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希臘雕刻,即使從遺物的數量上說,也不能不想起普通的大理石像。但是,在古希臘的雕刻作品中,更多的是青銅像,其質量毫不遜於大理石像。公元前7世紀,在希臘的聖地,隻要一建造石結構神殿,就要同時用石材和青銅為材料,精心雕刻完成被祭祀的主神像和裝飾建築的紀念性雕像。當然,最早用做雕像的材料是木材,接著是青銅,然後才是大理石。雖然最早使用青銅造像的年代在文獻上還不清楚,但像我們能見到的被推定為宙斯頭部的“男人頭像”,是公元前6世紀末的作品,被認為是最早的青銅雕像。學界認為此像是用砂型鑄造成的,但此後,與大理石一樣,用青銅鑄造真人大小甚至更大的青銅像以裝飾神殿和其他建築的做法就普遍起來,這一點在當時的金石文和文獻中均有明確的記載。再進一步則以大理石像為範模,將原像翻製成青銅雕像。
自古以來在地中海,特別是愛琴海域發現的古代文物,大多是由希臘的海綿打撈工人和拖網漁船的漁夫們打撈上來的,關於這方麵流傳有許多軼聞趣事。他們也自詡具有在海底發現為數眾多的古典期的優秀雕像的經驗。他們不僅熟知愛琴海的古代海底圖,而且有使用空氣呼吸器采集海綿的技術傳統。他們熟練地運用這些技術,能夠把純屬偶然發現的沉睡於海底的優秀藝術作品及雙耳陶瓶等打撈上來。這些極偶然的發現事實上不斷地在推動地中海地區海底調查工作。
在地中海所進行的水下考古學調查,是以1900年在希臘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南端的安提基西拉島水灣偶然發現的沉船為開端的。在北非近海完成打撈海綿作業的小船在回程途中,為躲避風暴偶爾到安提基西拉島避難。當時,海綿打撈潛水工人埃利阿斯·斯塔代阿提斯發現了沉在海底的大理石像和青銅像,並以打撈上來的青銅像的一隻手腕為證據。船長德麥道利奧斯昆道斯將這一情況悄悄地報告了希臘政府。其結果是引發了世界上第一次由國家參與的海底考古學調查。調查是由雅典博物館研究人員、希臘海軍士兵、潛水員等共同參與進行的。
這一海域的水深約50米,而且氣候惡劣,時有雷暴天氣,給調查和水下作業帶來了極大困難。但此次海底調查,仍然自1900年始到1901年動員了大批潛水員進行工作。在提升水下文物時由於鋼索斷裂使文物掉到更深的海底的事時有發生,禍不單行,還發生了潛水員不幸犧牲的事故。考古學家雖然也參加了調查工作,卻由於沒人能潛水,實際上在調查中一籌莫展。
雖然在隻有潛水員工作的情況下,無法科學地記錄海底遺物的保存狀態,然而調查卻始終極為嚴肅認真的進行。這次調查了解到海底遺物主要是船上的貨物,發現了大理石像的碎片,建築材料及青銅像胸部的一部分。以此為線索繼續進行了更為認真的探查,結果采集到青銅像其他部位的大量碎片。其後將這些碎片成功地進行了複原,成果之一即為現陳列於雅典國立考古博物館的“安提基西拉青年”像(高194厘米,製作於公元前3、4世紀)。發現的遺物有雙耳陶瓶。據推測,這可能是公元前1世紀羅馬占領希臘後掠奪並打算運回國內的船上的部分貨物,也可能是將作為商品的藝術品或其仿製品運往羅馬途中沉沒的貿易船的部分貨物。
同時在這一海域還發現了青銅的“哲學家的頭像”。
1953年,法國的庫斯特和迪瑪使用空氣壓縮裝置對這隻沉船重新進行了調查。調查報告說,海水深54米,海底遺物是船沉沒時扔到海裏的,海底還堆積著完整無損的藝術品。同時,還從多方麵搞清了沉船的構造。船的構件用銅釘加以固定,好像先組裝外部,然後再鋪設甲板。推測船的重量在300噸以上。根據對部分船板所做的放射性碳元素年代測定,知其為公元前260年~前180年左右的船,其沉沒時代當在公元前80年至前5年之間。
以此為發端的第一次古代沉船調查,在考古學和曆史學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這次發現的文物中,有的從發現後直到現在一直在進行研究。同時,安提基西拉所發現的文物,不僅對古代藝術專家,就是對科學家們來說,也是十分有價值的古代研究資料。
打撈上來的遺物中混有若幹用途不明的青銅和木質碎片,對於這部分文物,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學者在繼續進行研究。有人根據自己的研究結果,僅因為其似車輪,竟認為這個裝配有20多個齒輪和可以轉動的刻度盤的結構非常複雜的裝置是小孩的玩具!但是,隨著木質部分的幹燥,搞清了這是一個裝配有齒輪的裝置,並發現了注明使用方法的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