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如《左傳·殽之戰》:“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指魯僖公三十三年。《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2)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嶽陽樓記》“慶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等。
3)幹支紀年法。如《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與妻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應為辛亥。近世還常用幹支紀年來表示重大曆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賠款”“辛醜條約”“辛亥革命”。
4)年號幹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號置前,幹支列後,如《核舟記》“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壬戌”是幹支紀年;《祭妹文》“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丁亥”是幹支紀年。
在我國古代什麼時期便產生了將一天分為十二時辰的製度?
答案:
西周。
聚沙成塔:
在西周時,便產生了將一天分為十二時辰的製度。太陽的視運動,一晝夜正好走完十二個方位。人們於是便把太陽走完一個方位定為一個時辰,每個時辰等於今天的2個小時。到了唐宋,人們又將十二個時辰中的每個時辰分為初、正兩個部分,便成了24小時製。小時,是小時辰之意,因為一小時隻等於半個時辰,小於時辰,這就是今天小時名稱的由來。十二時辰的劃分具體是:晚上11-1點為子時,淩晨1-3點為醜時,3-5點為寅時,5-7點為卯時,7-9點為辰時,9-11點為巳時,11-午後1點為午時,午後1-3點為未時,午後3-5點為申時,午後5-7點為酉時,晚上7-9時為戌時,晚上9-11點為亥時。
“一刹那”是多久?
答案:
“一刹那”一般認為是“瞬間”,現多用於表示最短暫的時間。
聚沙成塔:
“一刹那”源於古代印度,刹那是佛教名詞,梵文Ksana的音譯,根據古代《憎隻律》的解釋:一刹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羅預,二十羅預為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以此與現代時間對比,一刹那隻有0.018秒、一瞬是0.36秒、一彈指是7.2秒、一羅預是114秒、須臾是48分鍾。
“上古”指的是什麼時代?
答案:
指有文字以前的時代。
聚沙成塔:
1)上古:文稱“遠古”,指有文字以前的時代,《易》:“上古穴居而野處……上古結繩而治”。《韓非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如與‘中古”並提時,一般指秦漢以前,即夏、商、周三代。
2)中古:次於上古的時代,但說法不一。《易》:“《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中古指商周之間。《韓非子》:“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中古”指傳說中的虞夏時期。《三都賦》:“夫蜀都者,蓋兆基於上世,開國於中古。”“中古”指秦代。現在一般稱漢以後、宋以前為中古。
3)三古:即上古、中古、下古。但說法不一。《漢書》:“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禮》:“伏羲上古、神農中古、五帝下古。”
我國古代的五更製度,每多長時間打一次更?
A.半個時辰 B.一個時辰
C.一個半時辰
答案:
B。
聚沙成塔:
周代將晝夜分為十二時段,即夜半(子),雞鳴(醜),平旦(寅),日出(卯),食時(辰),隅中(巳),中日(午),日昳(未),晡時(申),日入(酉),黃昏(戌),人定(亥)。
在十二個時段裏,夜間分為黃昏、人定、夜半、雞鳴、平旦五段,後來一直流傳下來,成為五更製度。
古時,由於平民百姓家沒有精確的刻漏,便依靠打更計時。打更人根據官府所製的刻漏觀察時間,每一個時辰打一次更,一共五更,一更又分為五點。一般地說是將一夜五等分,每更大約2個小時。三更大約在夜裏12時左右,正當半夜,故稱“半夜三更”。具體為:一更,是在黃昏,大約是現在的19-21點;二更,人定時,21-23點;三更,夜半時,23-1點;四更,雞鳴時,1-3點;五更,平旦時,3-5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