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和“八十四”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能過七十三,難過八十四”,這種說法,使一些老年人產生思想負擔,把73歲和84歲當成兩道“難關”。
這種說法怎麼來的?據記載,孔子活了73歲,孟子活了84歲。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孔子被尊稱為至聖先師,孟子被尊為亞聖。一些人認為,聖賢之人在這個歲數上都死了,一般人就很難超過。所以慢慢就形成了上麵那種說法。時間長了人們忘了它的由來,便認為七十三、八十四是老人的“關口”或“門檻”。其實,知道了原由,就自然會覺得這種說法是毫無科學根據的了。
“鬼打架”的由來
人說“鬼打架”,不過是一句戲言。然民間雜技有一套傳統節目,由一壯漢安上另一個假人頭,把雙手化妝成另一人的雙腿雙腳,其雙手雙腳各蹬一雙古式快靴,在地上蹦跳滾爬,酷似兩個人扭作一團廄打格鬥,這類表演,以往多是藝人於夜幕下的昏燈前進行,故而叫作《鬼打架》。人們最是愛看。
其實,這“鬼打架”節目起源甚早。遠在清代康熙即位時,帝京有一排獲寵的小太監,他們多是貴族名門之後,生性精靈活潑。自恃恩寵,便是勇武得力。
康熙帝爺命此一批小太監攻習“布庫”武功,將一名叫鼇拜的惡魔擒獲並處刑監禁不赦。把鼇拜餘黨群頑一一殺滅,使百姓得以生計安寧清泰。
日後,朝廷興起一樁紀念性的文娛節目,為摹仿當初擒鼇拜格鬥搏擊之舉,就由小太監“一飾為一”,表演起來,因小太監乃貴族之後,故節目定名為《二貴摔跤》,複因“貴”與“鬼”字諧音,久後便叫《鬼打架》。
江湖兒女據此節目,還興起《啞背瘋》歌舞,即由一人裝成老漢背鄉女、啞漢顛舞、瘋女表唱,倒成為民間一項花會劇目。亦即湖北人喜愛的《一枝梅》。“鬼打架”一詞是否由此而來呢?姑此存照。
“倒插門”應是“倒踏門”
“倒插門”《現代漢語詞典》釋為:“舊時稱男子到女方家裏結婚並落戶。”有人認為“倒插門”應是“倒踏門”,它的含義很清楚,即女子踏入丈夫家門生活,是天經地義的,否則即係反常所以丈夫到妻子家生活,即謂之“倒踏門”。“倒踏門”一詞至晚在明朝中葉即已通行,在明朝人寫的文學名著裏常常見到。如《金瓶梅詞話》第十七回,寫李瓶兒的婚史,曾說“使馮媽媽通信過去,擇六月十八日大好日期,將蔣竹山倒踏門招進來,成其夫婦”。《西遊記》中亦有此提法。
“壓軸戲”並非“壓台戲”
現在,許多人常用“壓軸戲”一詞來形容最後一個精彩節目。實際上,這是一個流傳很廣的錯誤用法。
“壓軸”本是京劇的“術語”。京劇一場戲如有五出的話,第一出叫作“開羅戲”,第二出名日“早軸”,第三出為“中軸”,第四出(倒數第二)稱為“壓軸”,第五出(最後一出)側叫“大軸”。可見稱最後一個節目為“壓軸戲”是錯誤的,應改稱“壓台戲”或“大軸戲”才對。
鬼門道
我國舊式劇場,一般都是方形舞台,舞台由前後四根柱子構成,後麵兩根柱子之間設有板壁,板壁左右兩端各辟一門,供演員上下場之用。演出傳統劇目,演員大部從右門上,由左門下,這個上(下)場門,就是人們常說的“鬼門道”。
“鬼門道”也叫“古門道”、“鼓門道”,為什麼這兩個由前台通往後台的門,叫“鬼門道”呢?
據明代朱權《太和正音譜》“勾欄(宋元時百戲雜劇的演出場所)中,戲房出入之所,謂之‘鬼門道’。鬼者,言其所扮者,皆是已往昔人。愚俗無知,因置鼓於門,訛喚為‘鼓門道’,於理無宜。亦曰‘古門道’,非也。”
這就是“鬼門道”語詞的注釋。“鬼門道”一詞,在我在我國北宋時即已有了,蘇東坡曾有詩雲:“搬演古人事,出入鬼門道”即是一證。
戲劇是社會的縮影。諸色人等在舞台上進行表演,悲歡離合,變化多端,情節錯綜複雜,但演員必須首先通過“鬼門道”才能走向前台進行表演,因此人們就把那些機警多變,善於謀劃的人比喻為“鬼門道多”,也就是俗語“點子多”。
“抱佛腳”的來源
有一句俗語,叫“臨時抱佛腳”。這句話,可以形容那些平時對佛將信將疑,遇到病痛災難求佛保佑的不怎麼虔誠的信徒;也可以形容那些平時不用功,考試時翻書複習的學生;更可以形容那些平時不大來往,有事登門求人的客人……“抱佛腳”一詞的來源,有幾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