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不朽豐碑(14)(2 / 3)

他對喜多教授說:“我的長子福井快高中畢業了,還沒有選定要幹什麼,您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那麼,他擅長什麼科目呢?”喜多教授問。“他最喜歡數學,德語也學過一些。”“既然如此,就把他送到我這兒學化學吧。”喜多教授直截了當地說。

福井的父親有些猶豫,因為他知道,福井是最討厭化學的了。喜多教授看出了他的心思,又說道:

“喜歡數學是學好化學最理想的條件,無論如何不能耽誤了他的前途,福井君,你要三思啊!”

福井的父親回到家,把喜多教授說的話告訴了他。

福井不喜歡化學,主要是因為化學大部分內容需要博聞強記,而福井是最厭煩死記硬背的。

他聽了爸爸轉述的話,感到很吃驚:數學成績好是研究化學的理想條件?

福井不明白。但他想:喜多教授是有名的科學家,他的話大概不會錯吧。

福井經過深思,決定聽從喜多教授的意見,畢業後報考京都帝國大學化學係。好在他天資聰穎,即使對自己不喜歡的化學,也能迅速融會貫通。

對於這一轉變,後來福井回憶說:

“喜多教授的一句話,改變了我的追求,這實乃人生之一大幸事,對此,我充滿了感激之情。”

1938年,福井在他20周歲之際,考取了京都帝國大學化學係。

當時,隨著現代物理學在分子、原子和量子力學領域的巨大突破,化學的研究也開始深入到微觀世界,而它的研究基礎就是現代物理學,這是一個化學家作出重大貢獻的前提。

福井仍然對化學專業不感興趣,因為老師隻是照本宣科,將前人的經驗和研究成果灌輸給學生,卻從來不對學生進行基礎理論的教育,尤其像量子力學這麼重要的基礎語言,老師在課堂上竟然一帶而過!

福井不想做“知識的貯存器”,他希望去研究發展化學,發揮自己擅長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為了出色地應用,一定要打好基礎。”他想起了喜多教授的一句話。福井決定自學現代物理學。

化學係的學生學習物理,看起來像是不務正業,許多學生都在背後議論他,嘲笑他,但福井不為所動。自學是非常困難的,沒有人幫助他,還缺少物理教材。

大學圖書館成了福井汲取精神食糧的倉庫,他成了那裏的常客,而且無一例外,回回借的都是物理書籍。

有一次,他借了一本比較深奧的物理書,有許多難點,讓他絞盡了腦汁,幸虧在高中打下的深厚的數學基礎幫助了他,最後終於解開了心中的疑團,但書早已超過歸還日期,無奈,他隻好在滿懷歉意把書還給圖書館的同時,老老實實讓圖書管理員狠狠訓斥了一頓。

圖書館有些比較重要的書或者孤本是不允許外借的,對此,福井隻能用最笨拙落後的方法——抄。為了抄書,福井常常累得胳膊酸痛難忍。

實在弄不懂的問題,福井就溜到物理係,去請教那裏的老師或學生。

後來,他發現這是一個簡便易行的方法,索性鑽到物理係教室去聽物理課,有時還參加物理係舉辦的“量子力學沙龍”。

第一年期末考試,他的應用化學成績很不理想,同學們都戲稱他為“化學係的叛徒”。

鍾情化學

福井雖然討厭化學,但為了撰寫畢業論文,他不得不再一次把精力投入到化學學習之中。

再有一年,福井就要畢業了,在新宮春男副教授的指導下,他開始通過實驗分析碳氫化合物的一種化學反應。這個實驗激發了福井對化學的興趣,很多年後,福井回憶這段美好時光時說:

“最早使我體會到化學的魅力的,正是碳氫化合物的反應,就像是命運的安排,從此我與化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碳氫化合物反應過程中,福井發現有些碳氫化合物盡管在化學構造上很相似,但在與同一化合物進行化學反應時,卻各自有完全不同的反應過程和結果。

福井感到非常有趣,在實驗過程中,他常常想:究竟應該怎樣解釋奇妙的化學反應呢?

1941年,福井大學畢業了,他被分配到陸軍燃料研究所,研究用化學合成方法合成一種燃料添加劑。

他在學校時的想法不但沒有消失,相反,他的心中逐漸萌發了一個宏大的誌向:用理論來說明化學反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福井回到京都大學燃料化學研究室,從事化學反應工程學研究。

福井已經具備了精神、知識和物質上的有利條件,他開始向他那個極其艱難的目標邁步了。

這是一條充滿荊棘,然而前途光明的道路,為此福井付出了艱辛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