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對武術事業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知名人士,經國家體委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審核後,可授予榮譽高段位。
第四條申報、考評與審批辦法(1)凡遵守武德,熱愛武術,具有相應的武術技術和理論水平者,均可申報武術段位。隻有國家體委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授權的各級考評委員會,才有權組織考評。
(2)各區、縣武術考評委員會,每年對基層武術組織的學員舉行套路或散手入段資格技術和一段的考評,並將考評合格者的申報材料上報所在區、縣體委武術主管部門(或武術協會)審批,授予入段資格證明或相應的段位。
(3)地、市體委武術段位考評委員會,每年可舉行二段和三段的考評,並將考評合格者的申報材料報所在的地、市體委武術主管部門(或武術協會)審批,授予相應的段位。
(4)省、自治區、直轄市體委以及行業體協武術段位考評委員會,每年舉行四段、五段和六段的考評,並將考評合格者的申報材料上報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體委及行業體協武術主管部門(或武術協會)審批,授予相應的段位。
(5)全國武術段位考評委員會將適時組織七段、八段和九段的評審,並將評審合格者的申報材料上報國家體委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審批,授予相應的段位。
(6)各段位的考評形式包括:
a.省級和全國性的各類武術比賽。
b.規定的段位晉升考評。
第五條證書、服裝與徽飾
(1)證書由國家體委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統一設計、製作。
(2)服裝由國家體委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統一設計,指定專門的廠家製作。
(3)徽飾由國家體委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統一設計,指定專門廠家製作。
初段位:一段(青鷹)、二段(銀鷹)、三段(金鷹)中段位:四段(青虎)、五段(銀虎)、六段(金虎)高段位:七段(青龍)、八段(銀龍)、九段(金龍)以上引自國家體委文件[體武(1997)231號]武術武德教育
1.武德在武術中的重要的地位
我國是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禮儀教育,講究習武知道德。武術是一項具有健身價值和技擊功能的傳統體育項目,它既能強身健體,防身自衛,又能修身養性,陶冶情操,還能通過研練武術了解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武術,對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保護人民利益,調節人際關係都有其特殊的作用。例如運用武術的技擊功能,既可以強身健體的保家衛國、戰勝敵人等。又可以與壞人壞事做鬥爭,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如果從小沒有好的武德,長大後可能以自己會武功,有本領而恃強淩弱,危害四方,敗壞社會風氣。因此,武德教育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更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用好武術,匡扶正義的武德教育十分重要。
2.武德教育的意義
第一,通過武德教育能激發民族精神,達到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的作用。
武術是中華民族智慧結晶的一部分。它不僅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更有修身養性的功效,武德教育中寓於了深刻的民族精神,這無疑將對習武者起到激發民族精神振奮愛國熱情的作用。曆史上具有崇高民族氣節的習武者舉不勝舉,如戚繼光、霍元甲、杜心武,都是武德高尚的民族英雄。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興亡。惜犧牲自己生命的事跡,可歌可泣。近百年來,中國飽受帝國主義欺淩,人民地希望國家能夠振興起來,在1900年,中國就發生了很多影響習武浪潮“義和團運動”。後來,許多愛國的武術家,以高尚的武德情操和精湛的武技,挺身而出,登上擂台,使那些帝國主義列強的拳師,不敢在中國的武壇上耀武揚威。他們為國爭光,大振了中華的武威。
第二,武德教育能促進社會進步,有助於物質文明建更好地進行。
武德約束習武者的行為規範,它一方麵要求少年兒童熱愛祖國,熱愛武術運動,遵守規矩;另一方麵,要求習武者見義勇為,敢於同一切違法行為作鬥爭。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許多青少年,他們不僅能夠自覺地遵紀守法,更能夠見義勇為,遇到壞人、壞事,挺身而出,奮不顧身。從而為經濟建設形成一個良好的環境,促進物製質文明建設的發展。
第三,通過武德教育,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一代新型武術人才。
武術和武德不可分。“學藝先學禮,習武先習德”,已成為一條真理。沒有一個良好的武德基礎就不可能練好武術,即使學到了一些功夫,也不會做出有益的事。隻有通過武德教育引導人們正確地教、學、習、練、比武術,才能成為一代新型武術人才。
綜上所述,武德教育是引導武術人才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