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婆姨(2 / 2)

這聽上去很合理。代王府是原來北魏的皇宮,當然是金碧輝煌。太監嘛,奴才一個,自然要住的近些,雖然寒酸些,可以隨叫隨到。

但明白人都知道,大同太監的主要任務是監視代王,住的近便於監視。明末的藩王沒有兵權,不可從事四民之業,不可擅自出城,不可結交官員,隻可以養尊處優和吃喝玩樂。

明朝的代王到崇禎五年已經經曆十代。第十代代王姓朱名彝梃,在今年四月剛剛襲封,熱鬧勁兒還沒過去。

大同總兵恭敬地請人通報,太監府門房回複:太監和代王一起去鵪鶉巷了。

總兵知道這二位一定是鬥鵪鶉去了,不一定多長時間才能回來,玩得高興了一夜不回來也很正常。

總兵大人留下一封信函,急急地趕往大同巡撫衙門。

巡撫大人也不在。京城來了一位禦史陳大人,巡撫在外宅款待陳大人。

總兵幹脆遣散家丁,隻帶一個隨從抱著信函去往巡撫外宅。

巡撫外宅是去年三月巡撫大人剛上任時總兵大人連院子帶院子裏的婆姨一起送給巡撫大人的,以前是總兵大人的外宅。

總兵大人熟門熟路,先拐去皮貨街買了一頂上好的海獺皮帽子,再去銅貨街買了一部精致的銅手爐。

到了一處幽靜的四合院,總兵壓低聲音讓門房看看,巡撫現在方不方便?

好大一會門房回來:“大人,大人讓大人進去說話。”

總兵提了皮帽子和手爐,七拐八拐來到後堂。

巡撫正在院內烤肉,口中念念有詞:

“目擊煙沙草帶霜,

天寒歲暮景蒼茫。

炕頭熾炭燒黃鼠,

馬上彎弓射白狼。”

巡撫的年紀和總兵差不多,六十多歲,以明朝的標準,二人都垂垂老矣。

總兵疾步上前搶下巡撫的烤黃鼠,“軍門,這等事情你怎麼能親自動手,我來!”

巡撫擦一把汗,手指輕輕一指一間別致的廂房。廂房裏青煙嫋嫋,幔布低垂,門口立著一個使喚丫頭。

總兵把吱吱冒油的烤黃鼠翻一個麵,低低聲音問:“京城來的?”

巡撫微微點頭,“麵聖後去巡撫延綏,路過大同。”

總兵放心地長出一口氣。

巡撫接著透露:“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姓陳,名奇瑜,字玉鉉。當過陝西左右布政,是山西保德州人。”

總兵停了手裏的烤黃鼠。

大同巡撫是萬曆二十九年的進士,相較之下,這個路過的新任延綏巡撫是晚輩中的後生。

大同巡撫示意大同總兵不要停手:“麻總兵,你我這把年紀,不要太在意身外事,隨心所欲就好。”

麻總兵手一頓,旋即低頭忙碌著翻烤肉:“張大人,是不是京師有什麼消息?”

“孫元化和張燾要被問斬了。”

“孫元化和張燾都是信天主的人。天主教向來忠君愛國,他們倆怎麼會在山東造反?”

“據這位陳大人講,這二人根本就沒反!在山東造反的是叫做李九成和孔有德的兩名小小軍官。孫元化被叛軍捉去,自殺不成。叛軍敬慕孫元化的為人,於是放孫元化回來。”

“那皇上還要殺孫元化?”

“總得有人背黑鍋。孫元化在山東請弗朗機人鑄大炮造大船,皇上是花了大把銀子的。如今大炮大船被叛軍劫持,皇上幾年的心血打了水漂,李九成和孔有德又都是孫元化的手下,這個鍋孫元化不背誰來背?孫元化就是第二個袁崇煥!滿朝都攻殲孫元化造反,無非是溫體仁趁機發難周延儒,皇上順勢而為罷了。”

“那張大人,你……”

“現在都說我張廷拱和孫元化是周延儒任用的親信,嗬嗬,我還是乖乖地停職待參好一些。”

張巡撫說罷接著吟詩:

“百二連營秦壁壘,

五原分鎖漢封疆。

邊陲無事風塵淨,

坐聽笳聲送夕陽。”

這首詩是明朝名臣於謙為大同所作,詩名《雲中即事》,張巡撫讀來意味深長。

總兵遞上一封信函:“軍門,你怕是沒有閑功夫看夕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