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山,在黃河以東的地界,據說本來跟呂梁山的山脈連在一起,擋住了黃河的去路。大禹從青海的積石山疏導黃河,來到這裏,就用他的神力把大山從中間鑿開,成為一扇門的樣子,大約有一裏寬的光景,讓河水從門戶間奔騰而下,兩岸山崖陡峭,連車馬也不能通行。禹就把這地方取名為“龍門”。
傳說打那以後,每年暮春三月,就有數千條黃鯉魚,從河川江海中奔聚而來,爭先恐後地跳龍門。一年當中,能夠跳過龍門的,不過七十二尾。剛剛跳上龍門。就有雲雨伴隨著,又有天火從後麵燒它的尾巴,燒掉了尾巴,就變成真龍升天了;跳不過龍門的,碰得頭青眼腫,隻好回去做凡魚。
唐代大詩人李白《贈崔待禦》詩雲:“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古黃河渡口,在今河南孟津縣東北)居;點額(碰頭)不成龍,歸來伴凡魚。”就是用的這個典故。
本篇據《三秦記》(《太平廣記》卷四六六“龍門”條引)中有關材料改寫。《水經注·河水》中也有“……三月則上渡龍門,得渡為龍矣;否則點額而還”的記載。封建社會因以“鯉魚跳龍門”喻科舉考試,考中了稱“登龍門”,落第稱“點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