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的努力到了一定的程度,事情自然會成功。

功到自然成。

——明·吳承恩《西遊記》

隻要功夫做到,事情一定會成功。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明·吳承恩《西遊記》

世界上沒有無法辦到的事,隻要用心努力去做,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事無三不成。

——明·吳承恩《西遊記》

任何事情不經過多次努力都是難以順利成功的。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裏得。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

富和貴並不是天生就有的,全是依靠人的勤奮得到的。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

水如果不激發就不會高揚,人如果不激勵就不會奮發。

辛勤好似蠶成繭,繭老成絲蠶命休。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

辛勤勞作如同春蠶吐絲一般,結好繭變成絲蠶的生命也就結束了。

上山難兮下山易。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

上山困難下山易。比喻人進步艱難,退步容易。

老不足歎,可歎是老而虛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無補。

——明·呂坤《呻吟語·力行》

年老不足以歎息,可歎的是老而虛度;死亡不足以悲傷,可悲的是死了與世無補。

要甜先苦,要逸先勞。

——明·呂坤《續小兒語》

若要想甜就先要吃苦,若要想安逸就先要勤勞。

懶散二字,立身之賊也。

——明·呂坤《呻吟語摘·內篇·修身類》

“懶”“散”這兩個字,是立身為人的盜賊。

弄潮於萬層波麵,進步於百尺竿頭。

——明·呂坤《呻吟語摘·廣喻》

戲弄潮水在無數層波浪的峰巔,在百尺之高的竿頭上更上一步。比喻不畏艱險,奮力前進。

宴安如鴆毒,甚可懼也。

——明·胡居仁《居業錄·學問》

閑適的生活如同毒酒一樣,是非常可怕的。

難不貴苟免,功不貴幸成。

——明·胡居仁《居業錄·學問》

可貴的是災難臨頭不苟且求免,靠僥幸獲得的成功不值得稱道。

大抵承平日久,人習於苟安。

——明·歸有光《應製策·第五問》

和平安寧日子生活久了,人們容易養成一種苟且偷安的習慣。比喻在優裕環境中生活,還應保持進取精神。

天下之事,因循則無一事可為;奮然為之,亦不必難。

——明·歸有光《奉熊分司水利集並論今年水災事宜書》天下的事情,因循守舊,不積極進取,就會沒有一件事能辦好;振奮精神去做,事情也不一定困難得束手無策。

事不可易成,名不可易得,福不可易享。

——明·徐禎稷《恥言》

事情不能靠偶然原因成功,名譽不能靠沽求輕易取得,福分不能坐享其成輕易享受。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明·文征明《今日歌》

如果說暫時地等待明天的到來,那麼明天又會有明天。比喻今天要辦的事不能推遲到明天。

君著狐貉溫,轉使腰肢懶。

——明·錢秉鐙《田園雜詩》

雖然穿著上好皮衣,身上暖和,但會使人變得懶惰。

當其不化時,焉能棄所謀。

——明·錢秉鐙《田園雜詩》

生命不息,奮鬥不已,隻要還活著,就不能放棄自己的事業。

左拍右攜非我事,心香一炷要爭先。

——明·瞿式耜《登茅山》

拍馬逢迎求人提攜不是我的風範,要靠自己的努力奮發爭先。

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明·曹學佺《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隻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

去看山頭土,先看屋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