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不朽豐碑(12)(1 / 3)

霎時,世界各地向瓦克斯曼表示敬意的賀電和賀信像雪片似地飛到他的辦公室,各國的醫學研究機構也爭相邀請他前去訪問和作學術報告。

最令瓦克斯曼高興的是,微生物學係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大學紛紛成立。由於到拉特哥斯大學學習微生物學的青年人如潮湧,不久,拉特哥斯大學成立了微生物學院,瓦克斯曼當之無愧地成為院長。

瓦克斯曼是個勤奮而又熱心的學者。成名之後,向他求教的人絡繹不絕,美國政府所有關於微生物的研究與問題,也無不請教於他,瓦克斯曼總是認真對待,無論貴賤都給予熱情的幫助。

時間又過去了7年,此時,如果有誰再得了肺結核病,再沒有人感到絕望和悲傷,所有的醫院或診所都有治愈它的能力,他隻需謹遵醫囑,接受治療就可以了,生活的路還長得很呢!

瓦克斯曼對人類健康的巨大貢獻,任何人都不會熟視無睹,權威評獎機構諾貝爾基金會當然也不例外。

1952年12月,瓦克斯曼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接受了這一崇高的榮譽——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有人曾說:自19世紀末葉以來,沒有一個人像瓦克斯曼那樣對土壤微生物進行過周密、精細的研究。這話很有道理,隻有他破天荒地從土壤微生物中提煉出許多著名的抗菌素,就連“抗菌素”這一句詞,也是瓦克斯曼首先提出並使用的。

鏈黴素的出現促進了放線菌素、土黴素、金黴素等抗菌素的發現,許多曾被認為是絕症的疾病,也因這些抗菌素的研製成功而被征服了。

瓦克斯曼是一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最大的愛好——寫作。

每天,瓦克斯曼都要記日記,閑暇時,他還經常寫文章,他的文章文筆優美,思想深刻,篇篇可稱得上是佳作。他曾寫了一部自傳,名叫《與微生物並存的一生》,1954年一出版,就立刻成為最暢銷的一部傳記體裁名著。

瓦克斯曼曾對他的學生們說:

“科學是沒有感情的,但人是有感情的,要使人對科學發生興趣,首先要激起他們的情緒,而後才能打動他們的心!”

這大概是他教學與寫作的心得吧。

鏈黴素的發現將當時最猖獗的肺結核病征服了,人的壽命大大地延長了,為此,有人曾開玩笑地對瓦克斯曼說:

“這樣下去,總有一天地球上的人會多得沒有立足之地。”

瓦克斯曼以科學家的睿智和遠見回答說:

“不必害怕,一旦人類進入其他星球,立刻就會覺得地球上的人口不見得多了!”

瓦克斯曼沉思片刻,接著說:

“我希望在月球登陸的夢想早日實現,要不然地球上還是免不了戰爭,讓人成群地去送死!

瓦克斯曼是一個樂觀的科學家,他喜歡展望未來更甚於回憶輝煌的過去,對他來說,諾貝爾獎已成為曆史,前麵還有更多的事要做,他對青年們說:“如果一個國家的報紙終日把筆墨縈繞在既往的輝煌上,還有什麼新鮮感呢?又何以進步呢?

我希望年輕的一代,抬起頭來,眺望未來要緊……”

研究宇宙的化學家尤裏

阿波羅登月計劃

1969年的一天。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小城。在一所普普通通的公寓裏,一位70多歲的老人正激動地在屋裏踱步。他滿頭銀發,精神矍鑠,臉色紅潤,深邃的眼睛透著精明和智慧,使人無法相信他已是古稀之人。這位老人就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化學家尤裏。

尤裏早已從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的位置上退休了,但由於他對太陽係及宇宙問題有深刻的見解,被美國國家宇航局聘為顧問,參與阿波羅宇宙飛船登月計劃的工作。

阿波羅登月飛行計劃早在1961年就開始實施了,到1969年,已經發射了10艘飛船:1~3號為模擬飛船,4~6號為不載人飛船,7~10號為繞地球或月球軌道飛行的載人飛船。

現在,“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正載人飛向月球,開始實現了人類登上月球、飛往太空的夢想。

作為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參與者,尤裏的心情是無法言喻的,激動、不安,甚至有些焦躁。

忽然,無線電波傳來播音員興奮的聲音:人類征服宇宙的第一步已經實現了,今天,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已經安全降落在月球表麵。

成功了!

尤裏鬆了一口氣。雖然飛行前大家已經做了大量精細的檢查和計算,但尤裏還是不由自主替宇航員們捏了一把汗。

全世界都轟動了。

宇航員在月球上做了短暫的停留後,取回一些月球上岩石的樣品,順利地返回地球。

通過分析岩石樣品的性質,就可以確定月球上是否有過生命存在。

分析工作是極其複雜和困難的,它需要工作人員掌握豐富的物理、化學、生理、地質、天文等多門知識。分析結果稍有誤差,就會導致錯誤的結論。

誰能擔負起這項艱苦而光榮的任務呢?

科學家們不約而同地想起了一個人——尤裏。

尤裏確非等閑之輩,早在1946年,他就利用同位素的原理研究地質和宇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