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大略》
人在交往中如果嫉妒他的朋友,那麼其他品德高尚的朋友就會同他遠離;國君如果嫉妒他的臣屬,那麼其他品德高尚的人就不會前來效力。
君子貧窮而誌廣,富貴而體恭,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怒不過奪,喜不過予。
——《荀子·修身》
君子貧窮時心胸寬廣開闊,富貴時恭敬而從容,休息時精神不懈怠,勞累疲倦時麵貌莊重,盛怒時也不罰人過重,喜悅之時也不獎賞過度。
君子寬而不慢,廉而不劌,辨而不爭,察而不激。
——《荀子·不苟》
有德行之人寬厚卻不輕慢,廉潔卻不損傷,明辨卻不爭執,察實卻不過激。
君子大心則敬天而道,小心則畏義而節。
——《荀子·不苟》
有德行之人心胸寬廣的時侯,敬重天道,遵循常規;心誌狹窄的時侯,敬畏禮法,自守節操。
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
——《韓非子·說難》
像龍那樣的動物,雖然比較馴服,也會讓人去騎它;但是如果去碰它喉下的鱗片,則必大怒而殺人。比喻忍耐有限。
不吹毛而求小疵。
——《韓非子·大體》
不吹開毛並且在皮上尋找小毛病。比喻不要太苛求。
不洗垢而察難知。
——《韓非子·大體》
不洗去汙穢去察看很難發現的問題。比喻不要過於苛求。
泰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韓非子·大體》
泰山對於土石沒有討厭,因此才能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對於溪流沒有取舍,因此才能形成它的浩渺。比喻胸襟廣闊。
江河不惡小穀之滿己也,故能大。
——《墨子·親士》
江河不會討厭小山穀的溪水充裕超過自己,因此能成為大江大河。比喻成就事業的人必須胸懷寬廣。
人無弘量,但有小謹,不能大立也。
——《管子·小謹》
人沒有寬廣的胸懷,隻是謹小慎微,是不能成就大事業的。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
——《管子·形勢》
海洋不拒絕彙入的河水,因此能寬闊浩瀚;高山不拒絕土石,因此能高聳入雲。
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
——《老子》
男子漢要立身淳厚,不要用刻薄態度為人處事。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
因為他不與人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與他相爭。
君子不為苛察。
——《莊子·天下》
有德行之人不以苛刻來顯示精明。
一聞人之過,終身不忘。
——《莊子·徐無鬼》
一聽到他人的過失,就終身不忘。比喻心胸狹小。
海不辭東流,大之至也。
——《莊子·徐無鬼》
大海不拒絕東流入海的河水,是因為它的容量極大。比喻心胸開闊。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莊子·至樂》
小的衣袋不能裝進大的東西,短的井繩不能打上深井裏的水。比喻不可心胸狹小。
鼓不藏聲,故能有聲;鏡不沒形,故能有形。
——《文子》
鼓藏不住聲音,因此能發聲;鏡子不隱藏形象,所以能照出形象。比喻寬容大度。
度在身,稽在人。
——《列子·說符》
度量在自己,考核在別人。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
——《觀微子》
有德行的人能忍受別人不能忍受的,寬容別人難以寬容的,處別人所不能處的。
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尚書·君臣》
能忍耐,就會做成事情;寬宏大量,德行就會高尚。
寬而栗,柔而立,……直而溫,……吉哉。
——《尚書·皋陶謨》
寬容並且又莊嚴,柔和又有能力,正直而又溫和,那麼他會一輩子有福。
居上克明,為下克忠。
——《尚書·伊訓》
位居上位的人能寬宏大量,位處下位的人必能竭盡忠誠。
厚將得眾。
——《左傳·隱公元年》
寬容忠厚就能得到眾人的支持。
效小節者不能行大威,惡小恥者不能立榮名。
——《戰國策·齊策》
隻注意細節的人難成大器,計較小的恥辱的人必不能成大事。
日在井下,不能燭十步;目在足下,不可以遠視。
——戰國·魯·屍佼《屍子》
太陽在井下,光亮照不遠十步;眼睛總看著腳下,不可能有遠見。比喻心胸狹小,成不了大事。
用智褊者無遂功。
——戰國·呂不韋等《呂氏春秋·博誌》
雖然聰明卻心胸狹隘,是不會成功的。
君子不以己所能者病人,不以人所不能者愧人。
——《禮記·表記》
有德行的人不以自己能幹而去責難人,不因別人不能幹而去使人為難。
心小則易傷以憂。
——《靈樞經·本髒》
心胸狹窄就容易因為憂慮而損害身體。
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
——漢·劉向《新序·節士》
山太尖細了則高不了,水太狹窄了則深不了。比喻對人過於苛求就不會得人心。
黃鍾大呂,不可從繁奏之舞。
——漢·劉向《說苑·政理》
黃鍾大呂,不可以用來伴奏複雜的舞曲。比喻成就大事的人不苛求小事。
江海無不受,故長為百川之主。
——漢·劉向《說苑》
江海能容納眾流,因此才能永遠做百川的領袖。
貴賤之於身也,猶條風之時麗也;毀譽之於己,猶蚊虻之一過也。
——漢·劉安《淮南子·俶真訓》
貴賤對於自己,如同一晃而過的條風一樣;毀譽對於自己,如同一閃而過的蚊虻。
海不通於百川,安得巨大之名。
——漢·王充《論衡·別通》
大海不彙百川流水,怎麼會有巨大的名聲。比喻寬容大度,才有所得。
察察者有所不見,恢恢者有所不容。
——漢·陸賈《新語·輔政》
能夠明察的人也會有看不見的時候,心胸寬廣的人也會有不能夠寬容的時候。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漢·韓嬰《韓詩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