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內陸開放經濟特區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
首先感謝重慶市委市政府的邀請,有機會同大家交流,也是給了我一個學習機會。我對重慶市有比較深的感情。2000年5月8日,我由深圳調到國家發改委工作,主持國務院西部開發辦的日常工作,每年都到重慶調研學習一二次。2006年初,汪洋同誌、王鴻舉同誌聘任我為重慶市政府顧問,對我來說是一份榮譽,也是一份責任,使我有了繼續為重慶市人民作出一點點貢獻的機會。
1980年中央決定在深圳市等四城市成立經濟特區,以後沿海城市、沿邊城市、內地城市相繼對外開放。1990年開發上海浦東新區,2003年開發天津濱海新區,我認為這兩個“新區”是現在曆史階段下新創辦的經濟特區。它們無論如何稱謂、多大規模、何種類型,但是都具備經濟特區的一般特征:經濟活動的開放性和國際化;政策的特殊性;良好的投資環境;精心製定的發展規劃。
改革開放30年來,特別是1997年成立直轄市、2000年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重慶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幹部群眾的精神麵貌和城鄉麵貌發生很大變化,高速公路、鐵路、水路運輸,空港建設大發展,西部交通樞紐功能粗具規模,城鄉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為重慶市實現科學發展以及加快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胡錦濤總書記2007年對重慶科學發展做出了“314”總體部署,溫家寶總理作出了重要指示,中央賦予重慶市重要的戰略定位,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大力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確定了戰略目標,作出了重要的戰略部署。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支持下,重慶市實現科學發展、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的工作一定能取得跨越式的進展。為此我提出幾點建言,謹供參考。
一、實現內陸地區開放性經濟的跨越發展,需要繼續解放思想
改革開放30年過程就是解放思想的過程,每一次改革開放都是以解放思想為先導,隻有解放思想才能實現觀念創新、理論創新和體製創新,推動生產力的大解放和大發展。實現內陸地區開放型經濟的跨越發展,首先要破除內陸地區地理位置不沿海、不沿邊,難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思想障礙,大力發揚改革開放30年培育出來的敢闖敢冒、開拓進取的人文精神。大力引進沿海地區和海外資金、技術和人才,外資、內資一起上,國營企業、民營企業共同發展。
二、發展開放型經濟,必須堅持基礎設施先行
西部大開發9年,雖然交通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西部地區的公路密度、鐵路密度仍然隻有東部沿海地區的三分之一。基礎設施薄弱仍然是製約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重慶發展開放型經濟,需要以新一輪的基礎設施建設支撐開放型經濟大發展。大力加強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長江碼頭及空港建設,打通重慶與周邊六省的交通大通道,使物流、人流順利通達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和香港地區,並且通往海外。
三、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大力改善投資軟環境,為招商引資提供法製保障
中國各地都在招商引資,吸引世界500強、中國500強落戶,引進外資、內資,吸納民間資本。問題是你歡迎它來是一回事,它來不來是另外一回事。資本隻流向安全、效率高、效益好的地區。一些省市“開門招商,關門打狗”的事時有發生,使得一些外商到內陸投資望而卻步。改革開放30年來,有一件事做得不夠好,群眾不太滿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發展,這就是政府職能轉變得不夠快。政府審批事項過多,辦事環節過多,辦事拖拉。過去叫審批,現在叫核準,效果都一樣,政府不點頭就不能辦。企業立個項目,經過發改局、規劃局、國土局等部門,沒有一年兩年時間辦不下來,拖得企業叫苦連天。希望領導幹部交幾個企業朋友,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朋友,看看他們整天忙什麼。他們很大一部分精力是用來攻關,請人打高爾夫球、吃飯、喝酒。企業家們自我解嘲“攻關也是生產力”。
長期以來,我們的政府是管製型的政府,而不是一個服務型、法製型的政府。各級領導同誌應該認識到,改革、開放、發展“真正的主角”是置身於實踐的廣大幹部和群眾。發展經濟的主體是企業,包括國企和民企。政府的職能除了宏觀調控、市場監管以外,主要的應該是服務,是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社會氛圍。政府要更多地考慮如何完善市場經濟體製,把可以納入市場配置的資源全部納入市場配置,使市場更好地發揮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營造公開、公平、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更加注重發揮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不斷完善市場體係,使企業更好地發揮市場經濟的主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