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上海港務管理局成立,港口碼頭得到了重建。新建碼頭占碼頭岸線總長的30%,改造碼頭約占總長的40%,除此之外,港口還建立了裝卸散貨的高效率機械化作業線,作業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1982年,十六鋪客運站建立,它的建築總麵積為1.5萬平方米,港口的客運業務量進一步提升。上海港務局管轄長達13千米的碼頭,有96個泊位,倉庫麵積達40餘萬平方米,堆場約90餘萬平方米。各裝卸港區擁有3500台各種類型的裝卸機械,700艘港務船。長江口航道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上海港和長江幹線各港的通海咽喉。長江口南航道有90千米長,從吳淞口延伸到長江口,其中有3個淺灘,即銅沙、江亞和鴨窩沙。
上海市是一個經濟非常發達的城市,該市進出物資的總量有70%從上海港吞吐,港口幾乎承擔了上海市對外貿易進出口的全部物資。1984年,上海港的吞吐量超過了1億噸,進入世界億噸港口行列。20世紀70年代中期,上海港開始經營國際集裝箱運輸業務,目前已經建立了7條集裝箱班輪航線,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香港之間有集裝箱運輸業務來往。港口現在有20餘條國內客運航線,同香港之間有客貨運班輪,從這裏可以直達香港,交通非常便利。各國有很多旅遊船隻也停靠在這裏,使得港口變得非常繁榮。
上海港外高橋碼頭
上海港的業務量非常大,擁有14個裝卸公司、1個客運公司和1個減載站,即東昌裝卸公司、民生裝卸公司、彙山裝卸公司、木材裝卸公司、高陽裝卸公司、開發裝卸公司、煤炭裝卸公司、新華裝卸公司、張華浜集裝箱裝卸公司、軍工路集裝箱裝卸公司、共青裝卸公司、複興裝卸公司、寶山集裝箱裝卸公司、吳涇裝卸倉儲公司、客運服務公司、綠華山減載站。
上海港以上海為經濟腹地,這裏經濟繁榮,建築尤其出色。上海有很多早期建築,這些建築將上海的繁華和高雅體現得淋漓盡致。
1910年,上海總會大樓建立。大樓建立之後成為當時社交界的舞台,橫直線條三段式的處理富有韻味,二層至三層中段增加了6根愛奧尼克柱頭,使整幢大樓立體感頓增。大樓南北兩側對稱,頂端有巴洛克式的風亭,再加上形狀變化多端的窗戶,雕刻細膩優美的外觀,使整幢大樓顯得非常華麗,有很多遊客都慕名前往。
彙豐銀行大樓是上海的著名建築,它建造於1925年。大樓呈正方形,總共有5層,加上隆起的建築共有7層,屋頂是球形的。大樓的建築材料是鋼,外形呈仿古典的磚石結構,內部采用古典主義的形式進行處理,有愛奧尼克式柱廊、藻井式天花板等仿古構造。大樓的裝修極為考究,大廳內的柱子、護壁、地坪均用大理石貼麵,室內裝有暖氣,空調非常先近,人在其中感覺非常舒適。
1927年,上海海關大樓建立。大樓是歐洲古典建築和近代建築的結合,它分為東西兩個部分:東部高7層,由金山石堆砌而成;西部高5層,以四川中路為終點。沿外灘大門前有希臘多立克式柱廊,大廳裏有繁複的石膏花飾和腳線,鑲金和彩色馬賽克的平頂,大樓的最高處是鍾樓。
中國銀行大樓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樓之一,它於1937年建造成功。大樓分為東西兩個部分,西大樓是一座4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東大樓是建築的主要部分,有15層高,加上2層地下層,共有17層。大樓采用中國民族風格方形尖頂,欄杆和窗格等部分的處理富有中國民族特色,每層的兩側有鏤空圖案,使整幢大樓顯得寧靜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