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中國戲曲名家(1)(2 / 3)

肖長華

肖長華(1878~1967)京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號和莊,藝名寶鉻。祖籍江西新建,生於北京。11歲學藝,12歲登台。精通京劇各行當藝術,18歲以後專工文醜。曾與譚鑫培、王瑤卿、楊小樓等名家合演,贏得盛譽。又長期與梅蘭芳配戲,鋪墊襯托,嚴密得體,綠葉紅花,互相輝映,聲重一時。肖長華是京劇醜角藝術的集大成者,他成功地塑造過許多幽默機智的正麵形象,也扮演過不少靈魂醜惡、道德敗壞的反麵典型。他的念白清脆流利,出口斬截,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美。做工舒展靈活,簡潔傳神,人們說他演的醜角不醜,諧而不俗,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肖長華還長期從事戲曲教育事業。從1904年起,任喜連成科班總教習達36年。解放後又曆任中國戲曲學校副校長、校長。在印餘年的教學生涯中,既教戲又教人,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戲曲人材,為中國戲曲事業的延續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肖長華的代表劇且有《群英會》、《審頭刺湯》、《法門寺》、《女起解》、《連升店》

等。長演劇目編為《肖長華演出劇本選集》,理論著述集為《肖長華戲曲談叢》。他參加演出的《群英會》、《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已攝製成影片。

藝術傳人有馬富祿、茹富蕙、孫盛武等。

蓋叫天

蓋叫天(1888~1970),京劇表演藝術家。原名張英傑,號燕南,河北高陽人。8歲學藝,習武生,10歲登台。長期在上海、杭州一帶演出。受到南派武生宗師李春來的指教,刻苦習練短打武生戲。他廣泛吸取各種武生流派和其他戲曲行當的表演技術,並借鑒武術、雜技、舞蹈的技巧,從生活現象中提煉武打動作,不斷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蓋派”藝術。1934年,他曾在一次演出中不慎折斷右腿,被醫生誤接致殘。為了重上舞台,他忍痛將愈合的骨節摔斷再接,並堅持練功,兩年後重登舞台,表現了獻身藝術事業的堅強毅力。蓋叫天藝術精絕。表演注重體現人物的精、氣、神,講究舞台動作的美、帥、真。他的武功紮實,腰腿靈活,無論是獨舞還是對打,翻滾撲跌,都有獨到之處。他設計的身段動作,體態矯健,富有節奏感和塑型美。尤其擅演武鬆戲,有“江南活武鬆”之稱。他演武鬆,恪守“立如鬆、坐如鍾、臥如弓、行如風”的藝術準則,以豐富的武打動作和充分體現人物形體美的造型,準確地刻畫出這一古代英雄雄健威武、嫉惡如仇的豪放性格。擅演劇目有《武鬆》(包括《打虎》、《獅子樓》、《十字坡》、《快活林》

等)、《三岔口》、《一箭仇》等。有戲曲表演經驗記錄《粉墨春秋》行世。子張翼鵬、二鵬、劍鳴(小蓋叫天)均能傳其藝。

梅蘭芳

梅蘭芳(1894~1961),京劇表演藝術家。名瀾,字浣華,又字浣華。

祖籍江蘇泰州,生於北京,出身梨園世家,祖父梅巧玲、父親梅竹芬都是京劇名旦,伯父梅雨田是著名京劇琴師。梅蘭芳8歲學藝,11歲登台,14歲正式搭班演出,從專工青衣,到兼演刀馬旦、花旦,文武混亂,無一不精。

晚清時,受新思潮影響,立誌改革舊京劇。1913年到上海演出,引起轟動,受過歐陽予倩等進步戲劇家的影響。返京後,嚐試演出了時裝新戲《一縷麻》、《鄧霞姑》等,排過新古裝戲《嫦娥奔月》、《黛玉葬花》。1919年、1924年兩次出訪日本,1930年出訪美國,1934年出訪蘇聯,均受到熱烈歡迎。“九·一八”事變後,梅蘭芳攜妻兒移居上海。針對國民黨的不抵抗主義,他先後編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戲,激發人民的抗日熱情,反映人民的疾苦。抗戰爆發,梅蘭芳輾轉香港、上海,息影舞台,蓄須明誌,拒絕為日偽演出,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抗戰勝利後,重登舞台,專演昆曲。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中國京劇院院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等多項社會職務,仍不輟演出。到廠礦、到農村、到邊防,足跡遍及全國二十幾個省市。1953年,還曾以近60歲的高齡赴朝慰問演出。1959年,梅蘭芳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梅蘭芳演出過近400多出傳統戲,30多出新編戲,成功地塑造了許多性格鮮明的婦女形象。代表作有《宇宙鋒》、《貴妃醉酒》、《霸王別姬》、《洛神》、《遊園驚夢》、《穆桂英掛帥》等。其中有些已收錄在文獻紀錄片《梅蘭芳的舞台藝術》中。論文集《梅蘭芳文集》、自述性傳記《舞台生活四十年》,不僅是他的藝術道路、藝術經驗的記錄和總結,而且是研究中國戲曲的重要文獻。《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收錄他常演劇目,其中許多已成為京劇的保留劇目。梅蘭芳是梅派藝術的創始人。他天資並不十分聰慧,但勤奮好學,刻苦自勵。師承吳菱仙、陳德霖、王瑤卿等名家,而能博采眾長,集其大成。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他不斷探索,大膽創新,對京劇旦角的唱腔、念白、做功、舞蹈、服裝、化妝等方麵都做了改革,把京劇旦角藝術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顯示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形成了自己的流派。梅派藝術講究真與美的和諧統一,既注重刻畫人物性格,又注意表演的精湛、優美。梅蘭芳的扮相雍容大方,唱腔圓潤深醇,念自金聲玉振,動作嫻雅舒展,整個表演達到了出神入化,妙韻天成的藝術境界。他是中國戲曲藝術的傑出代表者。他的弟子李世芳、張君秋、杜近芳等均成就顯著,在戲曲界享有盛名,其子梅葆玖也能傳其藝。梅蘭芳享有崇高的國際聲譽。許多知名的藝術大師,如蘇聯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高爾基、著名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印度詩人泰戈爾等,對梅蘭芳都曾有過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