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臨刑喊冤。一般是被執行死刑的人有臨刑時喊冤,以求監斬官明查申冤。這種喊冤大多不被監斬官所理會。
君主專製社會喊冤製度的實質是為鞏固統治階級的統治。
奴隸製五刑指的是?
答案:
是指墨、劓(音易)、刖(音月)、宮、大辟。
聚沙成塔:
奴隸製五刑在漢文帝之前通行。奴隸製五刑中除了大辟即死刑外,其它四種又叫做肉刑,因為是對肉體的刑罰,而且受刑後無法複原。
1)墨刑,又叫做黥刑,先割破人的麵部,然後塗墨,傷好後留下深色的傷疤。漢文帝廢除肉刑後,經過魏晉隋唐,都沒有此刑,但五代和宋又恢複。遼金元明清都有刺麵刑,但有的輕罪則刺胳膊。到清末光緒末期,徹底廢除。
2)劓,即割鼻子,漢文帝廢除肉刑後,用笞三百代替,後來,又減少了笞數。此後,該刑不再出現。
3)刖,夏朝稱臏,周時稱刖,是指斬掉左腳、右腳或者斬雙腳。有的說稱臏是去掉膝蓋骨。秦朝稱為斬趾。
4)宮,又叫淫刑、腐刑、蠶室刑。開始是懲罰那些有淫亂行為人,後來處此刑的人與淫亂無關。宮刑是五刑中僅次於死刑的一種重刑。東漢時曾經用這種刑罰來作為死罪減一等刑。隋朝法律正式廢除。
5)大辟,即死刑。秦漢以前的死刑種類很多,如戮、烹、車裂(五馬分屍)、梟首(砍頭後懸掛示眾)、棄市(鬧市斬首後暴屍於眾)、絞、陵遲(也寫作淩遲)等。
民間所說的“千刀萬剮”指的是什麼?
答案:
淩遲。
聚沙成塔:
淩遲也稱陵遲,即民間所說的“千刀萬剮”。陵遲原來指山陵的坡度是慢慢降低的,用於死刑名稱,則是指處死人時將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使受刑人痛苦地慢慢死去。淩遲刑最早出現在五代時期,正式定為刑名是在遼代,此後,金、元、明、清都規定為法定刑,是最殘忍的一種死刑。
這種刑法主要用於處罰那些十惡中的一些犯罪,如謀反、大逆等。到公元1905年的光緒年間,淩遲刑被廢除。
“刑不上大夫”的具體體現是?
答案:
八議。
聚沙成塔:
八議是封建社會官員貴族享受的一種特權法,是“刑不上大夫”的具體體現。唐朝法律規定,有八種人犯了死罪時,司法機關不能直接審判,要先稟報皇帝,說明他們犯的罪行,以及應議的種類,然後請求大臣商議處罰方案,再交皇帝決定批準。這八種人是:議親,即皇帝的親戚;議故,即皇帝的故舊;議賢,即德行出眾的人;議能,即有大才幹的人;議功,即對國家有大功勞的人;議貴,即三品以上的官員和有一品爵位的人;議勤,即特別勤於政務的人;議賓,即前朝國君的後裔被尊為國賓的。
隋文帝即位後,製定了隋朝治國安邦的法是?
答案:
《開皇律》。
聚沙成塔:
《開皇律》針對北周刑罰殘酷的情況,廢除了宮刑等許多殘酷的刑罰。但為了維護封建秩序和鎮壓人民的反抗,《開皇律》中特別訂出所謂“十惡”之條,即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凡觸犯此十條者,定從嚴懲治。並明確規定:凡是犯有“十惡”之罪者,無論為官為民,都不能僥幸免刑,非受懲治不可。
趙高是曆史上哪個朝代的罪臣?
A.秦 B.周
C.漢 D.春秋
答案:
A。
聚沙成塔:
中國曆史上的十大罪臣:
1)慶父:春秋時魯國貴族,魯莊公的弟弟。他慣於挑撥離間,先後殺掉兩個國君。後自縊身亡。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即源於此。
2)趙高:秦朝宦官,原為趙國貴族。秦始皇死後,他與李斯逼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不久又殺死李斯,自任丞相。後又謀害胡亥立子嬰為帝,卻被子嬰誅殺。
3)梁冀:東漢大臣,兩個妹妹分別為順帝桓帝皇後。順帝死後,與梁太後合謀,先後立衝、質為桓帝,專橫朝政近20年。他掠奪的財產相當於全國半年租賦。公元159年,桓帝誅滅梁氏一家,梁冀自殺。
4)董卓:初為涼州豪強,漢靈帝時任並州牧,凶殘異常。公元189年,率兵入洛陽,毒死少帝,另立獻帝,自為太師,“挾天子以令諸侯”。後被王允、呂布殺掉。
5)來俊臣:唐武則天時的酷吏,因告密受寵,後任中丞,他營私枉法,大興刑獄,被其滅族者,不少於千餘家。後得罪武氏諸王和太平公主,被武後處死。
6)李林甫:唐朝權臣,玄宗時任禮部尚書兼中書令。他口有蜜,腹有劍,在任19年中,唐王朝政事敗壞,終於促成安史之亂。
7)秦檜:北宋曆任禦史中丞等職。靖康二年,被青軍擄至北方,不久遣歸,充當內奸。他結黨專權,力主投降,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嶽飛及其子嶽雲等,為世人所唾棄。
8)嚴嵩:明朝大丞,嘉靖年間,官至太子太師。以其子等為爪牙,操縱國事,在任時十分之六軍響被其侵吞。公元1562年,禦史鄒應龍、林潤相繼彈劾,嚴嵩的兒子嚴世蕃被殺,抄出黃金萬餘兩,白銀2百餘萬兩。嚴嵩遂被革職,不久病死。
9)魏忠賢:明朝宦官,萬曆年入宮。1620年,他被任為司禮秉筆太監並兼管東廠,網羅死黨,殺東林黨人楊漣、左光鬥等正直官吏。自稱九千歲,下有五虎五彪等爪牙。崇禎帝即位後被罷職,遣至鳳陽,途中自縊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