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與生理學家相約(3)(3 / 3)

為了確立科學的原子論觀點,道爾頓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實驗工作中,以求物質的相對質量,推出物質的終極質點或原子的相對質量。他測算各種不同元素原子的相對質量,還考察了其他化學家的大量實驗數據,寫下了第一張相對原子量表,總結出:最輕的元素就是氫,把氫的原子量相對地定為1是較合理的。1803年10月21日,在曼徹斯特文學哲學學會上,道爾頓作了題為《關於水及其他液體對氣體的吸收作用》的報告,在報告中第一次闡明了他的科學原子論,並宣讀了他的第一張原子量表。

道爾頓的這一新思想引起了科學界尤其是化學界的廣泛重視。盡管他測定的原子量與現在通用的原子量相比,數值上有較大的誤差,因為他把有些原子的當量當成了原子量,但是這畢竟是人們開始把對物質結構的基本層次——原子量的認識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了。正是由於道爾頓首先把原子量的發現引入化學,才使化學真正走上了定量的發展階段。

道爾頓的原子論不但在英國,而且在整個歐洲學界都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受到普遍重視和推崇。1816年,道爾頓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通訊院士。1817年又被選為曼徹斯特文學哲學學會會長,一直任職到逝世時為止。1822年在戴維的提議下,道爾頓成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1826年,英國政府授予道爾頓金質勳章。在其後的幾年裏,道爾頓還被授予多種榮譽稱號和牛津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

享有盛譽的道爾頓是如何麵對這些的呢?他的摯友威廉·享利博士作了描述:“道爾頓先生從來沒有,也從來不希望從政府方麵得到任何報酬或獎勵。我敢斷言,他從來沒有追求這些。

他追求的是科學,是對人類的貢獻。早在1788年,道爾頓從事氣象研究時就談過:“如果我們能預測天氣狀況,從而給農民、海員以及整個人類帶來巨大的利益,那麼,一個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而作出貢獻的人,不管用什麼方式,都不能算是枉費精力或虛度一生了。”正是為了追求這個目標,道爾頓一生清貧、儉樸、勤奮,終身過著獨自生活,沒有結婚,“沒有時間交女友,談愛情。”正如科學史家羅斯科說的那樣:“沒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天才也很少會有成就。而道爾頓正是具有這種鍥而不舍的品格的人。”

發現色盲症在一個聖誕節前夕,道爾頓給他的媽媽買了一雙“棕灰色”的襪子做為聖誕節的禮物。當媽媽看到襪子時,感到襪子的顏色過於鮮豔,就對道爾頓說:“你買的這雙櫻桃紅色的襪子,讓我怎麼穿呢?”道爾頓感到非常奇怪:襪子明明是棕灰色的,為什麼媽媽說是櫻桃紅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爾頓拿著襪子又去問弟弟和周圍的人,除了弟弟與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問的其他人都說襪子是櫻桃紅色的,道爾頓對這件小事沒有輕易地放過。他經過認真的分析比較,發現他和弟弟的色覺與別人不同。原來,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爾頓雖然不是生物學家和醫學家,卻成了第一個發現色盲的人,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色盲症患者,為此他寫了篇論文《論色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提出色盲問題的人。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又把色盲症稱為道爾頓症。經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的色覺,可以分為色覺正常和色覺障礙,根據三原色學說,可見光內任何顏色都是由紅、綠、藍三色組成的,在醫學上,對能夠辨認三原色的人,稱為三色視,這樣人的辨色能力完全正常,而對完全不能辨認某種顏色的人,稱為色盲症患者。在色盲症患者中,如果有一種原色不能辨認,稱為二色視,這種人主要表現為紅色盲和綠色盲;如果三種原色都不能辨別,稱為全色盲。如果某人對顏色的辨認能力比較低,稱為色弱,在色弱患者中,也主要是紅色弱和綠色弱,藍色盲與藍色弱很少見。所以,色盲障礙主要是先天性全色盲(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和先天性紅綠色盲與色弱。

道爾頓和他的弟弟患的就是紅綠色盲,這種病是一種最常見的人類伴性遺傳病。

這種病是由位於X染色體上隱性基因(b)控製的。Y染色體由於過於短小而沒有這種基因。因此,紅綠色盲基因是隨著X染色體向後代遺傳的,根據基因B和基因b的顯隱性關係(即隻要有正常基因B存在就顯現正常性狀,正常基因B為顯性基因,色盲基因b為隱性基因),人的正常色覺與紅綠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可以有以下五種情況(見下表):

女性男性

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

表現型正常正常(攜帶者)色盲正常色盲人類的紅綠色盲是如何遺傳的呢?它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