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運動的由來
舉重是一項古老的運動項目,以使用多種方式和方法舉起重物為主要特點。舉重的起源說法不同:
1.源於我國戰國時期。《史記·秦本記》載:“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商鞅曾在京城豎起重木征求力士,中者賞以百金,這就是著名的“一言為重百金輕”(王安石詩)。
西楚霸王項羽也是位“力能扛鼎”的大力士。漢代已有舉大刀、舉石擔和舉石鎖活動。從晉至清,舉重均列為武舉考試項目。
2.源於希臘。古希臘人曾用舉石頭來鍛煉和測驗一個人的體力,以適應戰爭的需要。
3.源於羅馬。古羅馬人在棍的兩端紮上石頭來鍛煉體力和測驗士兵,現代舉重運動源於歐洲。1896年首屆奧運會,舉重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1922年於愛沙尼亞舉行首屆世界舉重錦標賽。1920年成立國際舉重聯合會。
1929年舉重隨健美運動傳入我國。
射擊運動的由來
射擊是使用步槍、手槍等向各類靶標射準的體育運動或技藝。射擊源於軍事和狩獵活動。1477年在艾希施泰特舉行的射擊比賽,是有史料可查的最早的打靶,當時,可能使用藥撚式火槍。16世紀末出現的日耳曼式的輪栓槍價值昂貴,即專為打靶而用。當時用步槍打靶已成為歐洲大部分國家,特別是日耳曼係各國的流行娛樂活動。18世紀末射擊運動傳遍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有組織的射擊運動發展迅速,尤以小口徑步槍射擊運動更為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射擊日益為世界各國所注目。1896年第1屆奧運會將射擊列為比賽項目。國際射擊聯盟成立於1907年。1947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首次世界射擊錦標賽。我國於1952年將射擊列為比賽項目。
射箭運動的由來
射箭運動是借助弓的彈力將箭射出,以比賽射準或射遠的體育運動。射箭的起源尚無定論。弓箭是人類使用的最古老的武器之一,原始時代,射箭即成為人類狩獵和戰爭的手段。世界上許多國家都使用過不同形式的弓箭。
在我國,射箭作為一種體育運動,最早盛行於3000多年前的殷周時代,據史料記載,當時比賽儀式相當隆重。周代還以“射”為六藝之一。第1次世界大戰前,英法兩國射手屢次在勒圖蓋舉行比賽,是國際比賽之始。1900年第2屆奧運會將射箭列為比賽項目,可是,運動員參加了3屆奧運會(1904、1908、1920年)之後,奧運會又取消了這個項目的比賽。直到1972年成立國際射箭聯合會。我國除民族傳統形式的射箭運動外,從1959年起開展國際射箭的正規比賽。
跳馬運動的由來
現代體操運動中的跳馬,列入比賽項目雖僅百年,但其發展史可謂源遠流長。最原始的跳馬運動大約誕生在1500年前的羅馬帝國。當時出於軍事上的需要,軍方設計了木馬來代替活馬訓練軍人騎術。到了中世紀,歐洲各國騎術之風大盛,騎士們紛紛把跳馬作為鍛煉體魄的運動。相傳,日爾曼人的王公登脫·彼得,曾經一次跳躍過六匹駿馬,以致被稱為跳馬運動的始祖。
跳馬被當作體育鍛煉項目,始於近代歐洲。1795年,德國體操家維斯“砍”去了木馬的“馬頭”,16年後,德國的“體操鼻祖”揚氏又“割”去了“馬尾”,遂形成了現今的跳馬器械。
世界上最早的跳馬比賽,是1814年在德國一次慶典活動運動會舉行的。
1877年德國舉行的體操比賽中,跳馬開始有了比賽規則,比如助跑限製為六步,並規定了從正、側兩個方向過馬的動作,馬上手支撐可一次或兩次不限等等。在1896年的第1屆奧運會上,跳馬納入了奧運會體操比賽項目。第一個世界冠軍是德國選手克·舒曼,女子跳馬比賽則遲至1928年的第9屆奧運會才出現。
溜冰鞋的由來
傳說在16世紀,居住在荷蘭的一位男滑冰運動員,經常在冰麵上滑冰,當冰開始融化時,冰麵就不能支撐氣體重量。於是他用四個大木製線軸安裝在一雙舊皮鞋上,試著在地麵上滑行。居然成功了,被人們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雙溜冰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