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暴力:以愛的名義?
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發現,他們正把自己的最愛--孩子,交給曾是自己最信任但現在卻變得暴躁無常的老師的手中。中國校園暴力步步升級,傳統的“師道尊嚴”也由此被擊碎。
暴力升級3月27日,又是體育課。北京朝陽區架鬆小學六年(1)班的孩子們幾乎是被班主任攆著去了操場。孩子們不願上課,有幾個還躲進了廁所。
以往常見的一幕又如約出現:“這節課上我們班又有五個同學被張老師打了。餘磊最慘。老師用竹竿邊打邊罵:‘打壞了我帶你看(醫生),但我得先出這口氣。’張老師還說:‘我打傻子呢。’結果餘磊的手背被打腫了,頭被打暈了,差點摔倒。”
張老師叫張紅軍,體育教員。在他被開除半個月後,講起他的種種“手段”,孩子們少了很多顧忌。
金浩被打得也很厲害。那天午飯時分,因為和另外一位同學搶地方,張老師上去就給了金浩幾腳,把他摔倒在地,並用胳膊肘捶他。
四天後,一封85名學生簽名的信寄到了報社。“張老師打我們六年了!”標題讓每一個家長震驚。
架鬆小學的孩子們可能還算幸運。中國的課堂暴力正在升級,老師的手段也越來越聳人聽聞:有在學生臉上刺“賊”字的,有用扒火鉤燙臉的,有讓學生輪番上陣用教鞭抽的,有當眾扒女學生褲子的,有逼學生吞咽糞便的……比之這些,罰抄課文上千遍、罰站、罰蹲、罰跑……就像小兒科、家常菜。
“體罰很普遍,隻是一直沒有浮出水麵而已。打得嚴重了才被報道,至於沒打壞的太多了。”北京師範大學教育係叢立新教授一直在關注媒體上頻繁揭露的課堂暴力事件,對此,她義憤填膺。她曾經在基層學校裏看到一位年年獲獎的優秀老師如何檢查學生背英語單詞:一個詞背不出打一巴掌,直到背出為止。