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貞潔(2 / 2)

……

話說四合院內的廂房門簾一挑,一個十六七的標致姑娘盈盈地虛扶著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文人出現在門口。

張巡撫疾步上前熱情地招呼:”玉鉉,到底是你年富力強,老夫羨慕不已啊。”

文人逛青樓,在明朝是一種風流瀟灑,彼此切磋很自然。

被喚作“玉鉉”的延綏巡撫陳奇瑜顯得容光煥發。

“果然名不虛傳!全然不消我動作分毫,旅途勞頓一掃而光。實在是妙不可言!”

坐過甕的姑娘最精於此道。

張巡撫年紀大了,經常一邊享受一邊能舒舒服服地睡去。

張巡撫會心一笑:“藍兒姑娘三寸金蓮,曲徑通幽。玉鉉既然喜歡,以後就讓她伺候陳巡撫。”

陳巡撫兩眼放光:“奇瑜怎敢奪老大人之愛!”

張巡撫故作不悅:“玉鉉說得哪裏話!陳大人深得聖眷,為我點撥朝中局勢,否則我這把老骨頭死了都不知道去哪裏收屍。”

麻總兵上前搭訕:“兩位軍門,黃鼠烤好了,吃一定要趁熱。”

張巡撫一手牽住一人,熱情地說道:

“來來來,我給你們介紹。這位是麻總兵,大同右衛人。這位是陳軍門,山西保徳人。說起來你們二位還是鄉黨呢!”

“久仰久仰”,麻總兵連忙奉承,“陳大人一門忠烈,令妹的事跡在我們右衛都傳遍了呢。”

據傳,陳奇瑜有一個妹妹,許配了人家,十六歲時未出閣郎君得病身亡。陳妹妹立誓為沒見過麵的亡夫守節。陳奇瑜的母親憐女心切,不肯答應她這個主意,要與她另覓一個女婿。陳妹妹左右為難,痛哭一場,跳蓮花池而死。

此事驚動了保德州的士人,聯名向官府呈請旌表。(那時陳奇瑜已經身居高位,怎麼可能不“驚動”保德州的士人?)

崇禎帝見了奏疏,因她是奇瑜的胞妹,大為嘉歎:“滿朝文武都是堂堂須眉,哪一個像這女兒的貞烈?若是內外臣工都能比得上她,國事決不能弄到這步田地!當此世風澆薄、四維不張之際,若不將這個貞女特加旌獎,實不足以維持綱常,風勵天下。”

於是立敕禮部,傳旨旌表陳氏貞潔,並行文山西撫按,在保德州建立專祠,並禦製七言詩一首,懸於祠內,詩曰:

未謀夫麵繼夫亡,不比尋常烈女行。

白發猶難持晚節,青年誰肯負春光?

魂飛天外雲霞散,魄落池中草木香。

朕淚從來輕未下,為卿千載振綱常。

麻總兵故意談及此事,陳巡撫臉上生光,頓時對這個帶著白帽子的武人有了好感。

張巡撫不知此事,故意問長問短,陳巡撫述說一遍往事,潸然淚下。

三人唏噓不已,於院中落座。

叫做“藍兒”的姑娘年芳十六,知道自己已被轉送,乖巧地依著陳奇瑜,玉手纖纖,為陳巡撫嘴邊送上烤黃鼠。

陳奇瑜一口咬下,隻覺得肥嫩無比,滿口流油。

張巡撫介紹:“遼金元三朝的時候,黃鼠乃是皇家禦膳,皇上不遠千裏饋贈。三朝帝後巡幸遊獵郊外,大同百姓爭相掘鼠進貢,帝後以此賞賜從幸大臣,從此大同烤黃鼠名聲大噪。”

“大同大普恩寺邊有條出名的’烤黃鼠街’,這條街酒肆林立,每一家都經營一道名為“烤黃鼠”的菜肴,到大同的人無不慕名品嚐。”

“烤黃鼠街上烤黃鼠的方法千奇百怪,其實大同烤黃鼠最為正宗的做法就是熾炭烤黃鼠,冬日在暖炕上吃最妙!”

“炕頭熾炭燒黃鼠,馬上彎弓射白狼。於少保所愛此物。玉鉉,你多吃。”

麻總兵趁著陳奇瑜吃得高興,送上海獺帽子和銅手爐。

“陳大人,大同有四樣出名的東西。婆姨、黃鼠、毛皮、銅器。張軍門送給大人前兩樣,我就送大人後兩樣。”

陳奇瑜吃得滿齒留香,寒暄著收下,卻見麻總兵隻顧招呼二人,自己根本不動烤黃鼠。

陳奇瑜不由得出言客氣。

麻總兵笑答:“黃鼠這東西有仙氣,我粗人一個,消受不起。”

張廷拱哈哈大笑:“麻總兵是回回,不吃這些東西。老夫來自福建,什麼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