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在川儀集團訪問考察,五年前我們和他們由幾百萬訂單起步,建立了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五年後我站在他們的產品陳列室,如果不是主人的介紹,我會認為這些產品是來自於德國,來自於日本。我們公司已經連續三年采購川儀集團的儀表,連續三年每年在兩千萬以上。昨天陪同我們考察的主人向我們介紹了他們下一步的發展思路,我們也向他們承諾,隻要是川儀集團能夠開發的儀器儀表,我們絕不采購國外的。盡管考察時間短,但看到這兩個企業的進步,深切地感覺到我們學習的榜樣就在重慶。
一、金川公司的基本情況
2000年,在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管理體製改革中,金川集團有限公司由中央企業下放甘肅省,是由甘肅省人民政府控股的大型國有公司,主要生產鎳、鈷、銅、鉑族金屬,有色金屬壓延加工產品、化工產品,有色金屬化學品。鎳產量居全球第五位,鈷產量居全球第二位,銅產量居中國第四位。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建設和發展,目前公司已經形成年產鎳13萬噸,銅40萬噸,鈷1萬噸,鉑族金屬3500公斤,金8噸,銀150噸,硒50噸及150噸化工產品的綜合生產能力。2007年實現營業收入520億元,其中利潤利稅總額126億元,利潤78億元。
公司擁有資產400億元,位列2006年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排序第16位。公司擁有的金川銅鎳礦是世界著名的大型多金屬共生的硫化礦,探明資源5.2億噸,目前保有的礦石資源量4.3億噸,加上推測的儲量超過7億噸,其中鎳金屬保有資源量430萬噸,位居國內第一,世界同類礦山第三。銅保有資源量近300萬噸,居國內已經開發的銅礦第二位,鈷金屬保有資源量13萬噸,居國內可以開發利用的鈷資源的首位。鉑族金屬儲量近200噸,居國內第一位。金銀等其他貴金屬的資源量在國內也居重要地位,公司擁有國家級的企業技術中心,鎳、鈷、鉑族金屬采、選、冶綜合技術實力居世界同類企業的前列。被列為國家“十一五”循環經濟示範性企業,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試點單位和國家知識產權保護試點單位。
二、走出國門求發展,是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必然選擇
金川鎳礦舉世聞名,在金川鎳礦發現以前,我們國家的鎳、鈷戰略物資主要依靠從蘇聯進口。中、蘇關係破裂以後,國家的鎳、鈷產品非常緊缺。因此,金川鎳礦的發現震動了中國,也震動了世界。1966年3月鄧小平、薄一波、李富春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帶了國務院各部委的主要領導到金川公司視察,高興地稱金川公司是我們國家難得的金娃娃,是共和國的聚寶盆。
改革開放以後,1978年國家把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內蒙古的稀土多金屬礦和金川的銅鎳鉑金屬礦列為全國資源綜合利用的三大基地。在20世紀,作為中央企業的金川曾經連續16年利稅總額名列全國有色企業前茅,連續13年榮獲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稱號,一直走在全國同行業的前列。因此,我們常常以國內行業老大自居,為擁有全球第三大鎳銅鈷多金屬共生礦和鎳鈷貴金屬產量占國內產量的90%,市場占有率90%以上而沾沾自喜,小進則滿,小富即安的思想在金川公司很有市場。
20世紀90年代,黨的十四大和十四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有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國有企業長期以來在計劃經濟體製下形成的種種弊端逐漸顯現,我們公司的生產經營逐步陷入困境,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加重了轉型時期國有企業的困難,金川公司發展麵臨著嚴峻的考驗。
國外主要競爭對手利用成本優勢在中國低價傾銷鎳產品,鎳價暴跌,致使金川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連續三年虧損,企業形成了巨額的債務,嚴重的時候,四萬職工近三分之一的人下崗放假。在完成國有企業三年脫困攻堅之後,金川反思了這段經曆,深刻地認識到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力度的加大和全球經濟化步伐的加快,如果我們仍然將自己定位在僅僅是立足於國內市場發展的企業,必然要在全球競爭中落伍。要從根本上解決金川公司經濟總量不大,經濟增長質量不高,國際競爭力不強等製約公司生產和發展的難題,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把金川的發展置身於世界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中,來製定公司發展戰略,確定我們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