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荒誕奧秘(10)(1 / 2)

“神樹”在江蘇的常熟市。在王市鎮南塘村頭,有一棵江南常見的銀杏樹,這棵遮天蔽日的參天大樹,據說為明朝末年所栽,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了。

1991年7月3日傍晚,落日的餘輝給古樹灑上了一層金黃,一位老太太無意中發覺銀杏樹冠頂端,有數條灰黑色條狀物,影影綽綽,在空中搖曳飄動。

“銀杏樹顯靈了!”隨著老太太的驚叫聲,村裏的人都湧了出來,人們為這400多年來未曾聽說過的奇景所迷惑。頓時,整個村莊沸沸揚揚,熱熱鬧鬧起來。

這種奇特的景象,幾乎總在每天下午8點右右顯現,一直持續了10多天。消息不脛而走,越傳越神。有的說這是天宮瑤池裏的天龍下凡,你看它們似有若無,時斷時續,不是天神,哪會有這般神妙?有的說這是看守南天門的巨靈神下凡,你看那些灰蒙蒙的東西幻化無窮,時聚時散,若非神靈,哪有這樣的奇譎?

這蒙上了層層神秘色彩的銀杏樹,被人當做了“神樹”,方圓幾十千米的百姓,聞訊蜂擁而至。“神樹”下天天觀者如潮,其中不乏燒香焚紙、頂禮膜拜的善男信女……“仙塔”在安徽的阜陽市。在東郊的小丘上,聳立著一座32米高的古塔——文峰塔。據地方誌記載,這座7層古塔始建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

1991年8月31日下午6點左右,一位過路人走過文峰塔旁,偶然抬頭一望,就吃驚地喊了起來:“文峰塔冒煙了!”住在塔旁小屋裏的管理員聞聲跑出,隻見塔頂鐵葫蘆頂端的鐵鳳凰尾部有股股黑色煙霧冒出,嫋繞飄搖,直上天空。

這就奇了,文峰塔身為磚石結構,頂端的葫蘆和鳳凰均為生鐵鑄成,絕對不會著火,怎麼會冒煙呢?再一看,這“煙”也有點怪異,它呈絲帶狀,東西方向擺動,時隱時現。看這樣子,不像是燃燒產生的煙氣,倒像是“妖仙”在作怪。傳說在東郊黑龍潭裏有條蛟龍,莫不是它在現形?

一時間,這沾上了仙氣的文峰塔吸引了阜陽市周圍的男男女女,每天傍晚6點~7點都有數千人圍在塔邊駐足觀看“蛟龍”在空中舞動,最多時達一萬餘人……生活在20世紀90年代的大多數人,當然不會相信有什麼“神靈”和“妖仙”,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奇異景象呢?案發後不久,兩地都組織了科技人員進行考察、調研分析,終於揭開了其中的奧秘。

在常熟市的銀杏樹上“作案”的是一種名謂銀杏木虱的小昆蟲。這種小蟲子體長僅4毫米左右,褐色,長一對透明的翅翼,白天群集隱藏棲息在銀杏樹的洞穴中和葉子背麵。晚上8點前後飛出群集追逐交尾,因木虱交配時對光照要求特殊,趨光性小,這時的光線正合它們胃口。

交配前,雌木虱率先起飛,招搖引誘大量雄木虱尾隨追逐,於是便在銀杏樹冠上部呈現條狀灰黑色群體遊移。1991年入夏後,霪雨連綿,氣候反常,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延長了木虱的繁殖期,繁衍量猛增,因而有異乎尋常的多批大量木虱出現,便有了400年來前所未見的奇觀。

在阜陽市文峰塔上“作案”的是一種雙翅目長角亞目癭蚊科昆蟲。這種小蚊子體長不足1毫米,黃褐色,其生活習性為日間躲在塔內洞穴及陰暗處。到傍晚六七點鍾,這些小東西便從塔頂的洞口飛出,成群地在高空飛舞、交配,遠遠望去,就像縷縷煙雲。這種小蚊子往年也有,隻是因為當年雨水多而大量繁殖,這才使空中有了灰蒙蒙的“仙影”。

謎底揭開了,那些求神拜仙的人無不慨歎:“原來是小蟲子在作怪!”

荒唐的戰爭

1937年12月,在澳大利亞的伍倫貢地區,數百名皇家炮兵部隊的士兵和來自農場的誌願者一起,在倫道夫少校的指揮下,列隊出發,去討伐數量多至2萬的“敵人”。這支軍隊攜帶著兩挺機槍和很多槍支彈藥,精神百倍地前去戰鬥。預定的軍事行動計劃是:先將“敵人”趕入用鐵絲網圍成的大包圍圈裏,然後用機槍進行猛烈掃射。

以區區數百人去圍殲多至2萬的敵人,這是什麼敵人,如此不經打?

說出來你可能要笑出聲來,原來,這些裝備精良的赳赳武夫要對付的敵人竟是一種鳥,一種大鳥——澳大利亞的特產鴯鶓。

鴯鶓的外形像鴕鳥,所以以前也曾將它叫做澳洲鴕鳥。與鴕鳥不同的是,鴯鶓的脖子上長著豐滿的羽毛,身呈純灰色,而鴕鳥的脖子幾乎是光禿禿的,身是黑色或深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