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變油”發明鬧劇
1997年11月份,在中國科技界和新聞界的一些報刊上報道了一條消息:14日,哈爾濱中級人民法院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王洪成10年有期徒刑。
王洪成是什麼人?他的判刑為什麼會成為新聞?他的判刑為什麼會引起中國科技界的注目?
這話,要從14年前說起。
14年前的王洪成是哈爾濱市公共汽車公司的一名普通司機,他養過豬,學過木匠。在1984年,他又成了科技發明家。那時的中國崇尚知識,尊重人才,全國上下都在熱切地追求科技知識,也確有不少過去錯過了學習機會、學曆不高的人自學成才,做出了成績。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學曆不高的王洪成能成為一名發明家並不令人意外。令人意外的是,他的發明太偉大了,令許多親眼目睹的人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隻要在一盆清水裏加入幾滴神秘的液體,那盆清水居然就變成了可以熊熊燃燒的油,可以開動汽車在馬路上飛跑!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許多人來到王洪成那裏觀看他的科技表演,帶著疑問而來,帶著驚奇而去。一開始是王洪成的同行——汽車司機,後來是企業幹部、記者、科學家,幾乎沒有人對“水變油”奇跡有疑問,一些科研機構甚至還作出鑒定、予以肯定。一時間,人們奔走相告,傳播奇跡;一些新聞媒體稱之為“中國科技發明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大發明。
水為什麼能變成油?對不起,“天機”不可泄露。王洪成絕不肯公開他的神秘配方,堅持“黑箱操作”,原因是“怕專利技術被人偷走”。王洪成說,隻有見到某某級別的高官,他才肯公開這個可使人類徹底擺脫能源危機的大發明。
對此深信不疑的許多企業家跑到哈爾濱來,要求與王洪成合作開發“水變油”產業。先後有300多家企業為王洪成奉上了上億元的開發資金,有一家部隊企業還專門為此辦了一個公司。數百家企業都將王洪成當做財神供奉起來,以為抱住了一棵搖錢樹。後來,哈爾濱公共汽車公司也卷了進來,作為王洪成原來的工作單位,他們對他是非常了解的,但在眾口一詞的“水變油”神話前也昏了頭,竟用王洪成變出的“油”——“水基燃料”將公共汽車開上了街頭。
終於,有人出來說話了。“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等人向王洪成的現代神話發出了挑戰——讓他把“水變油”的科技成果拿到北京來進行科學鑒定。作為著名的現代物理學家,何祚庥在這則神話剛製作時就不屑一顧,他本以為在科學昌明的今天,這種神話不會有市場的。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這神話竟越造越大了,這才使他感到事態的嚴重,不惜屈尊向神話製造者挑戰。
不久,對王洪成的“水基燃料”,清華大學做了嚴謹的化學分析和燃燒實驗,真相終於大白。
何祚庥向新聞媒體介紹:王洪成的騙術其實挺簡單。他用四分之三的水加四分之一的汽油,再滴進一滴添加劑就成了所謂的“水基燃料”。水和油原本不相溶。但王洪成用“輔料”黑肥皂和“添加劑”高錳酸鉀加進去攪拌,使水和油因大量的肥皂沫混在一起,看上去好像是變成黑乎乎的油,而且高錳酸鉀是強氧化劑,對汽油的燃燒起促進作用。
王洪成按1∶3的比例混合汽油和水。汽油燃燒掉後,不僅可蒸發掉水,而且仍有水蒸發產生的熱量。王洪成所用的騙術不過是偷龍換鳳的障眼法而已。如果用他的“水基燃料”,結果是水變不成油,相反汽車發動機會因進水生鏽而大大縮短壽命。哈爾濱公共汽車公司就吃了這個苦頭,所有用過“水基燃料”的公交車都因發動機大量進水生鏽而過早報廢,損失慘重。
1998年4月8日,一批中國權威的科學家、法學家在北京召開“捍衛科學尊嚴,破除愚昧迷信”專題研討會。會上發出了呼籲:科學發明是嚴肅的,來不得半點虛假的事,當“知識經濟”成為當今最時髦的詞藻時,科學文明應以法律為武器去擊潰迷信愚昧的挑戰!同時,會議還呼籲要加強科普宣傳,努力提高我們民族的科學素養,使“水變油”之類的“科學發明”不再有市場。
願這可笑的一幕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