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與陽曆新年相區別,將農曆正月初一改稱春節,俗稱“年初一”的是在什麼時候?
答案:
1911年辛亥革命後。
聚沙成塔:
春節,也就是農曆的新年。在民間,它是古老而又最為隆重的節日。
在古代,春節是農曆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所以也稱作“元旦”,或叫“元辰”“元日”“元朔”“朔日”等等。還有稱正月初一為“三元”的,意思是說這一天為“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1911年辛亥革命後,全國改用陽曆紀年,為了與陽曆新年相區別,將農曆正月初一改稱春節,俗稱“年初一”。
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
答案:
“上元節”或“燈節”。
聚沙成塔:
中國民間的傳統習慣,在一年複始、大地回春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家家戶戶都要親人團聚,共同歡慶,因而這一天夜晚叫做“上元節”,又叫“元宵節”或“燈節”。
“元宵節”顧名思義與吃“元宵”有關。在古代,夜叉叫宵。在元宵之夜,人們除了吃“元宵”,還要燃燈和觀燈。因此,元宵節又稱“燈節”。
祭祀社神的日子是?
答案:
社日。
聚沙成塔:
社日是祭祀社神的日子。社,主管土地的神。《說文解字》上說:“社,地主也,從示土。”是主管土地的,春秋傳上說共工之子句龍是社神。古時從天子到百姓都得封土立社,以祈福護佑。所以有大社、王社、國社、侯社、置社、民社等區別。社日又有春社、秋社之分。立春後第五戊日為春社日(大約在春分後),立秋後第五戊日為秋社日。春社之時,祈神福佑穀物豐收,秋社時收成已定,是收割季節,祭社神是表示感謝神佑之意。社日祭典是頗為隆盛的。杜甫在《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寫道,“田翁逼社日,邀我嚐春酒”。王駕《社日》詩中說:“桑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可見當時在社日人們都要相聚飲酒的。社日的習俗現在已基本消失了。
“清明”一詞最早見於漢代哪本書?
答案:
《淮南子·天文訓》。
聚沙成塔:
“清明”一詞最早見於漢代《淮南子·天文訓》:“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為清明”。(“鬥指乙”為天文現象。)
清明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四月五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的一日為清明節(準確時間原為當天的17時18分)。因而,清明節並不固定在四月五日這一天,據曆書記載,一般不超出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間。清明之所以成為節日,與寒食節有密切關係。
當到清明節這天前後,晉國百姓家門上掛柳枝,人們帶食品到介子推墓前野祭、掃墓。後來這種風俗為各地人民所接受。宋時規定從“寒食”至“清明”祭掃墳墓三日。
我國民間的上巳節是哪天?
A.三月三日 B.三月五日
C.三月六日 D.三月八日
答案:
A。
聚沙成塔:
上巳節是三月三日,古人在這一天遊春,就是郊遊,一般是到水濱進行流杯曲水之飲,十分熱鬧。
這個風俗的起因尚不清楚。最早在春秋時鄭國百姓就有這個風俗。那時是在三月上巳這一天(不一定是三月初三),人們都到潦、洧這兩條河邊去,手持蘭花,祓除不祥。以後就逐漸定為三月三日了。據《續齊諧記》記載,晉武帝(司馬炎)時,曾問及臣下這個習俗的來曆,摯虞和束皙作了不同的回答,結果摯虞因回答不稱武帝心意而遭貶斥降職,而束皙的回答因符合武帝的心意,而得到了五十斤黃金的賞賜。可見晉代對此風俗便已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端午節是哪天?
A.五月初六 B.五月初五
C.五月初八
答案:
B。
聚沙成塔: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也叫端陽或重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