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文化教育常識(1)(1 / 3)

人類傳播的曆史經曆幾個階段?

A.3個階段 B.4個階段

C.5個階段 D.6個階段

答案:

B。

聚沙成塔:

人類傳播的曆史經曆了語言傳播、文字傳播、印刷傳播、電子傳播四個階段,現在正進入眾多新媒體傳播的嶄新階段。

人類傳播的曆史所經曆的時間為由語言進步到文字3.1萬多年,由印刷發展到廣播800多年,由廣播發展到電視20餘年。

世界上最早的記者誕生在?

A.紐約 B.倫敦

C.東京 D.威尼斯

答案:

D。

聚沙成塔:

16世紀的威尼斯是歐洲的經濟中心,商業活動非常頻繁,各國商人、銀行家、達官貴人也很多,他們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涉及切身利益的消息。這樣,就有人專門采集有關政治事件、物價行情、船舶起航等方麵信息,並刊刻成報,公開出售。這些人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職業記者。

舊中國創辦最早、曆史最久的中文報紙是?

A.《新聞報》 B.《申報》

C.《民國日報》

答案:

B。

聚沙成塔:

《申報》原全稱為《申江新報》,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創刊,1949年5月上海解放時停刊,曆時77年。

新華社前身叫什麼?

答案:

“紅色中華通訊社”,簡稱“紅中社”。

聚沙成塔:

1931年11月7日,創建於中央蘇區所在地——江西瑞金。1937年春,“紅中社”在延安正式改名為“新華社”。

我國的春節聯歡晚會到2010年已經舉辦了?

A.10年 B.12年

C.19年 D.28年

答案:

D。

聚沙成塔:

中央電視台第一次直播春節聯歡晚會是在1983年。

《四庫全書》之所以被稱作四庫全書,是因為全部圖書?

A.裝了4個書庫 B.分別在4個地方

C.分為經、史、子、集4部

答案:

C。

聚沙成塔:

《四庫全書》是在清乾隆皇帝在位時編修的。乾隆三十七年的(1772年)正月,乾隆發出上諭,令各省官員廣泛收集前代遺書和本朝著作,送到京城,編修《四庫全書》。四庫全書館由朝廷直接掌握,由著名學者紀昀(紀曉嵐)、陸錫熊、戴震、邵晉涵、周永年、王念孫等主持編修。

“汗青”在古代是指什麼?

答案:

書籍。

聚沙成塔:

在造紙術發明之前,文字的載體主要是竹片。書寫成以後,為了避免竹片生蟲,腐爛,要在火上烘烤,讓水分蒸發。青竹片烘烤時會出現水珠,就像人出汗一樣,並逐漸變黃,人們就把這個過程叫做“汗青”或“殺青”。以後“汗青”便成了書籍的代名詞,同時,人們把書稿寫作完成叫“殺青”。

中央檔案室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屬的檔案機構。它是哪一年在北京成立的?

A.1949年10月 B.1955年10月

C.1959年6月

答案:

C。

聚沙成塔:

中央檔案室的主要任務是收集、管理中共中央和中央國家機關的重要檔案以及建國前中共中央機關、團體的曆史檔案,對所藏檔案進行考證、研究、編纂、出版,開放和提供檔案資料,為中央和地方的領導工作、曆史文獻的研究、編輯出版等服務。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出這一科學論斷的是?

A?郾馬克思 B?郾毛澤東

C?郾鄧小平 D?郾江澤民

答案:

C。

聚沙成塔: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指在生產力諸要素中,科學技術是第一位的,這一論斷是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

“863計劃”,即我國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是1986年3月正式發布實施的嗎?

答案:

不是。

聚沙成塔:

“863計劃”正式發布實施是1987年3月。其得名是由於1986年3月,著名科學家王大珩、王淦昌、楊家墀和陳芳允聯名向中央提出發展高技術、跟蹤世界水平的建議,引起鄧小平高度重視,並指示國務院科技領導小組、國家科委、國防工委會同有關部委組織專家編製計劃。

提出“五育”(軍事國民教育,實利主義,公民道德,世界觀,美育)並重的教育家是?

A?郾陶行知 B?郾晏陽初

C?郾蔡元培 D?郾黃炎培

答案:

C。

聚沙成塔:

蔡元培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學家。他把教育分為“隸屬於政治”與“超軼乎政治”兩類。隸屬於政治的有軍事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超軼乎政治的則是世界觀教育和美育。他認為兩類五種教育均不可偏廢。

陶行知對培養兒童創造力提出了幾個“解放”的意見?

A?郾4個 B?郾5個

C?郾6個 D?郾7個

答案:

C。

聚沙成塔:

這6個解放的意見分別是: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他們能幹;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兒童的嘴,使他們能談;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他們能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解放兒童的時間,不要把兒童的功課填滿。

“連中三元”的“三元”是什麼意思?

答案:

解元、會元、狀元的合稱。

聚沙成塔:

1)“三元”即解元、會元、狀元的合稱,三者分別指明清時代開科取士的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明代也以殿試的前三名為三元,即狀元、榜眼、探花。

2)明清時代,科舉考試分為四級,即院試(縣、府試)、鄉試(省試)、會試(京試)和殿試(廷試)。

3)院試在縣、府舉行,童生可以參加院試,考取的稱為“生員”、“相公”或稱“秀才”。鄉試一般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生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的稱“舉人”,舉人的第一名稱“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