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事多說是九旅先開的火,但這也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事。現代戰爭中誤擊事件尚不可避免,所以還不值得大驚小怪。
但發生誤會原因非常簡單。我相信許多人不一定知道,都是**黨的軍隊,軍裝顏色怎麼會有這麼大的不同呢。今天在影視劇中,無論是八路軍還是新四軍,清一色灰軍裝。其實,並不完全是那麼回事,至少山東八路軍和新四軍服裝顏色是不一樣的,簡單的說,八路軍的軍裝顏色和日偽軍相近,黃色;新四軍軍裝的顏色與國民黨軍顏色相近,灰色。前麵我提到父親說,周連長是山裏來的老八路,是連裏唯一穿黃軍裝的人。而他們運河支隊一度劃歸淮北軍區,當時還穿著新四軍的灰軍裝。
穿得衣服不一樣,知道也就行了,平時還不至於有什麼大問題。但打仗時就說不準了,槍聲一響,兩麵夾擊,子彈嗖嗖飛過來,誰知是偽軍還是頑軍?這樣九旅二十六團將八師二十二團(一說二十四團)當作偽軍開了火,二十二團把二十六團當作頑軍進行了還擊,你狠,我比你還狠。於是一方說,抗戰八年沒見過這麼凶的二鬼子,另一方也說,抗戰八年也沒見過這麼能打的國民黨。
這事我早就聽我父親說過,聽他的口氣,似乎雙方還是“大打出手”,但還是八路軍占了上風。但根據現有史料來看,情況還不是特別嚴重,何以祥說傷亡了數十人,也有人說傷亡了30餘人。事已至此,還能怎麼著呢,互相慰問,製定幾條措施,避免以後再出現這樣的問題。
軍服顏色不同引起誤會,不要說普通官兵,就是高級將領,當時也不甚清楚。在津浦路戰役的最後階段,華中六縱王必成部也趕來參戰。八師派人給王必成送信,王必成一看來了個穿黃衣裳的,眼睛都瞪圓了,圍著送信人轉了足足一圈,可見也是少見多怪。
八師斬獲頗豐,光俘虜就有1100多。第三野戰軍戰史中是這樣記載的,“以剛到達之第五、第九旅設伏界河以東,第八師於鐵路以西,構成鉗形陣勢,夾擊北犯之敵”。不過半日,4000餘人悉數被殲,軍長於懷安也束手就擒。界河之戰開山東戰場我軍在運動中大量殲敵之先河。
雖然一條最大的“魚”漏了網,但勝利還是可慶可賀,有了勝利就要乘勝追擊,界河伏擊大勝後的第二天,羅炳輝又指揮了對南界河的拔點戰鬥,五旅十三團在4門山炮的支援下,全殲吳化文部一個團,加上土頑約1300餘人。
有了界河大捷墊底,陳老總情緒高昂,據八師副師長何以祥回憶:“在界河東麵的城頭村小樹林裏,陳毅軍長親自主持召開了由參戰部隊團以上幹部參加的會議,總結經驗,準備再戰……講到激昂處,陳軍長高聲念道:山是老子開,樹是老子栽,誰敢來摘果,叫他把槍放下來!小樹林裏頓時響起一陣掌聲和歡樂的笑聲。”
但想摘果的還是源源不斷地來了。國民黨的第十九集團軍繼續沿著津浦路北上,很快占領臨城,臨城是十九集團軍的前進基地。為此,我針鋒相對,八師沿津浦路西南下,進*臨城,要給來犯之敵還以顏色。
11月11日戰鬥打響,八師二十三團攻下臨城西北的柏山。陳毅接來報後,默然良久,說了一句話,這真是一言既出,語驚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