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獨立支隊1944年秋的撤銷,許多史料都有記述。魯南鐵道大隊簡史是這樣寫的:“1944年10月,魯南獨立支隊撤銷編製,4個大隊分別編入魯南軍區二分區的3個主力營中,二大隊3個長槍隊全部升級為主力。”而杜季偉則是這樣說的:“1944年秋,由於不斷出擊,拔掉滕沛嶧地區除臨、棗車站外的據點,微山湖、夏鎮均被收複,其下屬部隊多數編入二分區主力營。”可以說是一個意思。
這個意思他們很清楚,讓我卻很困惑。也就是說獨立支隊和二分區的3個主力營是什麼關係,是獨立支隊的3個大隊分別組建3個營呢,還是把人員充實到主力部隊裏。
“升級”也可以有兩種解讀。一是地方武裝“散夥”,人員被當作兵員補充給主力,這在當年是常有的事,對個人來說,去了主力部隊,也可算是升級,但對一支隊伍來說卻是終結;二是地方武裝成建製轉隸主力,這樣的“升級”是部隊的升級,一支部隊的曆史得到延續,也就是血脈不斷。獨立支隊屬於哪一種呢?二大隊,即“魯南鐵道大隊”的長槍隊全部拉走,但有沒有保留建製,卻是語焉不詳。有說是編入了二分區二營,但編入二營和組建二營完全是兩碼子事。我以前一直是以“充實”主力部隊為思路,要說鐵道遊擊隊和二十二軍“攀親”,就看長槍隊有沒有保留建製了。
我曾經感到是“凶多吉少”,如果有建製保留下來,對一支部隊來說,這實在太重要了,如果有建製分隊保留,哪怕是一個連,一個排,血脈就連上了,可是非常遺憾,今天媒體上有誰報道過,舟山某海防團的某營某連就是當年鐵道遊擊隊的某中隊。在作秀大行其道的今天,有這樣一個連隊,哪道不是很牛嗎?
但,我沒有聽說過。我隻是記得有這樣一個電視新聞,瑩屏上出現的是一個武裝泅渡練兵畫麵。畫外音:這是駐舟山某部的兩棲偵察隊,這支部隊的前身就是當年鐵道遊擊隊……哦,原來如此,“鐵道遊擊隊”終於出現了,出現在東海的萬頃波濤上,但我感覺這更像是在政治宣傳層麵上說的。
難道鐵道遊擊隊在二十二軍裏隻是“故事”嗎?二十二軍的主力團隊都有根可尋,我相信八師二十四團也不會例外。雖然我還不能下明確的結論,但我有理由相信二分區3個主力營就是獨立支隊。細想一下,當時二分區也是剛剛組建,哪來的部隊?1944年秋,獨立支隊撤銷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從全國抗日戰場上看,衝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從魯南抗日鬥爭的局麵看,湖西區形勢大有好轉。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組建魯南軍區第二軍分區。二分區要人要槍,把獨立支隊三個大隊升級為分區直接指揮。隻是一句“編入”,一個習慣性的說法,讓我似乎是進入了一個誤區,但事情沒有這麼複雜,我有了一種柳暗花明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