聞名,人們稱之為“摩登觀音”頭戴花冠,身披纓絡,腰裸露,頭微側,雙眼下視,似笑非笑,右手作合十狀,左手自然下垂,很像要翩翩起舞的樣子。作為四川人的李一氓在一篇題跋中寫了一首七絕,也用了這個詞。詩雲,競搜戲曲學摩登,星風稀求半本珍。

的確,英語Modem真有譯作“摩登”的。電影藝術大師卓別林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嚴重的失業問題的名作《ModemTmes》就譯為《摩登時代》,但那是因為漢語中原有“摩登”這個詞,音義又相近的關係,和用漢語中現成的詞“幽默”譯英語裏的Huraour,以及某些人以“時髦”譯Saxal"t,有些類似。大概也就是這個緣故,前麵提到的幾部辭書就都誤以為“摩登”的詞源是Modem了。

但也有人撰文發表不同看法,認為彼“摩登”非此“摩登”。他說,據其所知,耶律詩中的“摩登”也是個外來詞,而且與現在所通行的“摩登”

不是同一物。詩中所指乃是佛經的典故,佛教傳說有一種族名“摩登伽”

(梵語音譯),其男性也稱為“摩登伽”,女性則稱為“摩鄧祗”,從事清掃之類的“卑賤”職業。據佛經記載,有女善使“先梵天咒”,作幻術誘惑人,曾以幻術蠱惑佛弟子阿難“鏘使淫樂”,後佛說神咒方解此難,此女後稱為“摩登伽女”或“摩登女”。耶律此詩中的“摩登”及“幻術”,顯然是用了此典,並帶有明顯貶義。

源自梵語的“摩登”在語義上與現時所用的“摩登”相去甚遠,因此不能說現時的“摩登”就是耶律詩中“摩登”的發展。而英語Modem意為“近代的、現代的、現代式樣的、時新的、時髦的、新派的”,與我們現時所用的意義基本相同。

“望洋”及其他

“望洋興歎”,語出《莊子·秋水》“河伯始旋其麵目,望洋向若而歎”說的是河神因河水大漲而自嗚得意,及至到了海邊,才感到海的偉大而自認渺小。於是,便望著大海,向著海神發出了慨歎。“望洋”仰視貌,是個聯綿詞。因“望洋”為聯綿詞,所以不能將其拆開來解釋,正像“玻璃”、“蜘蛛”一類聯綿詞不能拆開一樣。至於有人因住不上新房,而詼諧他說“望樓興歎”這類話,那隻不過是一種“靈活地”借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