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泰大樓是一座近代複古主義建築,它於1920年建成。大樓的大門和邊門設計為羅馬拱券,兩側建有花崗石古典柱式,從地麵勒腳至二樓外牆用花崗石作貼麵,使建築顯得厚重而古典。為了保持建築的外觀和功能與外灘其他建築相統一,建築師在麵對著外灘的屋頂上設計了屋頂亭,遠遠看去如同遠洋巨輪上的瞭望台,這種仿生設計非常獨特,使怡泰大樓成為上海著名的仿生建築。
1934年建成的上海大廈有22層,高88米。大廈是早期現代派風格的八字式公寓結構,外部處理與內部裝飾簡潔明朗,從外麵看起來氣勢雄偉,現在是三星級飯店。大廈是北外灘的最高點,18樓是寬敞的觀景平台,可以鳥瞰到外灘的全景,是一個很好的觀景場所。
1910年,證券交易所外白渡橋北堍建成,建築的外貌體現了英國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是一座鋼筋混凝土和磚木混合結構的建築。在五層窗戶的旁邊建有大弧形拱券,三四層部分裝飾愛奧尼克式大柱頭,有的采用弧拱,有采用平拱,使建築呈現出大量凹凸麵,這大大影響了建築的光線。
1849年,英國領事館建立,並於1852年翻建,1870年毀於大火,現在的建築是1873年建造的。領事館具有英國文藝複興時期的風格,蔥鬱的樹木和寬闊的草坪環繞四周,建築顯得典雅和高貴。
1樓昵稱:漢影
上海港是我國最大的港口嗎?它是怎樣成為我國第一大港的?上海港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嗎?如果不是,哪個港口才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呢?
2樓昵稱:蜻蜓飛飛
上海港是我國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著名的國際貿易大港。上海港之所以成為我國第一大港,是因為它具有獨特的優越的地理位置。上海港控長江之咽喉,據我國海岸線的中心,與太平洋環航線為鄰,還有全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上海市作為經濟腹地。
3樓昵稱:銀色粉墨
我在報紙上看過一篇文章,其內容是:上海港今年累計貨物吞吐量已達3.15億噸,同比增長21.7%,其中10月份貨物吞吐量為0.32億噸。在這個基礎上,預計全年貨物吞吐量將達3.82億噸,有望超過荷蘭鹿特丹港,成為全球最大的貨物港口。如果真如報紙上所說,上海港很可能躍升為世界最大的港口。
4樓昵稱:堅強的泡沫
世界最大的港口是鹿特丹港,上海港不是世界最大的港口。
上海這個名字在北宋就已經出現。北宋前,東海過來的船隻由鬆江進入內陸,到青龍鎮便停泊下來。北宋時,鬆江上遊變得非常狹窄,船隻無法從這裏進入內陸,於是改由上海進入,因此上海便變得非常著名,以後在這裏設置政府機構和行政建製時,都沿用了上海之名。
上海市的簡稱是滬,這個名字與古代沿海的一種捕魚工具有關。晉朝時,今天的上海地區已經成為陸地,沿海漁民靠扈捕魚為生。扈是用繩子編結的竹柵欄,大約有兩三尺高,沿海潮水線插列於灘塗,以此來攔住潮水衝來的魚蝦。扈與水有密切的聯係,所以後來被加上水字旁成為滬。鬆江近海下遊段有滬海之稱,在經過了千百年的變遷之後,滬海逐漸簡稱為滬,現在則演化為滬,上海市的簡稱由此而來。
上海市的別稱是申,這個名字起源於戰國楚大夫春申君開鑿黃浦江,清人賦予黃浦江一係列別稱,如“春申浦”、“春申江”、“申江”等,後來逐漸簡化為申。關於上海市別稱為申的來源,存在一點疑問。據說上海地區戰國時是楚大夫春申君的領地,但那時還沒有形成黃浦江,所以沒有春申君疏浚黃浦江之事,不過上海市別稱為申已經成為習慣,也就沒有必要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