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趣詞新解(1)(2 / 3)

唐代詩人孟郊在《讀經》詩中寫道,“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庭》。”

謂年老方信佛,以求佛佑;有臨渴掘井之意。這大概是最早的“抱佛腳”者了。

宋代劉的《中山詩話》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王丞相論沙門道因曰:

‘投老欲依憎’,客遽對曰:‘急則抱佛腳’。王曰:‘州投老欲依憎’是古詩一句’。客亦曰:‘急則抱佛腳’是俗諺全語。上去‘投’,下去‘腳’,豈不的對?’王大笑。”

《通俗編·釋道》引宋代張世南《宦遊紀聞》,則又是一種說法:“雲南之南一番國,專尚釋教,又犯罪應誅者,捕之急,趨往寺中,抱佛腳悔過,便貰貫其罪。今諺雲:‘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乃番僧之語流於中國也。”

“磨洋工”的來曆

“磨洋工”一詞,一般指消極怠工。其實,最初“磨洋工”並不包含磨蹭、怠工的意思,而是建築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國舊式房屋建築,其考究者要求“磨磚對縫”。磨工,就是指對磚牆的表麵進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

1917至1921年,美國用清政府的庚子賠款在北京建協和醫院和協和醫學院。

工程耗資500萬美元,占地22公頃。建築質量要求很高,外觀上采取中國傳統的磨磚對縫,琉璃瓦頂。由於這項工程是由外國人出資、沒計,中國人稱之為“洋工”。協和醫院有主樓14座,又是高層建築,“磨工”工序分浩繁。參加建築工程的許多工人就把這一工序稱為“磨洋工”。

“吹牛皮”的由來

過去黃河上遊一帶,人們常用牛、羊皮製成渡河用的筏子,使用時用嘴將皮筏吹起來。不用足夠的力氣,光說空話,皮筏是吹不起來的。人們常對光說空話的人說:“你有本事就到河邊吹吹牛皮看。”以後,就把愛說空話大話叫做“吹牛皮”了。

“二百五”的涵義

有關“二百五”的涵義是什麼?向無定說,有人講它出於稱古銅錢“一吊”當中的“半吊”之“半數”,意思是“小不點”的差大截;有人又講它出自賭具“牌九”裏的“長二”加“黑五”點,前者叫“二板凳”,後者簡稱“五”,合共起來便是“二板(百)五”。意思是點子最低(“背時”)。另有人說,“二百五”不是俗語,而是一個曆史故事。戰國時期,身掛六國相印的蘇秦被人暗殺了。齊王很惱怒,要給蘇秦報仇,可一時拿不到凶手。於是,他就想了一條計策,讓人把蘇秦的頭從屍體上割下來,懸掛在城門上,旁邊著一道榜文說:蘇秦是個內奸,殺了他乃為齊國除了一大害,當賞黃金千兩,望領賞。榜文一貼出,就有4個人前來聲稱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說:“這可不許冒充呀!”4個人又都咬定說是自己幹的。齊王說:“真勇士也!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各分得多少?”四人齊聲回答:“一人二百五。”

齊王拍案大怒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

現在人們口頭說的“二百五”多帶貶義,是傻蛋、不識時務的同義語。

“拍馬屁”趣解

在古代,馬是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人們相見,往往要拍拍對方馬的屁股,稱讚馬好,這含有禮節成分。但有的人順風承意,趨炎附勢,不管對方馬之良否,均拍馬屁股稱好,這就有了阿諛奉承的意思。後來,人們就稱那些阿諛奉承的舉動為“拍馬屁”。

蒙古族好騎手,善於拍馬屁。即使烈性馬,騎手過去,輕輕地拍拍馬的屁股,當馬感到舒服的時候,突然躍身上馬。這是為了騎馬才拍馬屁。

還有,明朝天啟年間太監魏忠賢,有一套高明的馴馬本領。有天他見皇帝不悅,便奏請皇帝在西校場舉行賽馬以解悶取樂。於是皇帝下詔,令京城武官在九月九日重陽節參加賽馬。

賽馬開始,數百騎隨著號炮聲響奔騰而去,眾武官在馬上拚命揮鞭,有的馬鞭打斷,便用手在馬背上狠拍。但魏忠賢不揮鞭,起跑時隻在馬屁股上輕輕拍三下,馬即四蹄生風,騰空而去,奔騰中仍不擇鞭,隻是輕拍馬屁股。賽馬結果,魏忠賢遙遙領先。天啟皇帝追問魏忠賢何因?魏答曰:“奴才的馬並非神馬,要馬跑得快,就要順馬性,絕不能強行,駕馬妙法,說穿了就在‘拍馬屁’三個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