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群裏千百次地尋找他,卻不見蹤影。忽然回頭望去,他卻在燈火稀落的地方獨行。喻指遠避繁華,清高獨處的品格。
有心雄泰華,無意巧玲瓏。
——宋·辛棄疾《臨江仙·莫笑吾家蒼壁小》一心想與泰山、華山爭雄,無意阿諛奉承、八麵玲瓏。
無書求出獄,有舌到臨刑。
——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趙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不寫乞降書乞求出獄,隻懷著對敵人的滿腔仇恨直至犧牲。喻指忠貞不屈。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宋·文天祥《正氣歌》
浩然正氣充滿天地之間,威嚴剛烈流傳千古。
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宋·文天祥《正氣歌》
為正義而死我心甘情願,這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
千年成敗俱塵土,消得人間說丈夫。
——宋·文天祥《金陵驛》
曆史上的成功與失敗不足道,主要是留下一世英名在人間。
豈因徼後福,其肯蹈危機。
——宋·文天祥《張元師謂予國亡矣殺身以忠誰複書之予謂商非不亡夷齊自不食周粟卜臣自盡其心豈論書與不書張為改容因成一詩》怎麼會因為死後得不到名利,就失去了為正義事業而獻身的勇氣呢?
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宋·文天祥《言誌》
為正義事業獻身而不苟且偷生,正義將伴隨著英名永放光芒。
熊魚自古無雙得,鵠雀如何可共謀。
——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趙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熊掌和魚從來不能同時得到,天鵝與麻雀怎麼能有相同的誌向呢?喻指正義與生命不可兩全時,要舍生取義。
自古皆有死,義不汙腥膻。
——宋·文天祥《高沙道中》
自古以來人都難免一死,但要為正義獻身決不玷汙氣節。
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正氣歌》
身處逆境氣節就表現出來,他們都將名垂史冊。
清泉絕無一塵染,長鬆自是拔俗姿。
——宋·蘇舜欽《無錫惠山寺》
清澈的泉水沒有受到任何的汙染,挺拔的鬆樹從來就超凡不俗。喻指高潔。
菊花到死猶堪惜,秋葉雖紅不耐觀。
——宋·戴複古《懷徐淵子》
菊花到死仍然值得愛惜,秋葉雖然豔麗但卻不好看。喻指有氣節者將流芳千古。
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寧可清貧自得其樂,也不過靠不義之財致富而憂愁煩惱的生活。
雪後始知鬆柏操,事難方見丈夫心。
——宋·釋道原《五燈會元》
大雪之後才知曉鬆柏的節操,遇到困難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有欲則不剛,剛者不屈於欲。
——宋·楊時《二程粹言·論學》
私欲熏心的人意誌不剛強,意誌剛強的人不屈服於私欲。
窮不易操,達不患失。
——宋·林逋《省心錄》
即使貧窮也不改變節操,顯貴後不計較得失。
大丈夫見善明,則重名節如泰山;用心剛,則輕死如鴻毛。
——宋·林逋《省心錄》
大丈夫是非分明,將名譽氣節看得重如泰山;剛正不阿,把生死看得輕如鴻毛。
蓋棺始能定士之賢愚,臨事始能見人之操守。
——宋·林逋《省心錄》
一個人到生命終結時才能對其德行的好壞作出定論,一個人在危難降臨時才能顯現出是否有操守。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戎。
——宋·陳亮《水調歌頭》
在堯舜禹各個朝代中,總有一些恥於向敵人屈服的剛強戰士。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