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鬥樂lt二gt(2 / 2)

牙板三聲輕擊,隨後就是琵琶聲起,這操琵琶的必是高手無疑,以輪指之法,出音柔而不斷,尤其是在每一彈奏之後的勾手,更是蕩起無數顫音,綿綿不絕,竟是在這春夜的大廳中,讓聽者感受到了秋日的淡淡閑愁,琵琶聲裏更偶爾夾雜一聲擊罄,那悠遠閑淡的點睛之聲,更升華了聲聲琵琶所營造的意境,閉目而聽的李哲竟似已置身於秋日的清空山野,身前片片黃葉隨風而落,遠處林間禪寺的鍾聲依稀可聞……

正在這時,卻見演舞台上蒙麵的從霓蓮步輕移,秋水般的眸子向廳中一輪,啟聲婉轉唱道: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似乎是不曾聽她歌唱,廳中諸位老名士們隨著剛才的琵琶,自自然被帶入了秋後的山林,眼前春日的芳華雖已消歇,但秋景亦佳,空山新雨,隻有說不出的清新閑愁……

等那從霓唱完許久,滿廳中依然是一片寂靜,良久之後,還是廳外人群中爆出一句“好”,隨即引得和聲如潮。

“蕭翁,你可聽出這詞是誰人所製?”,大廳正中,那身著單絲羅的中年聽眾人叫好,不免唇角也露出一絲笑意,乃側身對蕭老翰林問道。

“這聲音脆而不利,整支聽來憂而不愁,實已到了夫子論樂時所言‘哀而不傷’的地步,侯爺府中人物果然不凡,老夫羨煞,羨煞呀!”,深知從霓身份的蕭南讓半是拍馬、半是真心的讚聲道,他剛剛也陷入了曲境之中,是以一時竟沒有聽清楚中年的問話。

那華服中年不以為意的略一揮手道:“蕭翁,你也是翰林出身,可曾聽出這詞是由誰所製嗎?”。

正如“棋亭畫壁”這個典故的由來一樣,唐人青樓煙花之中所唱,係為詩人詞客之佳作,這也是為什麼有詩人一曲新作方出,旬月間便能哄傳天下的原因所在,唯一不同的是,那些大州名妓時有大家新曲可唱,而僻地或普通妓家則隻能用些舊詞,很多時候,單看姑娘們的唱詞,就能分辨出她的地位,自然更有一等詩客,窮困潦倒之下,憑借為妓家寫詞而生。

聽中年問話,蕭老翰林撫須間將這詞又喃喃念誦一遍後道:“‘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此詩閑適散淡不著半分煙火氣,這等詩風,當世運筆能到如此境界的,以老夫所知,也不過僅大晟府王府正及襄陽孟山人二人而已,再細品結尾兩句的富貴之氣,老夫幾可斷定此詩定然是王維王摩詰所做”。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